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传统鉴定与敦煌写卷鉴定方法的探索.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j****9
  • 文档编号:47799289
  • 上传时间:2018-07-0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15M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口刘涛触划七沁己】一己七己,一们一阮压铆与艺术史、收藏史相系的鉴定学,是历代鉴定家在鉴定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专门之学,具有学术与实践的双重品格鉴定对象涉及传世出土文物的各个类别,但历来以书画鉴定为主流本文意在探索敦煌写卷的鉴定方法,涉及传统的书法鉴定,所以顺便回顾一下传统鉴定形成的早期历史,并就传统鉴定方法面临的传承问题略奉门外之见,以期继承和发扬这份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传统鉴定方法的形成经过以现在所能见到的文献记载来看,鉴定法书名迹的活动要早于绘画,大约在公元世纪前期的南朝刘宋时代业已存在鉴定活动的发生,缘于皇家包括宗室王的收藏之举,最早的一批鉴定家是服务皇室的宫廷鉴定家他们的主要职责是鉴别藏品的真伪,分别优劣等次,而且要对甄别之后的藏品进行分类整理刘宋泰始年间,中书侍郎虞嘛在整理宫廷藏品的基础上编撰了《钟张等书目》一卷、《新装二王镇书定目六卷、《羊欣书目六卷,这是最早整理宫廷藏品的著录①,可惜已经失传南朝萧梁时代,又出现了讨论书法真伪的文篇②鉴定古代法书名迹的基本方法也奠定于南朝当时鉴定家主要依据书家的书法特征来分辨真伪,例如笔画之粗细、笔力之老嫩、结构体态、书写范式、书家的风格特征包括阶段性特征。

      那时的鉴定家也注意到书迹的纸张③,乃鉴定书迹的辅助手段自南朝刘宋以迄隋朝,皇家的收藏品一直实行“押署”之制,即由鉴识艺人在藏品上署名,作为秘藏与鉴定的椒己④赫赫有名的唐模本《万岁通天帖》中“满鸯”、“唐怀充”、“徐僧权”、“姚怀珍”的题名,都是南朝梁内府押署南朝这一鉴藏制度为后代鉴定家所利用,又成为鉴定前朝书迹的一种依据前朝的收藏方式,例如装治藏品的形式、使用的材质、押署名款,也是后世鉴定的依据东晋已有装背,但工艺不精良刘宋后期改装内府的名迹时,开始统一卷峡,卷轴的材料有袱泪轴、拚檀轴、金轴之分,而且二王书迹是按质地分别嫌、纸装治梁朝、唐朝内府对于藏品都要重新装护由于各个时代的装演形式以及所用材料质地有所不同,藏品装治的时代特征也是鉴定家需要掌握的知识,据以判定藏品的时代与流传情况在唐朝,收藏制度发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贞观内府装治王羲之法书开始在卷中接缝处用“贞观,小印印之,后来又出现了在藏品上铃盖私印或收藏印的风气⑤唐朝前期还出现了鉴识人“跋尾”的做法,后来发展为书画题跋唐人在藏品上铃印、跋尾,可以说是南朝押署之变制北宋时,私家收藏风气似乎盛于唐朝,又出现了以考察“文本”来辨别古代法帖真伪的鉴定方法⑥,将辨伪导向学术。

      自南朝有了书法鉴定以来,随着藏品范围的扩大、收藏制度的变化,鉴定方法和辅助手段也在不断地积累和丰富,终于在北宋时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鉴定方法和知识体系,书法绘画的鉴定成为专门的学问此后的鉴定方法,大体不出上述范围由于历代都有伪作产生,手法上花样翻新,例如裁割拼配造成的帖真跋伪、跋真帖伪,用旧纸作伪,以及鉴定家的题跋认质品为真迹,不一而足,因此各种鉴定方法的运用,或主或辅,取决于鉴定对象的具体情况古代书法伪作之成因就可资引据的文献记载来看,古人有意制作名家书迹的行为大约可以迫溯到南朝初年但是一般意义上的伪造书迹更要早到三国曹魏时期伪作的成因比较复杂,析而论列,可以分为五类第一类,将临攀本混同为名家书迹我们知道,人们学习书法,无不从模仿开始后世书家往往临幕前代名家,例如传世的钟息《宜示表》刻本,帖学家多认为底本是王羲之的临本东晋时也有一些士人以善于模仿王羲之书迹而成为一时名家,著名者是东晋穆帝时代“善学人书”的张冀,据说他仿写 王羲之的奏表,羲之也承认“几欲乱真”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曾指出,梁内府所藏王玻之《便服改月》一峪口口月月,留忿叭耳尸刃‘ 洲夕舀笼艺刀育滚沈《太上玄元道经》,,统《太上玄元猫经》周娜放大纸“是张冀书”《黄初三年》一纸“是后人学右军”,《五月十一日》一纸是“幕王氓书”而误为王羲之书迹。

      张怀难《二王等书录》记载“宋朝多学大令,其康听、王僧虔、薄绍之、羊欣亦欲混其臭味,是以二王书中,多有伪迹”第二类,因名家笔迹相近而混淆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记载,梁内府所藏王羲之《不复展》一纸“是子敬书”张怀灌《书断,中》“张融”条记载,南齐张融善草书,多骨力而有古风,人们误“以为张伯英书”第三类,代笔所致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犹未为称凡厥好迹,皆是向在会稽时永和十许年中者,从失郡告灵不仕以后,略不复自书,皆使此一人,世中不能别也,见其缓异,呼为末年书逸少亡后,子敬年十七八,全仿此人书,故遂成与之相似第四类,后世鉴藏者将古代无名氏书迹附会为名家作品世传《兰亭序》“虞世南临本”和“褚遂良临本”,乃董其昌、米莆指认为唐贤手笔第五类,为了牟利而故意伪造他人书迹《世说新语·巧艺篇》“钟会是荀济北从舅”条“荀助有宝剑,可直百万,常在母钟夫人处钟会善书,学荀手迹,作书与母取剑,仍窃去不还”张怀难《书断·中》“羊欣”条记载,东晋后期,康听与右军之甥惠式道人“俱学二王”,“转以己书货之”,世人“谬宝此迹”,或以为是二王的手迹,或以为是羊欣的字虞酥《论书表》记载南朝刘宋初年,宗室王新谕惠侯刘义宗其兄刘义庆,《世说新语》作者喜好收藏“二王”书法,不计贵贱地悬金招买,“而轻薄之徒锐意幕学,以茅屋漏汁染变纸色,加以劳辱,使类久书,真伪相揉,莫之能别,故惠侯所蓄,多有非真,。

      曹魏时期已经出现有意作伪的情况,但钟会伪造他人手迹是为了编取宝剑东晋、刘宋人士有意作伪则专于书迹本身了上述五类情况,由书写者的动机而言,第一、二、三类的张冠李戴,属于无意之混淆 第四、五类则是有意混淆古代写本之伪卷,大多是今人为获取钱财而伪造,近于上述第五类传统鉴定的特点与困境传统的鉴定家不但熟悉各个时代的名吊家作品和风格,格式习惯,纸张和装演样式、而且也是能书善画的行家里手,不少鉴定家还是博通文史的学者他们是在经常大量“亲见”原迹包括真迹和鹰品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艺术感觉,即人们常说的“眼力”所以,传统鉴定家的鉴定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是感觉的模糊性鉴定家非常熟悉古代作品,了解各种鉴定手段,由此综合为一种感觉,这种感觉虽然莫可名状,却非常敏感,合则真,不合则伪,相当有效其二是判断的直观性传统的鉴定过第二,传统鉴定家本人的能力就是一个特殊的鉴定“软件”,颇为有效和神奇的能力是鉴定家的感觉,这种以丰富的经历所形成的敏锐感觉只能止于一身尽管前辈鉴定家撰写了一些鉴定方法的文章或著作,列举出具体例证,传授某些窍门,但是鉴定家的感觉无法“拷贝”给别人,即使是他身边的弟子《孟子·尽心章句下》云“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传统鉴定家各人师承的背景和知识水准不一样,各有 自己的专长与兼能,他们的鉴定带有极强的经验性和个人性,,户户,曰甲,曰月目口习带曰口日口城沈《太上玄元道 ‘ 经》尾口索忱《太上玄元道经》月印,程多是在鉴定者感觉的扫描中即时完成,面对作品直接得出判断的结论可以说,那些熟悉古迹和传统鉴定方法的鉴定家,他们的“眼力”就是分辨器,而大脑的记忆和知识是支撑“眼力”的软件但是,产生传统鉴定家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 了不可逆转的变化,所以传统鉴定方法的接棒者面临一些无法摆脱的困境第一,传统鉴定家的本领是在能够大量亲见、长期把玩古代原作的文化环境中培养起来的,而现在的情况是,存世的古代书迹包括敦煌写卷和吐鲁番文书收藏于国家机构分散于各地博物馆,而且现行的文物管理制度非常严格,不要说一般的研究者,即使供职于博物馆的研究者也难随时见到原迹,更不用说反复把玩了因此,对于同一件作品的鉴定难免出现分歧此外,由于传统的鉴定主要诉诸眼力的“感觉”,而感觉上的分歧很难展开讨论,难以统一这也涉及鉴定家的声望与情面,只能并存不同的判断意见第四,老一辈鉴定家大多能书善画,具有临幕古代书画的实践经验,这样的本领对于鉴定也大有帮助,而中青年一辈大多缺少这样的修养。

      目前,文物收藏部门采取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的办法解决鉴定人才后继乏人的问题,这是目前比较可行的选择之一办学的主要任务是整理和传承我国传统的鉴定方法,包括通则和典型个案然而笔者认为,仅限于此并不能改变新生代鉴定家所面临的“一代不如一代”的困境,还须介绍和吸收国外的一些鉴定方法就目前的情况看,这一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基本上被忽略了在西方,切近我国书法鉴定的学科是笔迹学近见《三联生活周刊》《娜年期报道西方某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一套计算机程序,它可以根据笔触的轻重、方向、长度和画面平整程度,分析出画作的统计模型这些特征构成一个三维图形,从而形成画家独特的“数字签名’当怀疑某画并非出自某人之手时,只要将他的“数字签名”与画家真迹的“数字签名”相对照,就可以通过两者是否重合判断出真伪我国现在司法活动中已经采用国外笔迹鉴定的经验和软件,并有一些改造和转换的成功经验但是一些书画鉴定家过于强调中国书法的特殊性与“艺术”元素而排斥和否定笔迹学方法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尽管古代书迹的情况复杂多变,但不论如何强调这一点,有一个事实无法否认古代的名家法书也是笔迹指出中国书法的那些特殊性是必要的,可以提醒我们在利用现代科学鉴定手段时注意到这些层面,并且在借鉴中加以研究,丰富书画鉴定的手段,而不应当成为拒绝吸收新方法的借口。

      教煌写卷的鉴定方法与探索考辨敦煌写卷真伪的主要依据书迹本身,前人鉴定古代书法的基本方法如书法时代风格、题跋、名款、印鉴、文本、纸质、内容等,对于鉴定敦煌写卷的真伪依然有效那些流散世界各地的敦煌写卷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都已精印出版我们完全可以依据古代写本书迹的外在形态来探索实证性的鉴定方法鉴定敦煌伪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利用传统的书法鉴定方法,以及一些学者已经提出的疑伪卷目,既要“鉴”,更要“考”讨论鉴定敦煌写卷的方法,首先应该注意到古代写本书迹的一些显著特点,例如、敦煌写卷的字体,绝大多数为楷书正书古代的楷书形态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每一个阶段的楷书形态都有相对的稳定性,从而形成了楷书的时代特征敦煌写卷所见楷书,从主流形态来看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样式敦煌写卷多出自官府和社会上的职业书手,他们的书法水准有差异敦煌写卷的书写者长期从事“重复目哪,月经《瓜益笼天所问经》性”的抄写,书写动作很熟练,手势习惯相当定型所以,凡一人所抄的卷子,字画笔画、偏旁部件与结构方式的“写法’比较统一,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在兼顾书迹端正与书写快捷的情况下,书写者容易流露出自己的书写习惯书手所写的书迹,因其师承的延续性而保留前代的一些写法书写之法与文字结构之法,同时又受到时风的感染而发生一些变通。

      所以,时代相近的写卷,师承同流的写本,许多字的“写法”仍然具有“一致性”鉴于敦煌写卷的这些特点,我在考辨三国志·步鹭传残卷》所采取的方法是第一,该卷的笔画形态、偏旁部首及结构的写法是否前后一致第二,该卷一些偏旁部首及结构的写法是否合乎当时的通例第三,“搭笔形式”是否合乎当时的通例运用后两种方法,以可靠的晋人写本为参照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造假者好作有年款题识的敦煌写卷,例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收藏的索沈《太上玄元道德经》图,最明显的破绽就出现在卷尾的款识上我在考证三国志·步鹭传残卷》时,之所以提出“搭笔形式”作为分析的重点,是在对比其它晋人写本时发现了这一差异,也考虑到让不事书法的读者能够一目了然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搭笔形式”所谓“搭笔”,是指“国”、“周”、“口”、“月”、“雨”、“页”、“一”之类的字或部件的左上角的两笔相交处,它是由两个连续书写动作形成的一种形态,即先写纵向笔画指由上向下、左下方行笔、再写横向笔画指由左向右行笔所形成的形态为什么要注意书写中的“搭笔形式”这样一个细节呢因为楷书的演变过程中,手势习惯的改变是书法形态变化的先导,而且各个时代的楷书形态静态都是书写手势动态的记录。

      此其一其二,晋人写本的楷书都带有浓郁的隶意,是古质的“平划宽结”形态,尤其是书写“搭笔”形态的手势习惯与后人大不一样第三,“搭笔形式”是由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吉林省松原市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时训练26 诗词五首(含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九年级化学(含答案).docx 吉林市2024-2025学年度初中毕业年级第二次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道德与法治.历史合卷(含答题卡、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物理(含答题卡、答案)(1).docx 吉林省松原市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题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含答题卡、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第三次模拟测试 化学(含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时训练17散文两篇(含答案).docx 第四章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4.1整式1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课时练(含答案).docx 第六章几何图形初步第八课时6.3.2角的比较与运算1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课时练(含答案).docx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九年级化学(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九年级数学(含答案).docx 第四章整式的加减第四课时4.2整式的加法与减法2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课时练(含答案).docx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十一课时5.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3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课时练(含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九年级英语(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英语(含答题卡、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