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苏教版语文选修我善养吾浩然之气ppt课件2.ppt
28页中小学课件孟子 中小学课件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理解理解“浩然之气浩然之气”的深层内涵的深层内涵学习难点:学习难点: 孟子关于人格塑造的孟子关于人格塑造的“养气说养气说”对历对历代仁人志士的影响和在当世的现实意义代仁人志士的影响和在当世的现实意义 中小学课件不慊于心不慊于心戒之曰戒之曰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其所不能衡于虑衡于虑法家拂士法家拂士(一)(一)识通假识通假惬惬诫诫增增横横弼弼 中小学课件今日病矣今日病矣丈夫之冠也丈夫之冠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今日今日病病矣(疲累,倦困)矣(疲累,倦困)丈夫丈夫之冠也(男子)之冠也(男子)故天将降大任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于是人也(给这个)人也(给这个) (二)(二)思异义思异义 中小学课件1、以其、以其外外之也之也2、丈夫之、丈夫之冠冠也也3、富贵不能、富贵不能淫淫,贫贱不能,贫贱不能移移,威武不能,威武不能屈屈4、、苦苦其心志,其心志,劳劳其筋骨,其筋骨,饿饿其体肤,其体肤,空空乏其身,行拂乏其身,行拂乱乱其所为,所以其所为,所以动动心忍心忍性性5、人恒、人恒过过6、、入入则无法家拂士,则无法家拂士,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则无敌国外患者(三)(三)辨活用辨活用 中小学课件•以其外之也(名作动,把……看成心外之物)•丈夫之冠也(名作动,行加冠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使动,使……乱,使……改变,使……屈服)•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困苦,使……受累,使……挨饿,使……受穷,使……混乱,使……惊动,使……坚韧)•人恒过(名作动,犯过错)•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动作名,内,外) 中小学课件(四)(四)析句式析句式•助之长者,揠苗也•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状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被动句状语后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 中小学课件(五)重点语句翻译(五)重点语句翻译•①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②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④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中小学课件 研 习 课 文 齐读齐读《《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上》》::1、何谓、何谓“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或?(或“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有何特点?)(用原文回答)有何特点?)(用原文回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 “配义与道” 形态 性质 2、培养浩然之气要注意什么问题?(用原文回答)、培养浩然之气要注意什么问题?(用原文回答)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中小学课件 研 习 课 文 3、义和气是什么关系?(用原文回答)、义和气是什么关系?(用原文回答)((1)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2)是集义所在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是集义所在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4、揠苗助长的寓言有何作用?现在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长的寓言有何作用?现在是什么意思? 孟子借助这个故事是想要说明浩然之气是靠不断积累孟子借助这个故事是想要说明浩然之气是靠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因此,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因此,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但也不妄自助长它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但也不妄自助长它 ((3)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现在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现在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 反而把事情弄糟反而把事情弄糟 中小学课件 研 习 课 文 5、、“浩然之气浩然之气”的定义对我们人格的修养有什么启发?的定义对我们人格的修养有什么启发? 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道义而产生的,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道义而产生的,一个人只要做事合乎道义,问心无愧,就一个人只要做事合乎道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此为可以养成这种气,此为“直养直养”;若行事无;若行事无道和义,气则萎靡不振,就会丧失气,此道和义,气则萎靡不振,就会丧失气,此为为“害害”。
中小学课件 浩然之气:至大至刚,直养无害,浩然之气:至大至刚,直养无害, 配义与道,助长害之配义与道,助长害之 所谓气,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所谓气,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本则中所谓的本则中所谓的浩然之气,实际上是一种浩然之气,实际上是一种由长期修养道德,践履道义而产生的,由长期修养道德,践履道义而产生的,对人对已毫无愧怍的充实完满的精神境对人对已毫无愧怍的充实完满的精神境界 中小学课件孟子的孟子的 “人格修养人格修养” 孟子的战斗性孟子的战斗性正源于自身充正源于自身充盈着的浩然正气他用这正气去盈着的浩然正气他用这正气去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去唤醒民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去唤醒民众向罪恶统治作斗争浩然正气众向罪恶统治作斗争浩然正气贯穿在他一生的全部言行之中贯穿在他一生的全部言行之中 中小学课件1、本章关键词是什么?论题是什么?、本章关键词是什么?论题是什么? 指名朗诵《孟子·滕文公下》??讨论讨论 关键词是大丈夫;论题是何谓大丈夫关键词是大丈夫;论题是何谓大丈夫2、何谓大丈夫?(用原文回答)、何谓大丈夫?(用原文回答) 孟子认为孟子认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屈”的人才称得上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大丈夫” 中小学课件 3、本章开篇提到非常厉害的两人、本章开篇提到非常厉害的两人“一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公孙衍和的公孙衍和张仪,景春是如何看待公孙衍和张仪的?张仪,景春是如何看待公孙衍和张仪的?孟子认为他们称得上孟子认为他们称得上“大丈夫大丈夫”吗?吗?指名朗诵《孟子·滕文公下》??讨论讨论 景春是从内心里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景春是从内心里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的他判断大丈夫的标准是张仪、公孙衍他们表现在外的他判断大丈夫的标准是张仪、公孙衍他们表现在外面的威势和个人的为所欲为面的威势和个人的为所欲为 孟子认为公孙衍和张仪不是大丈夫情感上是不认孟子认为公孙衍和张仪不是大丈夫情感上是不认同二人的行为的说了同二人的行为的说了“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中小学课件 4、历史上哪些人可以称上大丈夫呢?、历史上哪些人可以称上大丈夫呢?指名朗诵《孟子·滕文公下》??讨论讨论 精忠报国的岳飞、南宋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精忠报国的岳飞、南宋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亮剑亮剑》》中的李云龙等。
中的李云龙等5、浩然之气与所谓大丈夫的气节,它们的、浩然之气与所谓大丈夫的气节,它们的共同点在哪儿?共同点在哪儿? 浩然之气也好,大丈夫的气节也好,凸显的都是对浩然之气也好,大丈夫的气节也好,凸显的都是对仁义道德的持守和坚定的践履仁义道德的持守和坚定的践履 中小学课件小结:小结: 孟子借女子出嫁当顺从丈夫的事例,孟子借女子出嫁当顺从丈夫的事例,讽刺公孙衍和张仪通过阿谀苟容来窃取讽刺公孙衍和张仪通过阿谀苟容来窃取权势,不是真正大丈夫该做的事,并明权势,不是真正大丈夫该做的事,并明确地阐述了什么是大丈夫确地阐述了什么是大丈夫 中小学课件齐读《孟子·告子下》 思 考1、孟子列举的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孟子列举的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点?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百里奚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点?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 都来自社会底层,都出身贫贱,都经过艰苦磨练,最终都来自社会底层,都出身贫贱,都经过艰苦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成就一番大业都大有作为,成就一番大业 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作为 中小学课件齐读《孟子·告子下》 思 考2、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中小学课件齐读《孟子·告子下》 思 考 3、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作者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方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例证法、道理论证法例证法、道理论证法 4、孟子的这个观点对我们这些正在为学的学子、孟子的这个观点对我们这些正在为学的学子有何启发?有何启发?培养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增长才干,有所作为培养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增长才干,有所作为。
中小学课件 这章通过举例、讲道理来论证了要这章通过举例、讲道理来论证了要成才必先经受磨练的观点,激发人们克成才必先经受磨练的观点,激发人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服困难,锐意进取 中小学课件思想内容: 浩然之气:浩然之气: 至大至刚的昂扬之气;以天下为己任、担至大至刚的昂扬之气;以天下为己任、担 当道义、无所畏惧的勇气;君子挺立于天地之当道义、无所畏惧的勇气;君子挺立于天地之 间无所偏私的光明磊落之气,廉正清明之气间无所偏私的光明磊落之气,廉正清明之气 有了这三气,即可达到有了这三气,即可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的高风亮节 中小学课件写作特色:((1)善用寓言,说理形象善用寓言,说理形象 ((2)善用排比,增强说理气势善用排比,增强说理气势3)善用典型事例,增强说服力善用典型事例,增强说服力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课件(二)默写填空:(二)默写填空: ⑴ ⑴曰:曰:““我知言,我知言, ⑵ ⑵ ,, ,, :此之:此之谓大丈夫。
谓大丈夫 ⑶ ⑶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劳其,劳其筋骨,筋骨, ,,,, ,, ,, ⑷ ⑷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亡然后知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屈必先苦其心志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其所不能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中小学课件(一)名句默写:(一)名句默写:((1)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 ,, ((《《孟子孟子·滕文公下滕文公下》》)()(1996年高考年高考29题)题)((2)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孟子孟子•告子下告子下》》)()(2008全国卷全国卷1)) 贫贱不能移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屈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中小学课件 1、完成历年高考所考、完成历年高考所考《《孟子孟子》》中的名句默写。
中的名句默写 ((1 1)老吾老,)老吾老, ((《《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19941994年高考年高考2020题)题) (2)(2) ,不能成方圆不能成方圆《《孟子孟子··离娄上离娄上》》)()(19951995年高考年高考2929题)题) (3)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 : :天下可运于掌天下可运于掌 ( (《《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 )((20042004年高考辽宁卷)年高考辽宁卷)((4 4)) ,申之以孝悌之义,,申之以孝悌之义, ( (《《孟子孟子··粱惠王上粱惠王上》》) )((20042004年高考重庆卷)年高考重庆卷) ((5 5)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 ,, 。
((《《孟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0505天津卷)天津卷)((6 6)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仲足以事父母,)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仲足以事父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乐岁终身饱,乐岁终身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民之从之也轻,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 ))0808四川卷)四川卷)((7 7)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孟子孟子• •告子上告子上》》)()(0808全国卷全国卷2 2))((8 8)谨痒序之教,)谨痒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 ((《《孟子孟子》》)()(0808安徽卷)安徽卷) 中小学课件 生命本是我喜欢的,(可我)喜欢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肯干生命本是我喜欢的,(可我)喜欢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肯干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本是我厌恶的,(可我)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的事死亡本是我厌恶的,(可我)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遇到)灾祸也不躲避呀遇到)灾祸也不躲避呀 3、熟读并背诵相关语段熟读并背诵相关语段 4、课外练笔:读、课外练笔: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