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诗特点归纳课件.ppt

45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41509680
  • 上传时间:2020-08-0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44.50KB
  • / 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边塞诗的思想内容 1.不破楼兰终不还 建功异域,报效国家 2.撩乱边愁听不尽 久戍边地,思乡思亲,3.一将功成万骨枯 揭露破坏,反对战争,三、边塞诗的主要特点:,(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生活艰苦) (2)情感:对家乡思乡念亲;对友人惜别感伤;报国豪情;壮别感奋 (3)风格雄壮豪迈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5)常用词语:金鼓旌旗 烽火羽书 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胡羌 羯 夷 碛西 轮台 龟兹 夜郎 长云秋月 雪山孤城 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五、常用的评析词语: 雄奇 奇丽 奇寒 辽阔 壮阔 广阔 豪迈 豪气 豪情 报国之志 杀敌豪情 英雄气概 昂扬精神 厌战情绪 深切同情,边塞诗的基本艺术特色:,,,1.多选择具有边地特色的典型的 意象来构成雄浑阔大的意境,来 表达典型的思想感情2.善于描写战争场面来表现战争 的艰苦和残酷3.善于借助典型意象或典故来表 达典型的思想感情4.善于进行细腻的心理刻画1、咏史古诗的类别: A、咏古迹 B、怀古人 C、忆古事 古事、古迹借古讽今 借古伤今 古人A、借古人自比(相似之处) B、与古人对比(相反之处),2、思想内容: A、感慨盛衰无常 B、感慨国运衰微 C、抒发爱国情怀 D、评价历史是非 E、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F、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3、怀古诗惯用的艺术手法,A、多用典故,B、多用对比(对比、自比),C、寓情于景,怀古咏史诗在赏析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 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 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要分析写法,有以景抒情,有议论引发的还要注意的典故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反衬)咏史诗 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 怀古诗 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 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一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1、感慨身世,关照自我 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怀人 伤己,2、 抒发感慨,感伤兴衰(变迁)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对事物世态沧桑、人事代谢、物是人非、昔盛今衰、世事变迁的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怀古 伤今,,作者身置其中,发一己感慨;,,3、怀古咏史 别有寓意 : 或是借古讽今,劝诫世人。

      或是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1感慨身世,关照自我 2抒发感慨,感伤兴衰 3怀古咏史,别有寓意 或是借古讽今,劝诫世人 或是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 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小结,鉴赏方法: 一、知人论诗懂作者 二、知史论诗懂背景 三、知事论诗懂内容 四、知象论诗懂意境,常见意象:落花、流水、夕阳,大雁、杜鹃、燕子、寒蝉,月亮、松、竹、梅、兰、菊、莲、柳 等 常用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比喻、拟人、对比、衬托、象征等考点解析,托物言志: 主要通过比兴、象征等手法,诗人把自 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 所借之物: 往往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情感的化身,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志的内容: 或因个人遭遇而明志或冀望,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讽喻现实,或隐含生活的道理或抒发某种情感,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鉴赏思路,写了什么物,有什么特点,寄托的情感,1、表现时代和社会状况的,感情类别,2、抒发愁情幽愤的,3、表达志向的,4、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的,5、表达喜好和兴趣的6、借物事讽喻的,评价思想内容,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 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注意诗歌种类及其情感,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咏史诗、咏物诗、写景诗、送别诗等,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第一组:爱国边塞 建功报国 第二组:田园山水 归隐田园寄情山水 第三组:怀古伤今 登高览胜惜春悲秋 第四组:送别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第五组:怀才不遇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别恨离愁,,【答题步骤】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适当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简洁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形象,(2)人物形象:包括英雄、名流、亲属、友人等,(3)诗人自我形象:一般抒情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且往往与写景结合在一起,(1)自然形象:包括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往往是一种意象,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1)概括诗词展现的形象;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3)表达诗词中形象的意义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二、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4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一种模式:炼字型,1、表达了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深情和别后的孤寂惆怅之情,情调大都依恋而伤感; 2、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 3、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寄托对友人诚挚的安慰、劝勉和祝愿; 4、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多在诗人艰难困厄之际) 5、表达出诗人对友人前行或自己未来的担忧之情小结:送别诗常见的思想情感,注意:诗歌情感是多而复杂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同学们要仔细阅读,逐联分析,细细探究,准确描述诗人的情感注意情感的多样性长亭、灞陵、南浦; 黄昏、月夜、清晨; 杜鹃、大雁、寒蝉; 杨柳、柳絮、杨花,秋 、明月、 夕阳、孤舟、流水,送别诗常见的常用意象,送别诗常见的表达技巧,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比喻、双关 想象(虚与实)、景物描写角度顺序,空间意象: 时间意象: 动物意象: 景物意象:,抒情手法: 修辞手法: 描写手法:,1、表达了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深情和别后的孤寂惆怅之情,情调大都依恋而伤感; 2、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 3、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寄托对友人诚挚的安慰、劝勉和祝愿; 4、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多在诗人艰难困厄之际) 5、表达出诗人对友人前行或自己未来的担忧之情。

      送别诗常见的思想情感,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情感答思想感情题,一般情况下,其答题模式为:,选择题五种排除法,1、排错法 (1)偷换概念(鱼目混珠、张冠李戴、外延大于或小于)的不选 (2)观点绝对化(只要就;全;任何;已经)的不选 (3)逻辑、位置颠倒的不选 (4)关系不成立的不选 2、排异法:观点正确,但与题无关的不选 3、排重法:与题干意思相同,重复的选项不选 4、排倒法:主要是指因果关系颠倒做因果选择题时,看是否同时具有先行后续和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5、排劣法:经过比较,把最直接、根本、整体、全面说明题干 意思的选项入选选最佳),,选择题五种排除法,1、排错法 (1)偷换概念(鱼目混珠、张冠李戴、外延大于或小于)的不选 (2)观点绝对化(只要就;全;任何;已经)的不选 (3)逻辑、位置颠倒的不选 (4)关系不成立的不选 2、排异法:观点正确,但与题无关的不选 3、排重法:与题干意思相同,重复的选项不选 4、排倒法:主要是指因果关系颠倒做因果选择题时,看是否同时具有先行后续和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5、排劣法:经过比较,把最直接、根本、整体、全面说明题干 意思的选项入选选最佳),,选择题五种排除法,1、排错法 (1)偷换概念(鱼目混珠、张冠李戴、外延大于或小于)的不选 (2)观点绝对化(只要就;全;任何;已经)的不选 (3)逻辑、位置颠倒的不选。

      (4)关系不成立的不选 2、排异法:观点正确,但与题无关的不选 3、排重法:与题干意思相同,重复的选项不选 4、排倒法:主要是指因果关系颠倒做因果选择题时,看是否同时具有先行后续和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5、排劣法:经过比较,把最直接、根本、整体、全面说明题干 意思的选项入选选最佳),,成就:,,,,二、文化影响 作用,社 会 发 展,人的发展,经济,反作用于经济,政治,随着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从而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推动民主法制建设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与经济相交融,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高 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产业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格局中日益突出,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通过特定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对人的交往行为和方式、认识和实践活动、思维方式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加人的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秀文化,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