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源及健康状况分析.doc
4页1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源及健康状况分析作者:杨云霞刘文庭刘溪琨徐思 【摘要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源及心理健康状况特点方法分别对 40 例精神科护士和 40 例非精神科护士给于心理压力源量表和症状评定量表(SCL-90) 结果两组心理压力源中在社会、工作性质及强度、继续教育和职业需求、人际关系方面有显著差异,在家庭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两组在 SCL-90 中总分躯体化、焦虑、强迫、抑郁、恐怖有显著差异结论精神科护士存在较多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心理健康水平 随着社会、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多年来医疗环境的恶化,对护士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精神科护士更是特殊的群体和从事特殊的职业他们的工作是面对精神异常者,常常要面对辱骂、攻击、破坏、逃跑、自伤、自杀等工作负担重、责任大、风险高长期的压力给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1,5]本研究旨在了解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及健康状况特点,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40 名精神科护士来源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其中男 5 名、2女 35 名,年龄 20-53 岁,平均 35±13 岁。
非精神科护士来源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其中男 3 名,女 37 名,年龄 19-55岁,平均 34±12 岁两组文化程度均为中专以上两组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以下评定量表1.心理压力源调查表[2 ,3]: 根据李小妹和田丽花等的设计,包括 5 个方面心理压力程度采用 0-4 级评分,分别用 0,1,2,3 ,4 表示压力源不存在、存在但无压力、轻度、中度、重度心理压力2.症状评定量表 [4](SCL-90) ,共有 90个项目 10 个因子: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系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1.5 软件系统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压力源各因子分比较 两组在社会、工作性质和工作强度、继续教育和职业需求、人系关系方面差异有显著性,在家庭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表 1 表 1 两组心理压力源个因子分比较(x-±s)2.2 两组 SCL-90 评分比较两组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中差异有显著性见表 2 表 2 两组 SCL-90 评分比较(x-±s)33 讨论 心理压力源量表显示:精神科护士在社会、工作性质及强度、继续教育和职业需求、人际关系方面与非精神科护士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这与田丽花等报道一致[2]。
提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源更多社会上对精神科长期存在偏见,从事精神科的护士从自己心理和客观现实中得不到社会和家属的尊重和支持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大背景工作负担重、责任大、风险高常常使他们担心出现差错和意外事故的发生人系关系方面因为精神病人的特点和家属的人格特质又常常不礼貌甚至侮辱和攻击直接给他们造成正面的压力在继续教育和职业需求上由于专业知识的局限使他们在晋级和挑选工作的机会明显比非精神科护士少,也会长时间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 症状评定量表 SCL-90 显示:精神科护士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方面与非精神科护士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说明他们在较多的心理压力源作用下产生了较多的心理问题在精神科一线的护士很少没有被病人攻击受伤过繁重而又危险的工作常常使他们处于焦虑、恐怖、强迫和偏执状态中,担心病人意外事故的发生和自己受攻击迫使他们要去更仔细慎重地观察处理各种临床问题长期高度的精神紧张会造成他们疲劳、缺乏耐心、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躯体上的种种不适感[2,5] 总之,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更大,心理健康水平不佳,需要各方面给于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4参考文献 [1]陈强.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源和疲劳感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 : 560-561. [2]田丽花,宫玉花. 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护理研究,2003,17 : 9-11. [3]李小妹,刘彦君. 护士工作心理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45-648. [4]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增刊:59-66. [5]章秋萍,倪煌青,陈爱华,等.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水平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 , 14:4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