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doc
113页新化十一中数学组12012 年年 七七 年年 级级 数数 学学 计计 划划 与与 教教 案案(下册)(下册).刘向东刘向东.新化十一中数学组2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以“面向每一个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知道思想,在教学的同时,渗透情感教育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3、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学教学;4、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编写的一本全新教材无论其教学理念,目标要求,教材框架,教材的整合跟以往教材比,都有很大的变化 本次教材更名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这样更名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一贯制,教学时要注意九年数学教学的连贯性本册教材共分为六章 26 节 每一节配有 A、B 两组习题,每一章配有 A、B、C 三组复习题C 组习题一般为探究题全书配有两个课题学习和两则数学与文化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四、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继续担任的七年级 103 与 104 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少有学生具有课外阅读相关数新化十一中数学组3学书籍的习惯,没有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与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积极开动脑筋,乐于合作学习和善于分享交流在学习中的发现与体会,喜欢动手实践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五、具体措施: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本册内容较传统,但教学方式不可以传统,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应当让学生思考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6、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合作、交流”的平台; 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 8、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六、课时安排: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5 课时;第二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 课时;第三章 平面上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 14 课时;第四章 多项式 15 课时;第五章 轴对称图形 15 课时;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14 课时制订人:刘向东2012.2.8新化十一中数学组4第一章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第 1 课时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能结合实例,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
2. 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的“转化”思想方法3.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2.根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探索方法,合作交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 估计自己的体重不低于多少千克?不超过多少千克?若没体重为 x 千克,列出两个不等式2. 由许多问题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引入本章二、探索新知:自主探索、解决第 2 页“动脑筋”中的问题,完成书中填空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把两个不等式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找出本题的答案三、抽象:教师举例说出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渗透交集思想)四、拓展:合作解决第 3 页“动脑筋”1. 分组合作:每人先自己读题填空,然后与同组内同学交流2. 讨论交流,求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五、练习:新化十一中数学组5P4 练习题六、小结:通过体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七、作业:第 4 页习题 1.1A 组选作 B 组题后记:新化十一中数学组61.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第第 2 课时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会用数轴确定解决。
2.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作用,逐步熟悉和掌握这一重要思想方法3. 培养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解决由两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学生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合作交流,自己探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做一做1.分别解不等式 x+4>30221x2.将 1 中各不等式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3.说一说不等式组的解集是什么? 022134xx4.讨论交流,怎样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新课1.解不等式组的概念2.例 1:解不等式组: 0123105 xx教师讲解,提醒学生注意防止出现符号错误和运算错误注意“b,说说下列不等式组的解集① ② ③ bxax bxax axbx3.如果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x>a axx3那么 a____3(填“>” “b)哪种方案所需成本最大?四、练习1. P11 练习2. P13 复习题一 C 组题 (讨论,合作完成)五、小结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什么?有哪些需注意的地方?六、作业习题 1.3A 组第 2 题B 组题后记:新化十一中数学组12小小 结结 与与 复习复习第第 5 课时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初步领会数形结合及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3. 提高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培养和发展符号感 2、提高应用意识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探究、合作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阅读 P12“小结复习”二、做一做P12 填表,学生自主探索、讨论、归纳可借助数轴找答案三、学生提问学生提出本章中没掌握好的内容,教师讲解或组织学生讨论四、例题例 1.解不等式组: -3≤3X-6≤21例 2.填空:如果不等式组无解,则 a_____b(填“” “≤” “≥” ) bxax例 3.讨论不等式组:的解集 20431002732xxxx例 4.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 2这个两位数的 2 倍小于 160,若把它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对调则所得新两位数不小于 86 求这个两位数五、练习 P14.B 组题六、作业后记:新化十一中数学组13第二章第二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2.1 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第第 6 课时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一个解含义会检验一对对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 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渴望和兴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 设两个未知数列方程2. 检验一对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方程组的一个解的含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问题:小亮家今年 1 月份的水费和天然气费共 46.4 元,其中水费比天然气费多5.6 元,这个月共用了 13 吨水,12 立方米天然气你能算出 1 吨水费多少元1 立方米天然气费多少元吗?二、建立模型1. 填空:若设小亮家 1 月份总水费为 x 元,则天然气费为_____元可列一元一次方程为__________做好后交流,并说出是怎样想的?2.想一想,是否有其它方法?(引导学生设两个未知数) 设小亮家 1 月份的水费为 x 元,天然气为 y 元列出满足题意的方程, 并说明理由还有没有其他方法?3 .本题中,设一个未知数列方程和设两个未知数列方程哪能个更简单?三、解释1.察此列方程4 .46 yx6 . 5 yx6 . 51213, 4 .461213yxyx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点?讲二元一次方程概念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新化十一中数学组143. 检查 4 .451yx 4 .460yx 3 .461 . 0yx 200100 yx是否满足方程。
简要说明二元一次方程的解4 .46 yx4. 分别检查 是否适合方程组中的每一个方程? 4 .2026yx 4 .451yx 6 . 54 .46yxyx讲方程组的一个解的概念强调方程组的解是相关的一组未知数的值这些值是相互联系的而且要满足方程组中的每一个方程,写的时候也要象写方程组一样用括起来5. 解方程组的概念四、练习1.P18 练习题2.P19 习题 2.1B 组题五、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六、作业P18 习题 2.1A 组题后记:新化十一中数学组152.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2.1 代入消元法代入消元法第第 7 课时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了解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2. 了解代入法是消元的一种方法3. 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4.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消元过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灵活消元使计算简便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本课接上节课问题,写出所得一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提问怎样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探究比较此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比较4 .466 . 5 xx 6 . 54 .46yxyx 214 .464 .466 . 5yxxx与,而由(2)可得(3) 把(3)代入(1) 可得6 . 54 .46xyyx就是中的6 . 5 xy一元一次方程想一想本题是否有其它解法?讨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基本想法是什么?例 1:解方程组 1395xyyx 21讨论:怎样消去一个未知数?解出本题并检验例 2:解方程组 175032 yxyx 21新化十一中数学组16讨论:与例 1 比较本题中是否有与类似的方程?13 xy怎样解本题?学生完成解题过程草稿纸上检验所得结果简要概括本课中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想法,基本步骤介绍代入消元法 (简称代入法)三、练习P21.练习题四、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习题 2.2A 组第 1 题后记:新化十一中数学组172.2.2 加减消元法(加减消元法(1))第第 8 课时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解方程组的消元思想知道消元的另一途径是加减法。
2. 会用加沽法解能直接相加(减)消去未知当数的特殊方程组3. 培养创新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