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摆”与摆夷社会.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35595145
  • 上传时间:2018-03-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摆摆””与摆夷社会与摆夷社会————《《芒市边民的摆芒市边民的摆》》书评书评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王明月 400715摘要:本文通过对经典《芒市边民的摆》进行评论,以整体观的态度重新审视了傣族社会上世纪 20 年代的芒市傣族社会是以摆为中心联结起来的整合度非常高的社会,摆与摆夷的经济生活、婚姻家庭以及社会结构都有着很深刻的影响,正是在这样的影响下,摆实现了摆夷社会的整合关键词:社会整合 摆夷 做摆社会整合是指社会系统各部分相联结,相互协调而构成为一个具有统一规范的社会整体的过程社会整合是社会系统正常运作的基础,如果社会整合薄弱或丧失整合,社会系统就有分崩解体的危险1社会整合往往需要一种核心的文化元素作为内核,并以它为核心构建社会的结构,并实现社会整合 《芒市边民的摆》一书正是说明了以“摆”这一摆夷社会的宗教仪式实现了当时摆夷社会的社会整合文化的多元性给了我们对于异文化的兴趣,可是通过对异文化的研究更应该反射的是我们自身的文化,为我们所用 《芒市边民的摆》是田汝康先生的著作,其对于四十年代德宏傣族的研究至今仍为人们称道,其内在的原因也只有耐心钻研过的人方可体会,田汝康先生通过五个月左右的田野调查,对芒市的傣族社会的“摆”文化进行了解析。

      他对于文章的写作也是极其精致,文学性很强,并且其文章的结构也很合理通过书本开篇对于大摆和合摆的深描不仅使文章更具吸引力并且为下文的透析做好了准备之后对于非摆活动的描写并且对摆与非摆进行了文化比较,从而对摆的特征进行了评述更精妙的是,田汝康先生通过摆的仪式把整个摆仪社会的文化体系都体现了出来以小见大,充分体现了整体性的观点翻看了《芒市边民的摆》后笔者体验到了这样的社会控制机制的高效性,反思当代社会控制机制又是如何?“摆”与傣族的经济生活傣族的经济结构是那么的简单而富有内涵傣族是传统的农业民族,水稻1 陈国强主编,石奕龙副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年 8 月和甘蔗是他们主要的作物,而糯稻更是他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在这里我就不多加赘述,笔者要着重论述的是摆与傣族经济生活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社会结构是指一个社区中各个人行为相互配合的体系,是一套相关的行为形式田汝康先生在书中引入了“社龄”这一名词社龄可以包括两层意思:它是生命史上的阶段,一级一级有个次序,所以称作龄;它代表的是社会的身份2摆将傣族人的社龄分得非常明确,其中有着特殊的“通过仪式” 以男子为例,第一阶段是由出生开始,称作小人,这是他们全在家庭保护中生活。

      第二阶段开始于参加青年团体在摆中服役,这一时期是真正接受社会训练的时期结婚是一条分水岭,第三阶段是一个青年经过家庭抚育,社会训练,正式开始工作的时候这一阶段是他们为了做摆进行财富积累的阶段在做摆之后,他才踏入最后一个阶段,这时他才算是退休的人物了3结过婚的小菩毛和菩色步入了中年这一个年龄是他们为自己做摆而积累财富的阶段, “能做摆的年龄大致都在四十岁以上了,他们自二十岁成家后以后,二十多年来,在农田尚不知受尽多少辛苦… …假如佛像是中空的话,他们流的汗至少可以装得满… …多年来的奔忙中环到今天这身荣耀哪一个禁得住他不喜形于色呢从上述的话中,我们可以深切的体会到,四十年代的傣族人对于金钱和宗教的一种态度,金钱只是他们获得宗教体验和满足的一种工具,其并没有对生活有过高的价值但是为了完成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摆,他们又必须辛苦赚钱来做准备,就这样他们中年阶段的二十年过着含辛茹苦的生活,但毫无怨言,因为他们为了“来世在天国能有一个作为,在人间受多大罪过都是可以的,做完摆之后,主人望着冢房里飘扬着自己的旗幡,眼前浮现出了天上自己的宝座.”另一方面,摆也带来傣族的消费方式的形成书中举用了那木寨的做摆花费统计:以当时的情形做一次摆,少的要国币五千八百余元,多的要国币八千五百余元。

      若加上参加人的公德和其他费用,即使劳力的代价不算入,至少也得增加上述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因之最低的消费也要将近国币一万元依据当时的生活程度而言,那木债每一家人大约要伍佰元银币才能维持日常一般生活,据当时汇率,约合国币二千伍佰元十万元的消耗足维持四十家一年的生活,换言之,也就是那木寨六分之一人家的生活,或是全寨两个月的生活4在摆的过程中,每个主人都会把自己积攒一生的金钱拿出来做一次大摆,这对于他们2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年 10 月,第 88-90 页3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年 10 月,第 88-90 页4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年 10 月,第 74 页而言比积累多少财富重要得多 “每尊佛像的旁边不仅做摆的不住的撒米花,看热闹的每逢佛像经过的时候,也把大把的米花抛出来… …看热闹的已渐次散去,剩下不动的只是遍地的米花,仿佛通衢上下一场春雪 ”可见花费之大,但是他们并不在乎,因为做摆的人认为这是为自己做摆所必需的,而看热闹的认为这是给佛的奉献,没有什么浪费的感觉所以傣族人的思想观念中金钱观念的地位远远没有宗教观念浓厚,也正是这种宗教观念影响到了村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也正是通过这种行为构成了村民的经济生活方式。

      摆”与婚姻家庭做大摆是傣族每一个人都追求的最高的人生目标,也是为来世做的一些准备,但是由于它存在于人界,所以它的种种要求也带来了世俗社会的一些文化因素的特征的形成婚姻,每一个族群都至关重要的文化构成要素也同样不可避免的受到摆的影响社会承认是婚姻的基本条件之一社会承认既是道德的、经济的,社会风俗习惯的需要,也是男女双方为巩固已建立的婚姻关系本身的需要5小菩毛和小菩色的恋爱到宣告婚姻成立都离不开摆的作用,只有通过做小摆才可以通过佛祖的认可,也才可能通过摆夷社会的认可不过,青年男女的恋爱仍然与摆有很大的关系在摆的过程中,小菩毛和小菩色始终是最重要的服役群体,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受惠者,这不是宗教恩惠,而是婚恋上的机会 “平常时候绝不会将本寨外寨的小菩色集合在一起,让你去选择,现在却容易多了 ”6他们在仪式间歇有很多的发挥空间,可以尽情宣泄自己的感情,不用隐藏,从中选取配偶更是让他们兴奋不已,婚恋也在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而对于择偶标准,傣族的家长遵循的是摆,做摆越多,做的质量越高的家庭说明他们积善行德和对佛祖的贡献越多,越受到寨子的尊重,其子女也更是人们择偶的首选,而金钱此时已经不再重要家庭分工在摆的规定下也同样有着明确的要求,老年人作为摆的主导者获得了巴嘎的称号,其在家庭中的分工已变得更加具有宗教色彩。

      他们最重要的活动是到冢房念经,为寨子祈福,而在家庭中的具体职责就没有太多的摄入而中年人却为了做大摆而终日劳碌于田间地头,没有半点闲暇,他们在家庭中的生产分工异常繁重而小菩毛和小菩色却过得自在,不过他们却在每年的大摆和合摆中不断的接受宗教的洗礼,受到社会教育的洗礼5 雷洁琼主编:《中国婚姻家庭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第 51 页6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年 10 月摆与摆夷的社会结构傣族社会长期处于土司统治之下,土司对傣族村寨具有无上的权力,傣族人民则处于被剥削的地位,被土司系统的官员一级级控制不过土司拥有的是在人间的权利,形成的人间的普通的依据权力和地位建立起来的社会阶层,而傣族社会还存在着一个新的阶层划分,它是在宗教范围内的,与权力阶层形成两元傣族人通过做摆把人们又分成了一些可以成为阶层的形式,并以不同的称号表现出来在摆夷社会,巴嘎(做摆的人)是一个中心虽然阶级是一个很主要的原则,但是政治和经济生活中这个阶级的区别是很深刻的,但是社龄结构却超乎这个区别不论贵族或是平民都得经过这四个社龄,在社会身份上还是以社龄来决定7以此来展示他们的功德与奉献之多,这种社会阶层的最顶层并不是权力而是公德的象征。

      他受到所有傣族人的尊重和敬佩,同样的这样的阶层流动起来也是相对较容易的,只要有足够的资产用来做一次大摆你的层次就提升了一大步,这种追求也是傣族全民所共有的即使土司也同样要走这样的过程, “向来土司是从不足履百姓人家的,婚丧嫁娶,更不能盼望图斯来送礼,做摆可不同了请到土司,土司不仅派人来送礼致敬,同时还要亲身驾临在宗教范畴内,土司也仅仅是一个普通人,他要把自己在世俗中的地位观念放下去,到主人家献礼献功德,而土司也同样要为做摆而付出辛苦正是摆形成了傣族社会的社会结构的二元标准,这也显示了“摆”在傣族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摆的功能之一就在安排社会中的个人社龄8“摆”与摆夷文化传承摆夷社会的文化都是在以摆为中心的物质和精神层面建立起来的做摆的过程中摆夷社会的经济生活、摆夷的婚姻家庭的确立、摆夷的宗教意志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展现,从中也可以体现出摆对于摆夷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而摆夷人在做摆时也通过不同社龄人群的参与实现了文化的传承小菩毛与小菩色在这一过程中虽担当的是服役群体,但是在服役过程中他们渐渐地涵化,从中习得了摆夷文化的内容,这其中就包括了上述的几点,更深刻的是,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已经逐步确立起了以摆为他们实现人生最高目标的途径的观念,并在随后的生活中一步步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

      虽然社会的变化使摆夷文化发生了变迁,但是在一定时期内,他们在这样的服役过程中,通过做摆实现了摆夷文化的延续发展正如田汝康先生说的:“摆夷个人生活的平衡,社会生活的和平在这个社龄的结构中,一代一代的传下去,终结遂能维持了它文化的特色而7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年 10 月,第 95 页8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年 10 月,第 95 页历久不变 ”“摆”与社会整合从上文的内容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摆”对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摆”把世人规限在了摆的范围内,使寨民都生存于摆的文化环境中为了做摆,寨民不惜 20 多年的辛苦劳作积攒资金,省吃俭用,这也无形中形成了傣族的吃苦耐劳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省吃俭用也使村子里面风气变得更好,赌博一类的事情更是非常少寨民对于世间的不公也采取“行善积德”的态度,对于事业非常豁达村子里面鸡鸣狗盗只是虽有但也很罕见,因为每一个人都在宗教的洗礼中形成了和谐的思想观,通过从物质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精神层面的影响,傣族社会很好的整合起来另一方面,傣族社会文化交流中的各个文化元素都有机的融进了摆当中,小菩毛和小菩色的社会教育在摆中进行, “这正指示着青年男女处理将来岁月的方针,这一似乎很空虚似乎有很实在的宝座却引诱了每个摆夷,逼着他们劳劳碌碌在尘世中工作受苦… …他抓住每个人的心头,他给每个人生活的动力、人生的目标。

      ”同样的,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产观念也都在摆中体现出来的,而从文化结构上人们的社龄结构也都是以做摆来完成过渡的在摆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寨民的价值观念,可以说傣族村寨的文化体系都是围绕着摆建立起来的,并在随着摆变迁而实现文化的变迁结 语 文化是一个以符号为基础单位建立起来的缜密的分类系统,文化乃是从一个社会中所共有的和在社会互动中所实现的符号意义得出的概括9摆是傣族的文化符号,它象征着傣族人民对于佛教的一种崇拜,而这种崇拜也是傣族文化得以形成的关键 “摆”是紧密联系的各种文化要素,这些文化要素都缺少不了“摆”这个仪式,因为只有摆才可能将这些文化要素整合起来,如果缺失了“摆” ,那么傣族的文化也失去了灵魂,而各个文化要素也将面临着消亡摆夷的摆形成了摆夷社会的行之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为了做摆,摆夷人辛勤奋斗,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到了财富的积累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快的积累财富有效地抵制了社会的不利因素,赌博之类的行为无法真正的嵌入摆夷的文化体系之中为了积累功德,摆夷社会不顾财富的损失形成了良好的互助机制,并在无形中实现了贫富差距的弱化,是社会秩序得到很好的维护在做摆的仪式中,摆夷人的思想得到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