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童实验站实习报告(3).docx
3页天童实验站实习报告(3) 本篇包含了三个试验报告,分别为:样地调查试验,生物量测定试验,土壤试验.报告的重点并非重述试验程序和结果,而是我详细从试验中学到了的学问和方法,以及若干体会. (一)样地调查试验 一个样地(sample stand)的三项要求包括: 样地的大小应包括属于植物群落的全部种类,即群落的最小面积,是依据种-面积曲线的拐点来确定. 样地范围内可能确定的生境应是全都的. 植被应尽可能是同质的,这一点非常重要.例如,样地内不应有大的林窗,或者不应是一个种在样地的半边占优势,而另一种则是在另一边占优势. 样地的面积 首先依据种-面积曲线确定,最小面积是在取样面积的最初激升的曲线变成几乎水平的地方.这不是一个准确无误的界限,因此,确定一个稍大一些面积的样方是合理的.在天童,依据当地的种的数目,乔木的样方至少要20×20,灌木的样方至少要5×5,草本的样方至少要1×1. 种的成层现象 采纳目测法,将群落层次至少可以分为T层(乔木层),S层(灌木层)和H(草木层).要给出每个层次的平均高度,以次作为划分群落中的植物的生活型的标准,对每个层次定量测定所要求的参数也不一样. 定量测定参数 由于乔木在群落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要推断乔木种的优势度,优势度由乔木的相对多度,相对频度和胸段面积三个参数的平均值来表示,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则是用多盖度综合度的指标来反映其数量. 样地的设计和参数设计 样地法是通过对植被片断的观看了解植被类型和分布,了解植被的演替类型和演替过程,因此对于样地的选取还要针对所要讨论的详细问题,例如,了解原生演替和此生掩体的区分,样地的选取就要尽量分别在原生植被和次生植被的中心,不要选取在边缘地带.本试验的其次个样方调查,就是为了调查在自然林(人为干扰较少)和次生林(在遭受人工砍伐后重新恢复)的乔木种植物(有生长成为乔木层的物种)的生殖类型的比照,由于在次生林里可以发觉许多萌生的树,而实生苗较少,但在原生林里则相反.所以我们在对样方参数的设计时,不仅要选取定量测定的参数,还要增加萌生率这个参数,同时对每棵树木的测定也更为准确些,不仅要测定主干的胸围和高度,对于每个萌芽的胸围和高度也要进展测定. 对于萌生率确实定,我们遇到了难度,由于我们期望的萌生率能较好的反映树种的萌枝力量,即不仅要从有无萌枝,萌枝多少还要从萌生枝的生长状况来反映,由于有的树种个体虽然萌枝少,但是萌枝很强,可以生长到和主干一样大小,有的萌枝许多,但都是很小的萌枝,因此这两个个体的萌生力量确定是不同的. 最终出于操作的简洁,我们在萌生率的计算时只是用种群中有萌枝的树木数与树木总棵数的比值,并将群落中全部种群的萌生率进展种之间萌生力量的比拟.最终得出,栲树种群的实生苗没有木荷种群高,但萌枝力量仅从萌枝数目上看是远远超过木荷的萌枝数的,不过木荷的萌枝都生长的较高大,可见木荷和栲树的萌枝力量均较强大,在遭伐后这两个树种进展恢复是通过产生萌枝的无性生殖方式为主,并且通过无性生殖,能促进种群实现快速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