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际经济比较统计 国民经济统计课件.ppt

37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49113938
  • 上传时间:2018-07-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90.50K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际经济比较统计一、汇率法和世界银行图表集法 二、国际比较项目( ICP) 三、ICP指标计算方法 四、汇率法与ICP的结果比较一、汇率法和世界银行图表集法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国际经济比较越来越 重要,这样国际经济比较统计方法的使用也就处于 重要地位世界银行每年都发布基于汇率法的各国 经济比较结果,国际比较项目(ICP)第七轮已完成 因此,国际经济统计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统计中一 个不得或缺的和重要方面 (一)汇率法在国际比较中, 汇率法是采用外汇汇率调整不同国 家以不同货币单位计算的经济指标, 以解决各国指 标的可比性问题, 进行物量水平和价格水平的空间 对比的一种方法 采用汇率法进行国际比较, 其资料比较易取得, 计算过程比较简单例: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为 471564 亿人民币, 同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 为 6.2858∶1 , 采用汇率法调整我国的GDP, 即:471564÷6.2858 = 750221亿美元同年美国GDP 为150877亿美元, 两国的GDP 都以 美元计算, 就便于比较分析了二)世界银行图表集法70 年代, 尤其是布雷顿森林会议以后, 美元 的金本位制不复存在, 各国实行浮动汇率制, 汇 率受到国际贸易、金融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 大, 用它作为不同国家货币的转换因子进行国际 比较, 不能如实地反映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 的差距, 如何真实地反映各国的货币购买力比值 问题日益突出。

      1966年起,从抵消汇率波动对国际比较结果的 稳定性的影响角度出发,世界银行推出了“图表 集法”,其本质是汇率法的一个特例这是世界 银行多年采用的进行国际经济比较较为简便的方 法它是将各国用本国货币计算的国内生产总 值GDP(即最好以可比价格计算,可以消除 价格变动影响)以一定汇率换算为共同货 币单位(一般为美元)进行各国GDP或者人 均GDP的比较所用的换算汇率可以直接采 用官方汇率,也可以按进口和出口汇率的 平均数,或者三年汇率的平均数,其用意 在于尽量消除汇率波动的影响其具体步 骤如下:第一步, 计算第t 年的换算因子, 是计算年的 实际汇率的简单算术平均数和调整过的前两年 的汇率三者的简单算术平均数,式中,式中, 是计算年GDP的缩减指数, 为t 年的年平均汇率(本币/美元), 为t年的 美元GDP缩减指数第二步, 计算第t 年以美元表示的人均GNP用 上面算得的换算因子,对计算年的本国货币时价 GNP 实施换算, 然后与人口对比, 得出以美元 表示的人均GNP:式中, 为第t年现价GDP(本币表示) 为 第t年的年平均人口三)汇率法的缺陷 1、货币汇率主要与国际贸易商品比价相联系, 受 国际市场货币购买力和物价水平影响。

      但在世界 各国的总产品中, 外贸商品只占一少部分, 汇率 与国内市场状况并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因而不能 真实全面地表现不同货币间的实际购买力对比关 系并且, 外贸商品占国民产品中的份额在各国 家之间有很大差别, 各国的外贸商品所包括的内 容从初级品、加工品到高技术品等差别很大 2、汇率的变动与外汇市场的性质有关在自由浮 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才能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 系所决定; 在官方汇率的情况下, 汇率并不能因 市场条件改变而自由浮动另外, 汇率不仅用来 调节商品进出口, 还被用来调节国际间资本运动 所以, 即使就外贸商品而言, 汇率对其购买力 比例关系的反映也未必那么真实3、 政府对进、出口不同的限制政策(关税和贸 易壁垒等) 也会影响汇率, 使其偏离实际购买力 比如, 一国在进口上的贸易限制严于它对出口 的限制, 就会使该国的汇率高于其实际购买力另外, 使用汇率法进行国际经济比较还有一个缺 陷, 即国际经济比较不能仅局限于总量方面, 还 要进行分项的比较, 汇率法所确定的统一价格对 比关系, 对分项比较更不适用二、国际比较项目( ICP)为了寻找一条能够更加准确评价和比较 各国GDP规模与结构的途径,1968年联合国 统计委员会设立了ICP,它逐渐发展成为一 项全球性的统计活动。

      目前,ICP由世界银 行组织实施,核心是考察各国货币的实际 购买能力,以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作为转化因子,将各 国以本币表示的GDP指标转换为PPP表示的 可比性指标,从而实现国际经济比较一)ICP法的基本步骤: 1、GDP支出类别的划分:ICP是采用购买力评 价方法比较各参加国的实际GDP和人均GDP ,要求各参加国提供十分详细的GDP支出分 类数据,作为测算购买力平价的权数因 此,GDP支出分类是进行ICP的起点 2、产品规格表的确定:确定GDP支出分类之 后,需要依据基本类确定用于数据收集的 具体产品有哪些产品规格类表的确定主 要通过前期调查实现产品规格表的好坏 是ICP成败的先决条件,其他任何价格指数的编制都没有ICP如此精细的前期调查大 约需要九个月到一年的时间,与实际收集 价格数据的时间相当由于涉及面广,需 要相当精致的计划与精致的实施,也需要 充分的时间与资源作保证 3、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数据收集阶段是ICP 又一耗资费时的工作环节,一般需要一年 左右时间需要收集产品规格列表中列出 的所有产品的价格数据和相应基本类支出 额数据。

      收集到的价格数据不可以直接用 于购买力平价的计算,需要经过处理数据有效性检验是ICP的关键环节之一,其基 本流程为:各国对收集数据作初步检验, 之后提交给区域协调员,区域协调员核查 后给出意见,由各国根据多方信息进一步 检验,并提交区域协调员,如此重复,直 至满意,最终将有效数据提交全球办公室 4、购买力平价的计算:数据处理完成之后, 就转入一系列计算工作核心是购买力平 价的计算计算购买力评价的一般思路是 :在各国家价格和支出数据调查的基础上 ,首先计算对比国之间每一商品和服务的 价格比率,即单个商品(或服务)的购买 力平价;然后,根据组成某一基本类的所有 单个商品(或服务)的购买力平价,利用 一定的方法,计算对比国之间每一基本类 的价格比率,即基本类购买力平价;最后 ,根据两参比国中所有的基本类购买力平 价,利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对比国基本分 类以上的购买力平价,即综合购买力平价 (二)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一价定律”就是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其 主要的思想是指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同一商品在世界各地的价格是一致的即同一 商品在各国以不同货币标示的价格经换算 后应该是一致的,否则,会产生国际间的 商品套利行为,商品的国际流动最终会消 除同一商品在各国间的价格差别。

      由“一价 定律”的基本思想可以看出,它假定两国之 间贸易自由,商品、劳务流通不受关税、 配额等因素的限制即使存在限制,双方 外贸政策对等,不存在相互歧视除了贸 易自由,也假设两国商品的运输、销售等 流通成本大致相同,在此基础上,得出购 买力平价的理论前提:同样货物无论在哪里销售,其价格必然相等,也就是说,如果 世界上只有一种货币,那么,在世界任何 地方购买同质商品,价格应该一样充分 竞争市场上商品的“一价定律”,必须满足以 下三个条件: 1、商品可贸易:一般地,可贸易商品是指在 区域间的价格差异可以通过套利活动消除 的商品;不可贸易商品是指区间的价格差 异不能通过套利活动消除的商品不可贸 易商品主要是指不可移动的商品以及套利 活动交易成本无限额的商品,主要包裹不动产和其他劳务、服务等项目不可移动 的商品不可贸易很直观,如房地产、旅游 资源等;对于交易成本问题,在不同区域 间的交易成本是不会为零的在现实经济 运作中运输费用和认为贸易壁垒(如关税 )的存在是客观的,所以交易成本不为零 ,甚至有时候这些贸易壁垒可能会高到是 一些物品和劳务在两国之间无法贸易的程 度因此,所有不可贸易商品都不符合“一 价定律”。

      2、商品同质:是指不同地区具有统一名称的商品,其品质相同,即商品质量及其他方 面没有区别或许“一个土豆就是一个土豆” ,不同国家的土豆可以认为同质(随着生 物技术的进步,类似土豆的自然商品,其 区别也在加大),但是其他商品不一定同 质比如同称为“衬衫”、“汽车”的商品,在 同一地区就会千差万别所以,不同地区 比较式需要比较细致地分类才有可能接近 同质性比如将“衬衫”、“汽车”等分为高、 中、低档3、价格具有弹性: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 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商品价格是 完全弹性的但是现实经济中,价格一般 不能灵敏的反映市场变化,价格变化总滞 后于市场变化这就是现实中的“价格粘性” 问题在价格总水平稳定的情况下,粘性 价格的变动表现为一种锯齿形运动,其环 绕中心是该产品的均衡价格三、ICP指标计算方法不同层次的购买力平价适用不同的计算 方法根据计算的先后次序可将购买力平 价分为三个层次,后一个层次由前一个通 过一定方法推导得出,第一层为单个产品 购买力平价,计算最简单,等于两国价格 之比;第二层为基本类购买力平价,涉及 方法很多;第三层为综合购买力平价,有 相对较为稳定的方法一)双边比较双边比较是国与另一国之间有关国民支出 各个级别上的比较。

      为了保证ICP所选择方 法结果的逻辑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在进 行双边比较时要求其满足某些优良的性质 1、特征性:是指两个对比过的对比产品项目 样本对两国的国民产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价格有直接可比性它要求在构造价格 或数量指数时,规格品样本应尽量反映出 它们在各比较国商品总体中的相对重要性 2、基国不变性:也称“国家互换检验” 国际 比较指数所考察的两个国家上可以互换比较 基准,因而有理由要求互换比较基准后 的 指数结论彼此协调一致即要求比较结果不因 基国的变化而变化 3、因素反向检验:也是一种一致性要求,要 求各自独立计算出来的价格比率和数量比率 的积应等于支出比率即:• 进行双边比较时,在完成了前面三步基础 工作之后,最后需要计算综合价格比值 PPP其中有三种权数可供选择,即基准 国家和比较国家的支出额比重,双重权数 :式中:i代表类目号,i=1,2,…m, 分别代表k国和j国的i类目 支出 分别是k国和j国的i类目中 某一类支出占整个i类目支出的比重其中, 指数计算出来的购买力平价水 平相对低, 指数计算的会导致结果 相对高的水平,而 指数是一种 理想的指数,消除了上述问题。

      二)EKS法是建立在双边比较基础上的多变比较方法 ,由Elteto、Koves、Szulc各自独立地提 出,故称为EKS法其基本思路为:将不具 有可传递性的双边购买力平价指数调整为 具有可传递性的多边购买力平价指数可传递性是多边比较中的关键它要求每 一个多边购买力平价不能只取决于相比较 的两个国家的价格和数量,而是或多或少 地取决于ICP中包含的所有国家的价格和数 量不管使用哪一种方法,两个国家间可 传递性多边购买力平价取决于其所属的国家,若有新的国家加入该组,或者原有国 家从该组去除,购买力平价都会改变EKS法的基本思想是直接通过产品的平均 价格计算购买力平价,推导步骤为: 第一步,取得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首先 要取得所有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如表 :国家j 产品i12.C1…2…….………n…第二步,计算购买力平价将第一步收集 到的数据代入公式,即:上式成为未加权Jevons指数,具有可传性 (三)CPD(country product dummy method)法,即国家产品虚设法,最初由 Robert Summers在1973年提出,目的是 填补缺失的价格数据,后来用于估计基本 类购买力平价。

      CPD法的思路:利用多元回归方法计算所有国家基 本类购买力平价基本假设为:一个基本类中某 种规格品的价格比主要由该基本类综合价格比( 即基本类购买力平价指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