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句常用的几种方法.doc
7页缩句缩句时,要注意三条: 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的要求: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 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2.保留必要的成分 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着"、"了"、"过"要保留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同学们上着课",如果缩成" 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现在上课还是以前上课"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若缩成"赵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的。
4.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 例如:"我们应当遵守自己过去许下的诺言"应当缩成"我们遵守自己的诺言"若缩成"我们遵守诺言"意思是不完整的 5.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 例如:"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应当缩成"我们游泳"不能缩成"我们在游泳",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6.补语的处理 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如"发表作文后的张小南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张小南高兴" 7.不改变句子的语气 句子的语气不能改变,如"莫非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应缩成"他想睡吗?"把握八种疑难的处理 1.否定句中的否定词的处理否定句中的"不""没"'没有""未""别"等否定词,在缩句时应该保留如"革命者决不能低下高贵的头"缩句时,就应保留"不",压缩为"革命者不能低下头"如果把"不"字也压缩掉,就跟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了 2.时态助词的处理 "着""了""过""起来""下去"等时态助词,它们的作用是附着在动词之后,表示时态"着"表示进行态,指明动作在进行,如"他大声地说着话";或指明动作的结果在持续,如"屋里点着灯"。
"了"表示完成态,指明动作已经完成,如"他到了北京""过"表示经验态,如"他到过北京"这些句子,如果去掉了"着""了""过"这些时态助词,句子的意思显然就不够明白因此,应予以保留 3.固定词组的处理 "自行车""白杨树""人民大会堂"等是固定词组,在缩句时不能把它们拆开来,应整个儿保留此外,如"老校长","新同学""大树""小河"等词组,一般都结合得很紧密也可以视作固定词组 这儿"老""新""大""小"都是起强调的作用,如果把它们去掉后,总觉得意思有较大出入因此,也应一块儿保留下来当然,如一定要把它们作为限制语给去掉,只要缩句后句意明白,也是可以的 4.同位词组的处理同位词组是由两个部分重叠在一起,指同一个人或物作同一个成分缩句时一般可保留表示某某人或某某事物的主要词语如"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这一句,"解放军"是表示某某人的主要词语,故应缩成"解放军练习射击"又如"小英雄雨来掩护了抗日革命干部李大叔"可缩成"雨来掩护了李大叔"当然,这两句中的同位词组"解放军叔叔"、"小英雄雨来"本身就很短,也可以将它们整个儿保留在句子中但"抗日革命干部李大叔"这个同位词组则不能整个儿保留下来,否则显得不简练。
5.后补词组的处理后补词组由两个部分组成,后一部分补充说明前一部分,例如"干得好""听不明白""去一趟"等,这一类词组在缩句时应该保留,否则意思就特别别扭但是,"高兴得跳起来"也是后补词组,但"高兴"不是动词,而是表示"怎么样"的形容词这里可以只保留"高兴",句子意思就明白、简洁了 6.连动词组的处理连动词组是指两个以上的动词直接连用在一起,它们之间也没有修饰、限制的主次之分,前一动词表示先发生的动作,后一动词表示后发生的动作如"拿笔写字""走过去开门"等由于连动词组中的几个动词共一个主语,都是表示"干什么"的,因此,缩句时都应予以保留,才能保持句意的完整 7.兼语词组的处理兼语词组是一个动宾词组和一个主谓词组套在一起,动宾词组的宾语兼作主谓词组的主语例如"让我走""使他相信"等在缩句时,也应整个儿保留如"闰土托他的父亲捎给我一包漂亮的羽毛"这句的"托他的父亲捎"就是一个兼语词组,因此,这句只有缩成"闰土托他的父亲捎给我羽毛"才能保持句意的清晰、完整 8."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处理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两种比较特殊的句式"把"字句的作用是把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前边,以强调动作的结果。
而"被"字句则是以"被……"作状语,用"被"引进主动者,同时指明主语是被动者因此,"把……"和"被……"都是句子的主干,应在缩句时保留主要意思练习:1、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5、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6、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7、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8、残暴的敌人秘密地杀害了我们党的优秀领导人李大钊9、我常常怀念故乡的许多熟悉的朋友10、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11、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12、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13、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14、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15、数万名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天安门16、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17、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18、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细菌19、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上升20、我激动得流下晶莹的泪珠21、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月亮。
22、工人们在节日里仍然坚持劳动23、洪亮的钟声在空中经久不息地回荡 24、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停在细细的电线上休息25、奶奶在水井边用水桶打水 26、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27、宽阔的钱塘江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 28、活泼的小松鼠在松树上蹦来跳去 29、小鹿侧着脑袋欣赏自己在水里的影子 30、绿油油的牧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31、夏天,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蔚蓝的天空32、鼎在远古的时候,是中国先民使用的一种炊具33、每当夜幕降临,八角楼上的灯光就亮了起来34、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地停泊着乡村里来的敞口船 35、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 36、六(2)班的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37、山沟的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38、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39、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40、北面那座秃山丝毫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 41、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很多货物42、透过大衣的缝隙,我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一个高大的背影43、喊我的是和蔼可亲、头发花白的房东大娘44、新开发的“绿色食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45、高大挺拔、叶子油绿闪亮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似的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46、9月的一个傍晚,我带着猎狗在镇外的葡萄园散步47、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我国几代科学家长期艰辛努力的结果48、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 缩句练习题参考答案 1、小红看着书2、爸爸听到锣鼓声和欢呼声3、这是大楼4、焰火构成了图案5、长势喜人6、保护区生长着树7、灯照耀着建筑8、敌人杀害了李大钊9、我怀念朋友10、事迹激励着我们11、兵马俑吸引了参观者12、江河里排着船13、水静14、圆东西发出亮光15、目光注视着天安门16、杨梅树吮吸着甘露17、小孩玩耍18、我们看到了细菌19、国旗上升20、我激动21、天空挂着月亮22、工人们坚持劳动23、钟声回荡 24、小燕子休息25、奶奶打水 26、天气热 27、钱塘江笼罩着雾28、松鼠蹦来跳去 29、小鹿欣赏影子30、地上盛开着花 31、太阳挂在天空 32、鼎是炊具33、灯光亮 34、埠头停泊着船 35、师傅把钻机安装好了36、老师讲了故事37、树上缀满了柿子38、这是大楼 39、詹天佑是工程师 40、秃山挡不住狂风 41、我们看见货物。
42、我看到了背影 43、喊我的是大娘44、 “绿色食品”受到欢迎 45、白杨树排列在两旁46、我散步47、发现是结果48、贝多芬谱写了曲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