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说课稿(共7页).docx
7页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语下册《祖父的园子》说课稿 一、 说教材 《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主要写了祖父园子中各种美好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言语新鲜自然、率真稚拙,充满自由想象的表达方式,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犹如一幅清新和谐、富有童话色彩的画是一篇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朗读训练、言语训练的范本 二、 说学情 五年级的孩子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对本有独特的阅读体验对于作者说,祖父的园子是她童年时候的乐园,对于每一个孩子说,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或向往着这样的一方天地祖父园子里面的各种趣事,很多都是学生们亲身经历过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在中获得感知,加以模仿,发展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我在园中的趣事及描写园中景物自由与快乐的语段; 2.理解课内容,在读中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 3、体会祖父对我的呵护和关爱。
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进而初步感悟园子对于作者的精神意义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电教手段,创设情境,在读中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感受祖父的慈爱和对我的关怀 难点: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进而初步感悟园子对于作者的精神意义 五、说教法学法 结合这篇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方法,分析本班学生的学情,我主要采用以趣激情,以读悟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读、赏,在读中理解、感悟、想象 六、说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同学们,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对你我而言,或许印象模糊,或者压根就留不下印象,但是,对于著名作家萧红说,这个园子深深烙印在她心中,让她久久挥之不去这个园子带给她快乐,带给她自由,带给她美好的回忆,带给她无限的遐想,这就是——《祖父的园子》,今天,我们就走进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吧设计意图:借助图片,感受菜园的丰富多彩,将作者心中的快乐之——呼兰河,画卷般的展现出,入情入境,为走进园子做情感铺垫 二、预习检查 1、学生出示自己课前准备的资料 2、教师指导、点拨出示“萧红”的图资料简介 萧红 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1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3、检查字词【设计意图:该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自己查资料了解作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幅度提高,自主识字习惯的培养逐渐形成,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初读课,整体感知 朗读一直是课堂里最美的风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能感觉到另一番情致,那是情由心生的孩子们会通过字与作者产生情感上共鸣围绕这是“什么样的园子?园子里有个什么样的祖父,作者在园子里干些什么?等学生的质疑指导学生对本精读品悟 1.学生自由朗读课,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自学字词 2.启发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设计意图:“小疑小进,大疑大进”通过质疑问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浏览课,让学生用词语概括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使学生四位语言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得到训练 五、研读课,体验情感 (一)感悟园子里的快乐自由 1、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体会的?(群学) 学法提示: 先划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批上自己的体会。
再小组交流讨论,组长协调选取代表展示 2、小组代表展示 (二)、研读“自由之事” 再读全,感受“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劳作的自由和快乐其中哪一件事情最吸引你最有趣呢? 1、师生分角色朗读第5—12自然段 2、细细品味,感受“我”的“瞎闹”和祖父对“我”的疼爱 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师生接龙感悟这份难得的自由: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下种,(我就瞎闹);祖父铲地,(我就乱勾);祖父浇菜,(我就乱闹)带着学生漫步在祖父的园子里,看到一个可爱、顽皮的“我”说出只要“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必担心有人责怪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在祖父的园子里“我”完全是自由快乐的进而体会祖父对“我”的疼爱与宽容 (三)研读“自由之景” 1、在作者眼中,园中的景物又是怎样的?自由读课第16—17自然段 2、引导小组合作探究:为何在园子中“我”会那么自由自在? 我抓住第17自然段中的“就”;“愿意”; “一会……一会”进行重点品析指导学生赏析作者是怎么写园子中的自由的?注意那些有趣的、特别的词句并划下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在作者的眼里,园中的昆虫、花草、庄稼,这一切事物都是自由的?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读,联系上下想。
在学生说出“作者的童年生活是自由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看园子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了这层意思之后,我指出:像作者这样把人物的情感倾注在事物上,借助事物表达人物的情怀,这种写法就叫借物抒情作者写园子的自由实际上是要表达“我”童年生活的自由接着,让学生把这种自由的感受带进这一段中,通过朗读表现出 六、课外延伸,聆听作者的心声 1、补充生平,升华主题 读罢课,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中所写的祖父的园子简直就是充满快乐和自由的人间乐园,那么,萧红的童年生活果真这么幸福吗?众所周知,这与作者真正的童年是不相符的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近作者,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学习完课内容后,我将出示一段有关作者的生平,通过其生平与情节的对比,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时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从而使的主题得到升华 2、 推荐原著,探究学习 学习完一篇并不意味学习的结束,而是另一次深入学习的开始特别是在新课程大力推崇广泛阅读的今天,对于这样一篇节选,我们更应义不容辞得带领学生阅读原著 七、回归全,领悟写法 1.启发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呢? 2.小结: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因此,我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设计意图:语学科的工具性在这里自然而然的体现出学以致用】 八、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摘抄中优美的句子 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写一篇童年趣事 九、说板书 附板书: 快乐 祖父的园子 眷恋、怀念 自由 板书设计含概了本的两个要点:1、园子带给我的是快乐和自由2、透过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板书简洁,精练,让人对课内容一目了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