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番禺区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doc
10页广州市番禺区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1广州市番禺区信息化发展广州市番禺区信息化发展““十一五十一五””规划规划为加快“十一五”时期番禺区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促进作用,特制定本规划一、 “十五”信息化建设回顾(一)主要成就(一)主要成就“十五”期间,番禺区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根据广州市“南拓”战略全面实施以及番禺区的发展优势和基础条件,按照“政务先行、整合资源、综合应用推动信息化”的思路,在机构建设、资金投入、协同管理、市场运营等方面形成了高效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全区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对行政效率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显著1、信息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十五”期间,全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并呈现出覆盖面广、整合度高的特点已建成政府内部系统专网、政府公共服务网、社区宽带网及各部门专用网等宽带光纤网络体系骨干网已连接广州市和全区各镇(街)及主要工业区,共敷设光缆 14 万纤芯公里,建成 IP 城域网核心层节点,宽带接入总容量达 18 万端口,互联网入口带宽 10G,互联网 ADSL 宽带用户 10 万户,城域网或局域网 7000 用户,基础数据达 1500 用户,全区程控交换机总容量达 72 万门,无线市话网络总容量达 18 万门。
移动交换机总容量 90 万门,移动通信普及率已达国内发达城市水平建成镇级有线电视网络 22 个,开通了覆盖全区的番禺新闻微波传输网络,完成 2 万多纤芯公里的光缆网络建设,有线电视用户达到 40 多万户2、政务信息化应用龙头作用明显随着全区网络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电子政务工程的大力推进和信息技术知识的普及应用,各镇(街) 、各部门的计算机管理和信息网络系统正在形成 “十五”期间,电子政务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初步建成“一个专网、两个网站、四个中心”和多个应用系统 “一个专网”是政府的光纤专网,番禺区通过这一专网实现了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各镇(街)的 100%光纤联网,并对部分职能部门、镇(街)的局域网进行了改造,实现了政府信息资源的初步整合与共享 “两个网站”是番禺政府和番禺招商两个门户网站 “四个中心”是“一站式”政府审批服务中心、区电子政府数据交换中心、短信服务中心、中央数据管理中心应用系统方面,建成区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视频会议及视频点播服务系统、电子邮件系统、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电子印章系统等番禺区不仅实现了政府办公广州市番禺区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2业务的自动化和网络化,而且也丰富了政府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的内容,提升了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开发应用和管理水平,增强了政府办事效率及管理决策能力,提高了政府对社会的服务质量。
3、企业信息化应用不断拓展“十五”期间,番禺区有大量企业积极开展或筹备建立企业信息系统据抽样统计:62.3%的企业建立了局域网,52.6%的企业实现了内外网连接;75%的企业使用财务管理系统,47%的企业已建立并正在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66%的企业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不少企业正在实现生产经营及管理、控制的自动化规模以上企业部分使用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企业竞争力不断加强电子商务规模不断扩大,外资和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应用了各种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商贸业务4、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有序发展社区服务系统在全区流动人口及出租屋管理、计生管理、再就业信息提供等方面,已开始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动态化管理,有关管理部门信息资源得到了共享,大大提高了社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水电煤气等企业使用计算机收费,大型百货、超市使用计算机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广州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的一部分,我区智能交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全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达到广东省教育强区督导指标要求已初步建成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公办中小学 100%建有计算机室,校园网建网比例达 50.5%,完成城区 27 个教育单位的光纤联网工程。
教育信息中心的应用系统建设得到加强,建成区教育资源群库、电子图书系统、区教育局电子邮件系统、视频点播系统、番禺教育信息网站和教研网等卫生医疗系统已将政府光纤接入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城乡合作医疗专用网络平台,直接连通各有关定点医疗单位,各医院都已建立起局域网医疗机构主要业务和服务初步实现了信息化,有效地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降低了医疗及管理成本,并促进了卫生部门远程监控工作的增强劳动保障系统已建立了支持劳动保障管理、覆盖全区的信息网络系统建成了专门数据中心,统一推广使用社会保险和征缴系统软件,实现了养老保险信息系统联网,各种劳动保障业务数据统一纳入数据中心管理城市化建设管理系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了图文一体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为土地和城市管理提供基础地理资源信息在房地产开发中,通过大力应用信息技术,推进了小区家庭数字化智能系统的应用,建成了一批智能化、数字化社区,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此外,全区在规划、水利三防、综合执法、公安、银行、海关、税务、工商、建设、环保、经贸、外经贸、技监、邮政、气象、社会突发事件预警与处理等多个领域,深入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二)存在问题(二)存在问题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区信息化建设存在如下不足:广州市番禺区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31、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信息化建设整体协同性不够,各部门存在条块分割和重复建设的现象。
信息化应用中的规范化、标准化不够,信息化建设的配套制度有待健全2、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十五”期间电子政务发展迅速,而其他领域信息化应用相对缓慢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水平较高,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与共享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区内不同地区、不同群体间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差异较大,存在数字鸿沟现象3、信息产业发展缓慢传统产业所占的比重较高,产业布局较分散,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产业规模较小,档次不高信息产业链、信息产业带和信息企业集群尚未形成4、信息技术人才较为缺乏信息技术人才数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缺乏复合型信息技术高级专业人才二、 “十一五”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基础(一)发展优势(一)发展优势1、基础优势番禺在“十五”期间,已建成覆盖全区的基础信息网络体系,各项指标居广州市前列全区电子政务建设起点高、效果好,龙头作用与示范作用明显良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高水平的电子政务建设,为番禺信息化的快速、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经济优势番禺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基础雄厚,社会消费能力和信息消费潜力巨大2005 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 1158.96 亿元, “十五”期间年均增长 15.5%;地方财政收入达 36.56 亿元,年均增长19.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251.39 亿元,比 2000 年增长 251.6%,呈高速增长之势。
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十一五”时期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支撑此外,番禺区实际总人口已经接近二百万人,形成了一大批档次较高的房地产楼盘,集聚了不少高收人群和信息业人才,其巨大的信息技术和消费潜力必将对全区信息化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3、区位和交通优势(1)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重化工业与高科技产业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重点番禺作为连接“珠三角”前沿地区和腹地的特殊地域,将继续被国(境)外企业看好2) “十一五”期间,广州市将继续大力实施“南拓”战略,在番禺推进广州铁路新客运站、亚运村和东新、广明、平南等一大批高等级道路的建设,使番禺的信息流、人流、物流、资金流等方面的聚集效应呈加速之势,这些既为番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动力,也为番禺信息化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广州市番禺区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4(3) “十一五”期间,广州市将加快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调整,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番禺作为广州的新中心城区,都市型工业发展的空间大,发展科技含量较高、污染少、附加值高的信息产业,符合广州市在城市发展战略和生产力布局要求在番禺区位及创业环境等综合优势的吸引下,内地和广州高科技企业与研发机构落户番禺的势头不断加强,将为番禺信息化发展迅速增添新的力量。
4、高等院校聚集优势广州大学城一期已经基本建成,二期在“十一五”期间将规划建设广州大学城聚集了众多名校,汇集了省内信息化人才及信息技术研究机构,为番禺在发展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相关产业方面提供了技术、人才支撑,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发展空间很大的综合性信息消费市场二)制约因素(二)制约因素1、部分行政机构及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有待提升“十五”以来,番禺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快,但信息化的应用尚不能很好地与之相适应,部分行政机构及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尚未到位,制约了信息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基础数据的收集、更新和共享要迅速提高相关认识和管理水平,涉及的方面很多,如观念认识、政府决策、管理人员的信息知识水平、有关制度的完善、机制创新、财力保证等一系列问题2、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对信息化发展的制约番禺区产业集中度低,现有企业多数规模偏小企业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内在需求动力不足,所投入的资金也偏少,信息技术应用整体水平偏低;行业信息化推广的示范效果不明显,加大了企业下一阶段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难度3、区域信息产业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目前,珠三角各城市对信息产业发展十分重视,投入力度大相对而言,番禺虽然有着自身优势,但信息产业的发展基础较薄弱,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亟待培育形成。
三、 “十一五”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和目标(一)(一)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充分发挥广州大学城等人才、技术的支撑作用,以生产力骨干项目的建设为动力,以规模化网络建设环境为基础,以优化信息建设软环境为保障,继续融合资源,大力推进“三网融合”和 3C(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结合,把“数字番禺”推向实际应用二)总体思路(二)总体思路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整合资源、节约成本、注重效益”的原则,全面统筹规划,实行政府推动与联合共建相结合,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完善基础建设与增值利用相结合,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相结合,重点发展与全面推进相结合,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信息化普及教育相结合,全面提升全区信息化水平及综合竞争力广州市番禺区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5进一步建设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电子政府架构,加快建设信息资源库,进一步把各项政府职能延伸到广大村(居委) 以数字家庭等项目为带动,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推进社会信息化步伐优化产业结构,做好地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信息化配套工程,重点抓好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高产品设计和生产能力,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创造信息产业企业良好的生产、开发环境,大力扶持信息产业发展。
推动金融环境优化、信用认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地区商业、贸易加速发展开展多层次信息技术培训,提供更加优惠政策引进信息化高端人才开发、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大力推动番禺特色、优势的生态农业发展提升信息化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构筑安全可靠、高效完善的信息化体系,推动番禺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三)发展目标(三)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到 2010 年,形成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信息资源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应用系统完善、信息网络畅通、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较为完善的信息化体系,构建起“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步入国内前列电子政府框架基本形成,政府对社会的服务效能显著提高信息化对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作用更加明显,信息技术手段在公共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体系更加完善,公民信息消费能力普遍增强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信息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2、具体目标社会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或超过 80,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下一代信息网络推广和应用在国内领先,完成数字电视平移工程,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大范围覆盖,实现三网业务融合信息资源全面开发,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建成各行业信息化平台网络化程度达 60%,互联网用户数达到 40 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