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资料-幼儿“社会”发展水平评估标准.doc
3页常用资料-幼儿“社会”发展水平评估标准幼儿“社会”发展水平评估 标准(大 班)1.自 信 心:▲性格开朗大方,对自己有自信;主 动寻求机会参与活动并争取好结果;做事专心,行动中已展现出比较强的独立性,愿意接受有 难度的任务, 尝试新活动2.交往能力:▲愿意和众多的同伴合作游戏;知道接待客人的方法;主动、准确地使用礼貌用语,能够使用语言或适宜的方式解决冲突;能够说出9—10种社会角色3.行为规则:▲自 觉遵守班级常规及学习活动规则;熟悉有关安全、交通、环境的标记,愿意按标记的提示行动;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当发现不当行为举止时,敢于劝阻4.民俗文化:▲喜 欢民族文化,认识并尊敬国旗、国徽、国家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能说出5种以上少数民族,知道一些重大节日的时间及意义;知道社会主要机构的名称和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如超市、银行、 邮局、医院等)(有中国国画、京剧、书法方面的基础知识)5.安全意识:▲有自我安全保护的意识,有是非感;能分辨危 险事物;知道一些应急方法和措施评价记录形式:根据每项内容的标准,用A、 B、C三个等级来评价记录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A —— 稳定的展现行为B —— 间歇性、不完全的展现行为C —— 无法展现行为“幼儿情况记录 ”一栏记录该 幼儿具体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和有待加 强。
幼儿“社会”发展水平评估 标准(中 班)1.自 信 心:▲知道自己的特点和长像,愿意 动脑筋想办法,自己尝试解决遇到的问题,对完成任务有信心2.交往能力:▲喜 欢和同伴共同游戏,主动使用礼貌语和问候语,关心身边的人,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表现活跃,经常是组织者或促进者,大胆当众表演、讲话,知道7—8种社会角色3.行为规则:▲自 觉遵守幼儿园的生活常规及学习活动规则,不把集体或他人的东西占为己有;了解并自觉遵守公共规则(交通、公共场所行为等),有环保意识4.民俗文化:▲认识并尊敬国旗、国徽、国家(首都),了解民间节 日活动,家 乡独特的传统民俗和民间工艺;知道社会主要机构的名称和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如银行、医院、邮局等)5.安全意识:▲能分辨危险事物,知道一些特殊号 码的用途和同伴友好相处,不打闹,能及时制止危险的行为评价记录形式:根据每项内容的标准,用A、 B、C三个等级来评价记录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A —— 稳定的展现行为B —— 间歇性、不完全的展现行为C —— 无法展现行为“幼儿情况记录 ”一栏记录该 幼儿具体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和有待加 强的地方幼儿“社会”发展水平评估 标准(小 班)1.自 信 心:▲不好哭,不怕生,情绪愉快,知道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和游戏,并且能够有信心完成,知道自己的性别、年龄和姓名,愿意表 现对 游戏、活动选择的喜好,喜欢老师,也能感受到自己受老师的喜欢。
2.交往能力:▲知道班级中同伴的姓名、性 别、特征,与同伴友好相处,在客人面前知道怎样称呼他们,表现大方不拘谨,遇到 纠纷会寻求协助,能原谅别人,会运用礼貌用语,能够说出5—6种社会角色3.行为规则:▲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初步了解社会上的一般规则(公共场合不影响他人,懂得交通规则,就餐要讲文明,参加活 动不 迟到等),能够认识4—5种危险标志,知道爱惜玩具、图书、画笔等活 动材料并会收拾物品4.民俗文化:▲能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气氛,能 说出自己怎样过“六一”、 “过年”及节日的特征,对各种职业、劳动者正面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5.安全意识:▲能分辨危险事物,知道避免一般的危 险,不相信陌生人,知道“我不认识你,我不吃你的东西,不跟你走”,知道和父母走散后,应该怎样做评价记录形式:根据每项内容的标准,用A、 B、C三个等级来评价记录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A —— 稳定的展现行为B —— 间歇性、不完全的展现行为C —— 无法展现行为“幼儿情况记录 ”一栏记录该 幼儿具体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和有待加 强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