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音乐教育导论.ppt
60页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 讲 稿课程总目标l其课程总目标体现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音 乐教育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教师 职业意识;指导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从事学校音 乐教育教学所必备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教学 实践能力及教学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学校音乐 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的指导工作,为教育 实习及教师资质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教材理念与内容体系l 为落实前不久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 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 方案》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 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应教 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和要求,我们编写 了这本以学校音乐教育基本理论、历史发展及 改革、音乐学习与教学理论、音乐课程与教学 的具体实践为体系的《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 材教法》教材理念与内容体系l 本书遵循学科内容体系与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 音乐教学实践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编写原则,内容包 括学校音乐教育导论和音乐教材教法两部分其中既 涉及基本原理的内容,也进行音乐学科教学法的学习 ,并关注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果和热点问题;既有传统 教育理论的介绍,又有现当代教育思潮的阐述。
同时 ,以音乐教学实践为引导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侧重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实际分析教材避免基本概 念和具体教法的孤立陈述与说教,力求在具体分析音 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音乐教学的概念、定义及原 理,适时、适当、适量地穿插其中,体现学科理论的 基础性、教学改革的前沿性和实践活动的操作性绪论l该课程研究内容(页Ⅲ)l1、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基本理论l2、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改革和发展l3、音乐教材的研究l4、音乐学科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掌握l5、策划、组织、音乐活动等绪论l任务: (页Ⅲ)l关键点:l提高认识l解决实际问题绪论l学习目标(页Ⅲ)l关键词:教师资质第一章 学校音乐教育基本理论l重点知识:l一、学校音乐教育定义(页1)l关键词:活动l二、学校音乐教育的目标:l关键词:行为变化表现和学习结果l音乐新课程目标内涵:以学生为本,强调过程与方法l三、学校音乐教育的理念:l定义(页4)l音乐课程标准中的音乐理念(义务+高中阶段)l四、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 (页7)l审美体验、开拓创造、社会交往、文化传承第一章 学校音乐教育基本理论l了解与探讨的知识点l一、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支点l关键词:l传统教育:赫尔巴赫为代表l“新教育”:页10l二、20世纪学校音乐教育l国外:提高国民素质l中国:改革之前:现存问题(非艺术化倾向+专业化 模式等)页13l改革之后:素质教育理念、转变、宗旨、重点课后习题:页14l一、答题点:内容、意义l二、答题点:素质教育第二章 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及改革l了解的知识点:l一、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历史l国外: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古罗马教 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等l中国:第二章 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及改革l了解的知识点:l二、国内外音乐课程及教学改革的基本脉络l国外l1、近现代国外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l2、当代国外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第二章 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及改革l了解的知识点:l二、国内外音乐课程及教学改革的基本脉络l中国l3、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l蔡元培(页28)课后习题:l一、答题点:重要事件、著作、观点l二、答题点:著作、著作人代表l三、答题点:代表人物、思想第三章 音乐学习与教学理论l重点知识:l一、音乐美的本质(页31)l指在一定的审美理想支配下的“丰富而有序的感 性样式。
l二、音乐美的基本内涵与特征(页32)l内涵: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即音乐的精 神内涵构成样式的高度统一 (页32)l特征:非语义性、直观感受性和其听觉感受性 第三章 音乐学习与教学理论l三、音乐审美(页36)l音乐审美意识:是一种以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和审美评 价为基本环节的人类意识活动l音乐审美条件:l音乐审美体验:指对音乐美的品位的体验,是在对音乐 形式美与内容美的感受和理解中获得的l音乐审美趣味:是指个体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l音乐审美评价:音乐批评、审美选择、作品评选、表演 比赛及音乐教学中的许多考试等等l音乐审美评价的标准:音乐的复杂性第三章 音乐学习与教学理论l四、音乐教学基本原则(页47)l1、音乐本位原则l2、协同融合原则l3、创造发展原则l4、情感体验原则l5、主动参与原则第三章 音乐学习与教学理论l了解知识l一、中小学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页41) :l小学生:小学低年级是听觉最敏感的时期中年级是发 展音乐感知能力的最佳时期,想象力开始增强,仅限于 简单的形象高年级音乐能力逐渐全面发展,情感体验 与理解越来越准确、细致l中学生:音乐感知发展完善,可以辨别调式。
想象力更 丰富,情感丰富,音乐教育应放在审美修养的提高上l总结:从感知能力、想象力、情感体验、审美理解去解 说第三章 音乐学习与教学理论l二、现代学习理论(页43)l1、现代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 认知理论l2、学习理论在音乐学习上的运用l①音乐学习的态度——动机的激发与保持l②音乐学习的方法——知识、技能的获得、巩 固和提高第四章 音乐课程目标及教学目标l重点知识:l一、音乐课程目标的三 维目标: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法与过程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简称双基)第四章 音乐课程目标及教学目标l一、音乐课程目标的三维目标:(页54)l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l ①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情感态度l ②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l ③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l ④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世界观l ⑤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l内涵: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精神状态第四章 音乐课程目标及教学目标l一、音乐课程目标的三维目标:l2、过程与方法l①体验:聆听音乐,展开想象,发表见解l②模仿:动作模仿l③探究:即兴式自由发挥l④合作:集体表演形式l⑤综合:音乐的意义和价值第四章 音乐课程目标及教学目标l一、音乐课程目标的三维目标:l3、知识与技能(双基)l①音乐基础知识l②音乐基本技能l③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l④音乐与相关文化l l 三者之间的关系: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以过程 和方法为途径,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提升 。
第四章 音乐课程目标及教学目标l一、音乐课程目标的三维目标:l3、知识与技能(双基)l音乐基础知识l音乐基本技能l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l音乐与相关文化第四章 音乐课程目标及教学目标l一、音乐课程目标的三维目标:l 教学案例《阿细跳月》:l【教学目标】:l1、通过欣赏《阿细跳月》,学生能够喜欢彝族音乐,并 建立起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多元文化意识l2、通过学习舞蹈动作、体验舞蹈动作的特点而感受音乐 的特点l3、学生通过对舞蹈动作的感受,能够判断出乐曲是由 2/4加3/4组成的复合拍子l4、学生能够听辨出各段中主要乐器的音色 第四章 音乐课程目标及教学目标l二、教学目标及教学目标的功能l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l功能有: 1、导向功能l2、评价功能l3、调节功能l4、激励功能第四章 音乐课程目标及教学目标l三、确定和书写教学目标l1、准备工作(页69)l熟悉教学总目标、学段目标、教学理念,看优秀的教学 案例,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及学情进行分析,分析教材内 容l2、书写l按三维目标要求,从三个方面进行l描述:行为主体、行为活动、行为条件、行为标准(页 72)l注意:教学目标是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切 忌空泛、笼统。
第四章 音乐课程目标及教学目标l了解知识点l一、了解各个学段目标的不同要求页63)l新课标将九年义务教育分为三个学段:l1、1~2年级l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采用歌、舞 、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l2、 3~6年级l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等l3、 7~9年级l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能力,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 入教学中,正值变声期,适当减少唱歌数量要求,注意 嗓音保护第五章 音乐课程内容与教材分析l重点知识:l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页81)l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为课程 目标服务的,它与课程目标密切相关,既是对 老师“教什么”的规范,又是对学生“学什么”的 规范,同时也是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和 指南不同的课程目标决定了不同的内容第五章 音乐课程内容与教材分析l二、中小学音乐课程内容的具体内容(页82)l领域一: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要素l 音乐情绪与情感l 音乐体裁与形式l 音乐风格与流派l领域二:表现——演唱l 演奏l 综合性艺术表演l 识读乐谱l领域三:创造——探索音响与音乐l 即兴创造l 创造实践l领域四: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与社会生活l 音乐与姊妹艺术l 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第五章 音乐课程内容与教材分析l三、高中音乐课程内容(页83)l 六个模块:l 音乐鉴赏l 歌唱l 演奏l 创作l 音乐与舞蹈l 音乐与戏剧表演l其中,音乐鉴赏为必修模块,其余自主选择。
第五章 音乐课程内容与教材分析l四、教材分析方法(页91)l 从知识与科学性、思想品德与文化内涵、认 知与心理规律、编制技巧与工艺水平四个维度, 进行分析评估第五章 音乐课程内容与教材分析l了解知识(页89)l一、教材编写的原则l1、审美为核心的原则l2、培养兴趣的原则l3、培养能力的原则l4、实践性原则l5、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相结合的原则l6、可行性原则l7、开放性原则第五章 音乐课程内容与教材分析l二、新教材特点(页92)l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l内容、过程,创设情境等都应是美的 l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l重视音乐为人文学科、素质教育的需要 l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l音乐以音响为主、以体验为主,以实践创造为主 l4、加强实践与创造l音乐课的教学过程既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比如音乐鉴赏课,学生不能只是 被动地听,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语言、身体动作、内心、歌唱主题、演奏等 l其次,音乐教学和学习中不存在标准答案 l5、加强综合与渗透l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综合,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间的联系,音乐与艺 术之外的其他学科间的联系 l6、激发学生兴趣于始终l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第六章 音乐教学程序 l重点知识l一、教学程序的内涵和特征(页106)l内涵:教学程序通常被称为教学的基本环节,是教师 展开和发展的基本程序,也是教师组织、调控教学过 程的具体步骤。
l教学程序是对教学过程的客观研究基础上进行的主观 设计,是主观性要素,应用规范性的语言加以阐述 教学过程则强调对主观设计的教学程序的客观实施过 程,从教学结果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