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京大学传播学专业考研考试分析及复习指导.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86496728
  • 上传时间:2022-05-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北京大学传播学专业考研考试分析及复习指导、北京大学传播学专业考研考试内容招生人数系所名称新闻与传播学院招生总数90人系所说明新闻学、传播学专业拟招生25人,其中拟收推荐免试生12人新闻与 传播硕士 (MJC)拟招生40人,其中拟收推荐免试生15人招生专业:传播学(050302)人数:17 (统考生9人)研究方向01.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02•大众传播(含广播影视)03. r告学04.媒体经营管理05.编辑出版学考试科目关于考试科目④:01、02、05方向限考大众传播,其中50分为大众传 播知识,100分为专业方向知识;方向03、04限考广告学与媒体经营管 理,其中50分为市场营销知识,100分为专业方向知识本专业招生总 数17人,拟接收推荐免试生8人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611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4834大众传播、835广告学与媒体经营管理二、北大传播学考研专业课复习参考书《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传播学引论(增补版)》乍彬新华出版社2003《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赛佛林等 华夏出版社2000《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來》戴维斯巴兰 清华大学出版社《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李特约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罗杰斯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版)》德弗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张咏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李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黄旦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传播学概论/男人,女人,信息和媒介》施拉姆 新华出版社1984《传播学概论》周庆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传播学概论》吴文虎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传播学总论》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传播学概论》许静清华人学出版社2007《传媒批判理论》潘知常林玮新华出版社2002《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纽博尔德新华出版社2004《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威利斯泰勒北京人学出版社2005《文化研究导论》陆扬/壬毅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凯瑞华夏岀版社2005《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约翰斯道雷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三、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专业课复习笔记资料——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 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Z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 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人际传播的动机有A获取信息B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合作关系C 和互认知和自我认知D满足人的社会性精神和心理需求人际传播特点有A信息渠道 多、方法灵活B意义更加丰富和复杂C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性好D和组织传播 与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种非制度化的传播主我(I)和客我(Me):米德提出的观念,主我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通过个 人围绕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客我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Z 代表,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自我互动:由芝加哥学派学者布鲁默提出,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 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吋,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 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自我互动”在本质上说是与他人社会互动的内在化内省式思考: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这个过程也是一 个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因此也是一个社会过程不仅包括横向的社会过 程,还包括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镜中我: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社会组织》中提出,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 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 握自己。

      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传播活动越活跃,越是多方面 的,个人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越准确个人与社会 的联系包括三方面A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B关于他们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C 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姿态:狭义上指手势和身体的各种活动姿势,广义上把面部器官活动构成的表情、 神色等包括在内主要功能有A强调语言B补充语言C代替语言D控制语言E表达超 语言的意义传播网络理论(舆论的厨房):由形式社会学的创始人西默尔提出,认为社会上 的个人都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要解释人的行为,最根本的是要搞清楚个 人在这个传播链中的位置,也就是与谁有着信息传播的关系语义空间:即语言意义的世界,一般来说,信息是意义和符号的统一体,内在的 意义只有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动作、表情、文字、音声、图画、影像等符号)才能 表达出来因此,每一种符号体系在广义上都是传达意义的语言,它们所表达的意义 构成了特定的语义空间传播既是在社会空间进行的,也是在语义空间中进行的;传 播得以实现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语义空间,即对符号含义的 共同理解或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否则传播过程本身便不能成立。

      先赋角色”与“达成角色”:先赋角色带有先天性和世袭性的特点,如性别角 色、身份角色等,在传统社会中这些角色往往很难自我控制;达成角色指随着时代的 变迁,人们不断向传统提出挑战,经个人努力而获得的角色约哈里窗户:由鲁夫特、英汉姆提岀的反映个人的口我认识的状况包括开放区 域(人知己知)、秘密区域(人不知己知)、盲目区域(人知已不知)、未知区域(人 不知己不知)人在与他人的传播交往中,约哈里窗户的各部分人小会随之产生变化意义的协调管理理论(CMM理论):是人际传播中以意义为中心的理论侧重于 人际传播中的意义沟通,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管理和协调意义认为一切传播都可 以看成是一种协作,使人们依照一定的协调规则进行的互动合作其主要规则有组成性规则和规定性规则关系理论:由米勒夫妇提出,侧重考察人际关系的维度认为人际关系中有三种 维度至关重要,即控制、信任和亲密交流双方把互动行为组织成有意义的话语模式 在一连串的讯息反映中,我们能够体会人际关系的这三中维度,并以此来把握人际关 系冲突归因理论:由塞勒斯提出,认为在人际关系中,对待冲突的策略有很多,大 体上分为A避免或减小冲突B争取在冲突中获胜C让双方都得到积极的结杲,即“双 赢”。

      在具体行为上,则表现为回避、竞争与合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