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晋高速公路(天津东段).doc
12页津晋高速公路(天津东段)第五合同段马场碱河桥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 批:津晋高速(天津东段)第五标项目经理部2001 年 4 月 15 日目 录一、 工程概况:1、工程地点及范围2、主要工程量二、 设计依据及采用规范三、 设计标准四、 施工准备:1、三通一平2、拆迁3、地下管线4、测量准备五、 测量放线六、 各部位施工方法:(一) 、下部结构:1、钻孔灌注桩2、承台、系梁施工3、墩柱、台施工4、盖梁及支座安装施工(二) 、上部结构:1、后张预应力空心板梁预制2、钢束张拉3、板梁吊装4、桥面系施工七、 质量保证措施:(附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八、 安全保证措施:(附安全保证体系框图)九、 冬雨季施工安排:1、冬季施工2、雨季施工十、 工期保证措施十一、施工进度计划十二、文明施工十三、进场人员及设备十四、施工现场平面图十五、各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见附图)一、 工程概况:1、工程地点及范围:马厂碱河桥西接已设计完成的葛沽立交,接点中心桩号为PK22+234.107 该跨河桥于主线桩号 K22+566.0 处跨越马厂碱河,并与之正交桥梁起点桩号 PK22+234.107(葛沽立交终点) ,终点桩号 PK22+754.427,全长 520.32 米。
该桥分为上、下行两座桥,横断面全宽 27.5 米2、主要工程量:钻孔灌注桩 φ1.5 80 根φ1.0 8 根柱 φ1.2 80 根系梁一个,在 13 号桩处,承台一个,位于 22 号桩处,桥台一个,分成 2 肋后张预应力盖梁 21 个25 米后张预应力板梁 中板 200 片边板 80 片20 米后张预应力板梁 中板 10 片边板 4 片10cm C40桥面砼及 2080 米防撞护拦,波形板护拦二、 设计依据及采用规范:1、按初设批复原则执行,桥梁长度经优化缩短 90 米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J001-97)3、《公路桥涵设计规范》 (合订本) (1989)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04-89.)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三、 设计标准:1、荷载标准:汽-超 20 级,挂-120 级2、桥梁宽度:主线标准横断:按上、下行两座桥设计,桥面净宽各 11.75 米全宽 27.5 米,其布置为 0.5 米(护拦)+11.75 米(行车道)+0.75米(护拦)+1.5 米(中央分隔带)+0.75 米(护拦)+11.75 米 (车 行道)+0.5 米(护拦) 。
3、桥梁纵坡:主线:不大于 2.0%4、桥面横坡:主线:本桥位于 R=5500 米曲线段内,横坡上、下行桥各为 2%单向坡5、地震烈度:基本烈度 7 级6、净空高度:本桥虽跨越区管二级河道,但由于其梁底高程受河大堤两侧 4 米净空限制,跨河处不再成为限制条件四、 施工准备:1、三通一平A、 进场路:采用原有农田道路作业及在征地线内合理规划布设施工便道B、 水源:生活用水:由附近化工厂提供生产用水:该桥虽跨越马厂减河,但河水盐度高,不能作为施工用水,因而采取现场打一直径为 80cm,深 50cm 大口井作为施工临时用水C、 电源:照明用电:由附近化工厂提供生产用电:由塘沽区新城镇沿河村提供D、 施工用地:征集拟建马场碱河桥与大沽排污河之间农田约 15 亩作为下部结构施工用地E、 临时建筑:由于施工时间较长,工人所搭建临建为砼活动板房2、拆迁:征地范围内的三墓以迁移完成,塘沽区房屋待迁3、地下管线:目前不明,查明后予以迁移或保护4、将勘测单位所交桩位予以复核,无误后开始测量放线五、 测量放线:利用已有控制点,在桥梁周围布设二级控制网及水准点, (并作砼平台进行护桩)且所有控制点统一编号,观测数据经平差得出成果表,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粗放桩位,经反复检测无误时进行灌注桩施工。
六、各部位施工方法:(一) 、下部结构:1、钻孔灌注桩:在旱地施工时,在原地面处使用 20*20*600 厘米方木搭设钻孔平台护桶采用 2 米一节钢护桶,明挖埋设并回填素土夯实浅水水中钻孔时,在桩位周围搭设草袋围堰,抽水清淤后埋设 2-4 米砼护桶填土夯实;或深水打 6-9 米栈道桩,铺设钻孔平台,在桩位处下沉 4-6 米的混凝土管作为护桶进行钻孔钻孔采用正循环钻机循环泥浆护壁,每隔两排灌柱桩挖一泥浆池作为钻孔时的泥浆循环系统,泥浆池据钻孔灌注桩的直径与深度考虑,10*12*1.5 米的泥浆池,泥浆比重在 1.1-1.25,根据钻孔桩现状土质随时调整泥浆比重,还要根据地质的变化严格控制钻进速度,确保一次成孔质量埋设护桶备足护壁泥浆后,将钻机就位,立好钻架,将钻头对准桩位中心钻机必须保证平稳,不发生位移、倾斜和沉陷,对钻架进行水平和垂直检验,合格后开钻钢筋笼在加工区加工成型,为了施工方便,满足施工质量要求,钢筋笼分段制作,制作时主筋隔根错开 1 米切割,分节入孔,连接时采用搭接焊方式,搭接长度满足单面不小于10d,双面不小于 5d 要求为缩短操作时间,搭接长度可掌握30d,再点焊加固,钢筋笼吊装时,笼内穿衫槁以加强其刚度,防止变形过大。
两次测定回淤量,合格后开始浇注混凝土混凝土在施工现场拌和而成,运距小,防止了混凝土的离析坍落度控制在 16-18 厘米,严格控制水灰比,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灌注混凝土采用 φ25 厘米导管,混凝土灌注应确保连续性导管埋深严格按规范执行,即埋深不小于 2 米,不大于 6-8 米,灌注结束前控制反灰高度,为确保桩头质量,反灰高度应高于设计桩顶高程 0.5—1.0 米2、承台、系梁施工:承台、系梁施工采用明挖基坑的办法,根据系梁尺寸每边均长出设计尺寸 1 米,按 1:0.5—1:0.75 放坡,系梁土方采用人工开挖在 13 号墩位的最后一根灌注桩施工完成 48 小时之后进行 开挖系梁土方,至系梁底小于 10 厘米处找平,浇注垫层混凝土24 小时后剔除桩头至系梁底面进行桩基无破损检测试验,待桩基检测合格后帮扎系梁钢筋,支撑模板进行进行系梁混凝土浇注为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接桩钢筋整体完整性,在浇注系梁混凝土前,将接柱钢筋预埋至系梁内,预埋时采用一次吊装入模,注意位置要准确,锚固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同时主梁与系梁两层筋点焊牢固,加固斜撑及固定装置,确保其垂直度和稳定性,防止在浇注系梁混凝土过程中发生位移。
承台、系梁模板采用钢模板,木支撑上下对销螺栓紧固,螺栓间距 1.2 米,混凝土浇注使用小翻斗运输入模,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振捣, ,每层铺灰厚度掌握 30 厘米,振捣密实后表面抹平接柱与系梁衔接处做施工缝处理浇注完毕后表面进行苫盖,6—12 小时后开始浇水养护,保持湿润3、墩柱、台帽施工墩柱钢筋在浇注系梁混凝土时已基本绑扎成型,模板使用定型 钢模板,外穿对销螺栓加固,墩台较高时 ,底部螺栓间距可适当加密,增加斜撑,确保浇注混凝土时的稳定性,模板支设前先在现场连接成整体,内侧除锈打磨光滑并涂脱模剂,拼装处用海绵条挤紧防止漏浆模板支撑时用 20 吨吊车配合;同时使用两台经纬仪保证墩柱位置准确、垂直,在柱模与系梁或桩顶处抹沙浆带防止漏浆,墩柱模板支设完成后请质量员检验墩柱的垂直度及内部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合格后请测量员给出墩柱标高,并用标线标示清楚混凝土浇注采用泵车浇注一次成型,每层浇注振捣,每层浇注厚度控制在 30 厘米在有明盖梁的墩柱表面无须抹平,但标高一般控制在盖梁底以上 5 厘米后停止浇注,待支盖梁底模板时,墩柱表面需凿毛处理,使二者混凝土结合牢固浇注完成后 24 小时后拆模板,拆模板后对成品墩柱及时用塑料布苫盖,每天派专人洒水养护,拆除的模板及时清理涂隔离剂以备周转使用。
4、盖梁及支座安装施工:盖梁施工时,盖梁底模板采用墩柱上预埋 φ32mm 的三角架,安放工字钢,工字钢上铺设方木,上铺盖梁底模板,底模板采用120*60cm 钢模板与木模板组合而成为保证盖梁的美观,侧模采用整体式钢模板拼装而成,模板外侧加设钢、木支撑加强,盖梁两侧、上下模板采用 φ16 对销螺栓紧固,以保证盖梁模板的刚度 注 意抗震挡钢筋的预埋,混凝土浇注前自检钢筋及预留保护层,并检验盖梁的标高及横坡度,最后请驻地监理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注混凝土配合比由中心试验室提供,混凝土采用泵车浇注,混凝土振捣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及操作规程进行,盖梁施工完后请测量人员对盖梁进行复测,确定盖梁间距、高程及横坡度并确定支座中心位置、垫石高度以确保混凝土浇注与外观质量支座安装时设专人严格按环氧配比进行粘接,并严格控制支座平整度,以确保盖梁和墩台柱受力均衡二)上部结构:1、后张预应力空心板梁预制根据现场预制场地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预制区,在混凝土平台以外梁底处做一步 20cm 三七灰土以保证预制区地基的稳定性,预制场安排两台 16 吨吊车配合支、拆模板及浇注混凝土板梁位置确定后,首先按梁体纵向均匀铺设 5 块木板(500*20*5cm)并找平,随后在木板上横向铺设 20*20*250cm 方木,其间距按 100cm 布置。
由于拆模工艺要求,在 20*20*250cm的方木上布置 10*10*120cm 方木,然后其上铺设 1cm 厚定型钢板作为板梁底模模板支设采用 φ12 对拉螺栓,共设两道,板梁顶部一道,其上水平间距按 80cm 布置钢筋工程:钢筋加工下料运至现场后进行绑扎,采用一次绑扎成型工艺波纹管安装:钢筋帮扎完成后,可安放波纹管,由于波纹管在板梁内各截面上不同,故采用 φ12 钢筋加工成“井”字架并与骨架钢筋焊接牢固,准确控制波纹管孔道位置,波纹管接头采用套管方法,在接头处用胶布密封防止漏浆钢筋及波纹管安放后请驻地监理工程师现场认定以便浇注混凝土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浇注前应穿好钢绞线并对模板、钢板预埋等进行细致的检查,同时将胶囊就位,冲气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力时关闭截门,浇注混凝土,先浇筑胶囊一侧的混凝土,待另一侧出浆后,两侧同时浇筑至顶板,采用小翻车运输,吊车吊斗打灰在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抽动钢绞线,以防止波纹管漏浆造成波纹管堵塞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设计要求时可拆除梁体侧模,在拆除吊车配合应特别注意不能造成梁板有掉边损角现象,模板拆除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期为 7 天2、钢束张拉张拉机具的校验:张拉机具连续使用 6 个月后连续使用 200 次或在使用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及时校验,校验时应及时注意千斤顶活塞的运转方向与实际张拉状态一致。
为保证张拉控制应力的准确,在校验时可把达到控制应力的油表指针位置标明便于施工时控制孔道预留采用波纹管法,波纹管在现场加工,中间无接头,波纹管制作时作抗渗试验,确保不漏浆,保证孔道的通畅,波纹管定位要求准确,锚头在梁端稳设位置准确、牢固钢绞线下料长度:两端张拉时:L=L0+2L’+2LL:钢绞线下料长度L0:孔道长度L’:穿心式千斤顶长度(千斤顶顶脚至顶上上夹具末端之间的间距)L:千斤顶预先伸出的长度,一般控制在 8cm切割钢绞线时严禁使用气割以确保不损坏钢绞线应力穿预应力钢筋时采用先穿法,先将钢绞线用铅丝绑扎成束,在浇筑混凝土前穿入孔道内,在浇筑过程中做好动束工作,以防漏浆把钢绞线筑死混凝土养护 16 天,强度达到设计的 100%后进行钢绞线张拉,张拉顺序严格按照设计编号进行钢绞线采用两端同时张拉张拉工作具体工作如下:0 — 初应力(张拉力的 10%)— 调整钢束锚具— 1.05〥K(静停 5 分钟)—〥K(锚固)具体操作:首先凿除垫板上的浮浆,散开钢绞线束,穿入锚板,塞紧夹片,安装限位板,再安装千斤顶和工具锚,待两端准备好后,同时施加预应力,施加时先将张拉缸加油至设计油压值(按张拉工艺进行) ,然后测量伸长值,并做好记录。
达到要求后,停止张拉,并进行锚固打开高压油泵截止阀使张拉缸油缓慢降至零,使活塞慢慢回程,卸下工具锚,千斤顶,限位板封锚:张拉结束后应进行封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