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考点讲义第1章总论.docx
50页2021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根底》考点讲义2021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根底》考点讲义第一章 总论本章教材变化本章只有两处实质性变化,调整及新增对考试不会产生影响1. 民法总那么、合同法、继承法、婚姻法等说法均改成《民法典》2. 投毒罪改成投放危急物质罪3. 行政复议机关中对于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删除“国税”“外汇治理”两项考点一 法律根底一、法和法律〔一〕概念3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明施的社会行为标准及其相应的标准性文件的总称法律的概 狭义念 广义〔二〕法的本质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制定公布的标准性文件历史长河,从古至今进展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表达表达“统治阶级”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打算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法表达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洁相加表达“国家意志”法表达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即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三〕法的特征特征具体解释国家意志性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标准国家强制性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行为标准性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标准明确公开性和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标准普遍约束性【例题 1·多项选择题】以下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 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打算B. 法表达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标准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答案】ABCD【例题 2·单项选择题】以下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标准B.法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相加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打算D.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答案】B【解析】法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洁相加,它表达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例题 3·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 〕A.国家意志性 B.国家胁迫性C.行为标准性 D.明确公开性【答案】B 【解析】选项 B: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国家强制性,而不是胁迫性2021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根底》考点讲义二、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指被法律标准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提示 1】“被法律标准调整的”,才属于法律关系概 【提示 2】调整公平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而形成的念 法律关系,为民事法律关系【提示 3】调整行政治理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为行政法律关系要主体、客体、内容素〔一〕法律关系主体参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担当义务的当事人概【提示】最少有两个主体,才能在它们之间形成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念法律关系自然中国公民、外国公民、无国籍人人3营利法基人本非营利分组织 法人组织 法人类特别法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和其他企业法人等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效劳机构等包括机关法人〔国家机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生产队〕、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农村合作社〕、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2021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根底》考点讲义人〔居委会〕非法人组 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织效劳机构等国家 国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法律关系主体【例题·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项中,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A.中国公民小王 B.国家C.基金会 D.社会效劳机构【答案】ABCD【解析】选项 A:属于自然人;选项 B:国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法律关系主体;选项CD:属于非营利法人组织〔二〕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1.自然人民事行为力量界定标准类型实际年龄精神状况完全“不能”识别自己行为的无民事行为力量人 不满 8 周岁〔<8 周岁〕人限制民事行为力量不能完全识别自己行为的成8 周岁≤年龄<18 周岁人年人18 周岁以上〔≥18 周岁〕完全民事行为力量16 周岁以上〔≥16 周岁〕的未成年人〔<18 周岁〕,视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为事行为力量人42021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根底》考点讲义【例题 1·单项选择题】以下自然人中,属于限制民事行为力量人的是〔 〕A.在某超市上班以其工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且年满 16 周岁的王某B.不能识别自己行为且年满 10 周岁的李某C.不能完全识别自己行为且年满 20 周岁的钱某D.不能识别自己行为且年满 20 周岁的胡某【答案】C【解析】〔1〕选项A:16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力量人;〔2〕选项 BD:8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识别自己行为的,不能识别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力量人;〔3〕选项 C:8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识别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力量人。
例题 2·单项选择题】以下公民中,视为完全民事行为力量人的是〔 〕A.赵某,9 岁系某小学学生B. 王某,15 岁系某高级中学学生C. 张某,13 岁系某初级中学学生D. 李某,17 岁系某宾馆效劳员,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答案】D【解析】〔1〕“视为”二字极为关键,它们提示考生题目考察的是 16 周岁以上不满 18 周岁的年龄区段,看透这一点,此题可以马上锁定选项D;〔2〕主要法律依据: 16 周岁以上不满 18 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力量人2.自然人的刑事责任力量刑事已满 16 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责任14 周岁≤年龄<16 周8 种罪刑:犯有意杀人、有意损害致人重伤或6年龄 岁 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急物质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口诀】强抢贩投,火爆杀伤,应负刑不满 14 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负刑事责任14 周岁≤年龄<16 周岁量16 周岁≤年龄<18刑周岁规那么已满 75 周岁的人触犯法定的 8 种罪行以外的其他罪行应当从轻或者减轻惩罚有意犯罪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惩罚不负刑事责任可以从轻或者减轻惩罚应当从轻或者减轻惩罚【练习】学问稳固量刑 精神病人规在不能识别或者不能把握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 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2021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根底》考点讲义那么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人尚未完全丧失识别或者把握自己行为力量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的精神病人犯罪的以从轻或者减轻惩罚【例题 1·多项选择题】以下关于自然人刑事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已满 16 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B. 不满 16 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C. 精神病人在不能识别或者不能把握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D.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答案】ACD【解析】选项 B: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犯有意杀人、有意损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急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例题 2·多项选择题】以下关于自然人刑事责任从轻或减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惩罚B. 已满 75 周岁的人有意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惩罚C. 已满 75 周岁的人过失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惩罚D. 尚未完全丧失识别或者把握自己行为力量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惩罚【答案】BC【解析】选项 BC:已满 75 周岁的人有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惩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惩罚二、法律关系〔★★★〕〔三〕法律关系的内容11法律关系内容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担当的义务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益,表现为权利享有者依照法律规定有权自主打算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要求法律权利 他人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和一旦被侵害,有权恳求国家予以法律保护【解释】伸张主权,维护自己利益法律义务乐观义务如纳税、服兵役【解释】鼓舞主动去做如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消极义务 康权【解释】不能去做〔四〕法律关系的客体自然物 如:矿藏、土地、水流、森林等人造物如:飞机、大炮、轮船、机器设备、建筑物等货币及有价证物券如:金钱、股票、基金、债券等有体物无体物可以是固体形态,也可以无固体形态〔如: 空气、自然气、电力、热力等〕信息数据、玩耍货币、网购电子券等【提示】人的整体只能是法律关系主体,不能作为法律关人身、人格 系的客体【解释】人是主体;人体的局部是客体〔器官捐赠、献血〕也称智力成果,是指人们通过脑力劳动制造的能带来经济精神产品 价值的精神财宝。
举例】作品、制造、有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等精神产品是一种精神形态的客体,是一种思想或者技术方案,不是物,但通常有物质载体【举例】精神产品的物质载体,如书籍、图册、录像、录音等行为〔行为结果〕生产经营行为、经济治理行为、劳务行为〔运输〕等【提示】比方合同行为【例题 1·多项选择题】以下选项中,属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A.数据信息 B.人的整体C.外观设计 D.人格【答案】ACD【例题 2·多项选择题】以下可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有〔 〕A.土地 B.荣誉称号C.人民币 D.自然气【答案】ABCD【解析】〔1〕选项 ACD:属于物;〔2〕选项 B:属于非物质财宝〔荣誉产品〕学问点小结三、法律事实〔★★★〕【概念】任何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都要有法律事实的存在区分名词】法律事实=法律大事+法律行为【区分方法】范围;是否受“主观意志”把握1.法律大事〔不行抗力〕法律大事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定状况或者现象1) 确定大事——自然现象:如地震、洪水、台风、生老病死、意外事故等2) 相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