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十大核心概念精编版.docx
4页《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全新的观点将小学数学内容归纳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特别突出地强调了 10个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 分别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浅谈我对这些核心概念的认识:一、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即能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现实,又能以数学的思维研究现实,能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 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 2、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符号感是人对符号的意义、 符号的作用的理解, 以及主动地使用符号的意识和习惯 符号感主要表现在: 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并用符号来表示; 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 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1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可以同时从两方面进行: 1、结合数学内容,及时教给学生一些数学符号; 2、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自己的独特符号三、空间观念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的基本要素空间观念表现为对现实世界里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变化及相互关系的理解与把握 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 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 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 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 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 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落到实处,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四、数据分析观念的发展与培养数据分析是指: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搜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的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 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 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物、每次收到的数据可能不同, 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 就可以从中发现规律,所以说,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数据分析观念是人对数据统计活动的体会与理解, 是自觉应用统计方2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数据分析观念主要表现在: 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 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发展小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可采用的方法: 1、组织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2、培养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信息的意识,读懂统计图表,并能与同伴交流五、大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应用意识是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 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面对实际问题时, 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选好题目;2、明确活动目标; 3、强调自主性与交流的要求; 4、总结与评价六、注重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
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统计推理是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3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 , 应该做到以下两点:首先 , 把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贯穿在日常数学教学中 其次,把推理能力的培养落实到 《标准》的四个内容领域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