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5江西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之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题库.docx
68页备考2025江西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之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题库一单选题(共100题)1、员工素质测评指标的标准形式,不包含( )A.数量式B.表格式C.定义式D.综合式【答案】 B2、在安全生产责任制中,( )在各自的岗位上承担严格遵守劳动安全技术规程的义务A.工人B.企业法定代表人C.总工程师D.分管安全卫生的负责人【答案】 A3、在设计KPI时,设定工作产出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增值产出的原则B.习惯导向的原则C.结果优先的原则D.设定权重的原则【答案】 B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了职业活动内在道德准则的( )A.忠诚B.审慎C.勤勉D.奉献【答案】 C5、用人单位可聘用的外国人,聘用期限不得超过( )A.3年B.5年C.10年D.15年【答案】 B6、企业人员需求预测方法中,( )不属于量化分析方法A.德尔菲法B.趋势外推法C.生产模型法D.人员比率法【答案】 A7、企业结构整合的过程包括:①互动阶段;②拟定目标阶段;③控制阶段;④规划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B.②④①③C.②④③①D.④②①③【答案】 B8、( )是在绩效管理末期,主管与下属就本期绩效计划的贯彻执行情况,以及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等方面所进行的全面回顾、总结和评估。
A.绩效考评面谈B.绩效总结面谈C.绩效计划面谈D.绩效指导面谈【答案】 A9、设计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程序包括:A.②③①④B.③①②④C.②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C10、对标准的外在形式划分,常常表现为对素质行为等特征或表现的范围,强度和频率和规定,这里描述的是( )的概念A.标准B.指标C.标记D.标度【答案】 D11、关于制度化管理的描述,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制度化管理就是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B.制度化管理通常称作“官僚制”“科层制”或“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C.制度化管理是由美国人迈克尔·波特提出并为现代大型组织广泛采用的一种管理方式D.制度化管理的实质在于以科学确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答案】 C1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原理不包括( )A.函数性原理B.相关性原理C.惯性原理D.相似性原理【答案】 A13、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将教育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最高层是( )A.理解B.应用C.评价D.分析【答案】 C14、不属于绩效管理评估指标的是()A.被评估的人数B.信息质量C.被评估人的能力D.单元层次和组织层次的绩效【答案】 C15、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不包括()A.合议原则B.强制原则C.回避原则D.证据原则【答案】 D16、 ( )是以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规范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是法律对人们的劳动行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整而出现的一种状态。
A.劳动法律规范B.劳动法律关系C.劳动法律规定D.劳动法律原则【答案】 B17、在企业组织结构变革时需分析组织关系,其中不需要分析的内容是()A.某个单位应同哪些单位和个人发生联系B.某个单位要求别人给予何种配合和服务C.某个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士气如何D.某个单位应该为别的单位提供哪些服务【答案】 C18、在劳动者派遣中,( )的关系属于有劳动没“关系”的实际劳动关系A.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B.雇主与雇员C.劳动者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D.劳动者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答案】 A19、把领导行为风格与下属参与决策相联系,讨论如何选择领导方式和参与决策的形式以及参与程度的模型是()A.费德勒权变模型B.情境领导理论C.路径一目标理论D.参与模型【答案】 D20、企业在制定培训规划时必须达到的要求不包括( ),A.系统性B.标准化C.先进性D.有效性【答案】 C21、对求职者的信息掌握较全面、招聘成功率高的员工招募方式是( )A.校园招聘B.借助中介C.猎头公司D.熟人推荐【答案】 C22、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 )A.保障报酬权B.保障物质帮助权C.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D.保障休息休假权【答案】 C23、( )是设计绩效指标的基础性工作。
A.明确组织战略导向B.符合企业经营规模C.明确工作职责D.明确组织存在问题【答案】 C24、( )是指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额A.最低工资率B.最低工资标准C.最低工资额D.最低平均工资【答案】 A25、下列选项中属于以成果为中心设计的部门组合方式是( )A.事业部制B.直线制C.矩阵制D.直线职能制【答案】 A26、员个素质测评过程的核心阶段是()A.准备阶段B.实施阶段C.调整阶段D.评估阶段【答案】 B27、企业员工培训应服从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为( )而培训,而不是为培训而培训A.达成企业发展目标B.提升员工自身素质C.解决现实存在问题D.提高员工工作绩效【答案】 A28、企业定员标准的内容不包括( )A.生产加工方法B.工艺流程C.劳动组织条件D.管理层次【答案】 D29、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是( )A.国民收入B.基尼系数C.人均GDPD.需求弹性【答案】 B30、以下关于被派遣劳动者的管理,不正确的表述是()A.被派遣劳动者应与用工单位订立劳动合同B.劳动派遣用工是企业用工的补充形式C.被派遣劳动者与正式雇员享有平等的法定劳动权利D.同一岗位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与正式雇员同工同酬【答案】 A31、你路遇熟人,与之打招呼,结果对方“视而不见”,没有回应,你会( )。
A.感到没有面子,下次不再主动打招呼了B.感到这人突然有了变化,心想,他不是升官了,就是发财了C.心想,他走路时真专注D.心想,他遇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了【答案】 C32、( )是将矩阵组织结构与事业部组织结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管理组织结构模式A.模拟分权组织B.分公司与总公司C.多维立体组织D.子公司与母公司【答案】 C33、( )以员工的工作业绩为基础支付薪酬A.薪点薪酬制B.绩效薪酬制C.技术薪酬制D.岗位薪酬制【答案】 B34、( )提供的产品不可储存、无法转售,且不可触知※A.服务市场B.商品市场C.技术市场D.金融市场【答案】 A35、以下关于劳动定员与定额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的内涵不同B.企业定员是对劳动力使用的限额C.劳动定员是劳动定额的一种特殊形式D.劳动定额采用的劳动时间单位是"工时"、"工日"等【答案】 A36、关于绩效考评的效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效标即指评价员工绩效的指标及标准,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个人或集体的绩效应当达到的水平要求B.特征性效标是非常有效的绩效衡量指标C.结果性效标最常见的问题是若干质化指标较难以量化D.行为性效标的侧重点是考量“员工如何执行上级指令,如何工作的”【答案】 B37、( )属于劳动法体系中的劳动关系法。
A.社会保险法B.劳动争议处理法C.就业促进法D.工作时间法【答案】 B38、()能够鼓励员工发展各项技能,提高业绩表现,增强参与意识A.绩效薪酬B.提成薪酬C.技术薪酬D.岗位薪酬【答案】 C39、培训课程目标分析的内容不包括()A.学员知识能力水平分析B.岗位的技能要求分析C.课程结束后预期分析D.培训课程的费用分析【答案】 D40、在员工素质测评中,( )是先定性描述再定量刻画的量化形式A.次量化B.二次量化C.类别量化D.模糊量【答案】 B41、幼儿教育工作要求执行者有爱心和耐心,会计工作要求执行者细心,这体现了( )A.个体差异原理B.工作差异原理C.人岗匹配原理D.环境差异原理【答案】 B42、面对同样的工作任务,小王一天完成,小李则需要三天时间,这体现了员工素质测评的( )A.个体差异原理B.工作差异原理C.环境差异原理D.组织差异原理【答案】 A43、 薪酬调整,主要是指( )的调整A.薪酬标准B.薪酬最低值C.薪酬最高值D.薪酬水平【答案】 A44、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两项指标是失业率和失业( )A.稳定期B.持续期C.波动期D.变化期【答案】 B45、被派遣劳动者应当与劳务派遣单位订立()A.劳务协议B.劳动合同C.派遣协议D.劳务合同【答案】 B46、以下关于工作岗位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岗位设计应充分考虑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特征B.岗位设计要杜绝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现象C.岗位的存在是为实现组织的特定任务和目标服务的D.岗位的调整与合并必须以实现工作目标为衡量标准【答案】 A47、成熟期企业不适宜采取的营销策略是( )A.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