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物质微量元素.docx
10页铁(铁(IronIron,,FeFe))(一)、营养功能及缺乏症动物体内铁约有 60-70%存在于血红素中;约 20%铁和蛋白质结合形成铁蛋白, 贮存于肝、脾、骨髓中,其余铁存在于细胞色素酶及多种氧化酶中,在呼吸过 程中起重要作用畜禽中以乳猪最易因铁不足而引起营养性贫血二)、铁源生物利用率 铁的添加物有硫酸亚铁、碳酸亚铁、磷酸高铁、三氯化铁、柠檬酸铁铵、苏氨 酸铁等,它们的生物利用率如下:各种铁源之相对生物利用率鸡① (%) 猪② (%) 反刍动物③ (%)硫酸亚铁(七水盐) 100 100 100硫酸亚铁(一水盐) 100 92 -无水硫酸亚铁 100 - -氯化亚铁(Ferrous chloride) 98 - -硫酸亚铁铵 99 - -柠檬酸铁铵 107 100 -柠檬酸铁胆碱 102 140 -甘油磷酸铁(Ferric glycerophosphate) 93 - -硫酸铁(Ferric sulfate) 83 - -柠檬酸铁(Ferric citrate) 73 100 -氯化铁(Ferric chloride) 44 100 80焦磷酸铁(Ferric pyrophosphate) 45 - -正磷酸铁(Ferric orthophosphate) 14 - -多磷酸铁(Ferric polyphosphate) - 97 -还原铁(Reduced iron) 37 33-70 -焦磷酸铁钠(Sodium iron pyrophosphate) 14 70 -氧化铁(Ferric oxide) 4 - 10碳酸亚铁(Ferrous carbonates) 2-6 0-74 60右旋糖酐铁(Iron dextran) - 100 100①摘自 Fritz 等,1970 及 Miller,1983。
②、③摘自 Miller,1983 及 O'Dell 等,1979三)、硫酸亚铁(Ferrous sulfate)别名:绿矾,铁矾分子式: FeSO4·7H2O 分子量:278.01 ①产品简述:硫酸亚铁由硫酸与废铁屑反应而得;或从钢铁酸洗废硫酸和钛白 粉(硫酸法)生产中钛铁矿酸浸液中回收 ②成份:根据 GB8252-87,其技术要求如表下: 项目 指标 项目 指标硫酸亚铁(FeSO4·7H2O) %≥98.0 重金属(以 Pb 计) %≤0.002硫酸亚铁(以 Fe 计) %≥19.68 水不溶物 %≤0.2砷(As) %≤0.0002 细度(通过 W=28 微米试验筛) %≥95③性质:天蓝色或绿色结晶比重 1.98热至 56.6℃由七水物转变为四水物, 64.4℃又转化为一水物,300℃成无水物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在潮湿空气中 易氧化成棕黄色的碱式硫酸铁溶于水,微溶于醇铜(铜(CopperCopper,,CuCu))(一)、营养功能及缺乏症动物体内含铜量不高,但分布颇广,多存于肌肉中,肝脏、骨髓也不少铜是 细胞色素氧化酶、铬氨酸酶(Tyrosinase)的重要成份之一血铜与 α-球蛋 白结合成血浆铜蓝蛋白。
铜蓝蛋白可保护组织不受氧的毒害铜对血红蛋白卟 啉核的形成很重要,是铁吸收后参与应红蛋白形成的必需成份实践证明,在 猪饲料中高浓度铜(100-250ppm )尚有明显的促生长的功能,并可防治肠炎 和霉菌病,与抗生素相似铜与许多抗生素并用,其效果相加,不会互相抵消动物体内缺铜,会造成贫血和铁吸收受阻可表现为生长障碍、骨畸形、毛色 变淡、产蛋量下降,羔羊因脊髓和脑的病变而运动失调引起摇摆病、出血或胚 胎死亡饲料中加铜过高,动物肝中铜积累,对人的食用不利另一方面,大量铜会被 排出,通过粪尿污染环境和土壤,令人担心,建议综合考虑,适量添加 (二)、铜源生物利用率在铜源中,硫酸铜、氧化铜、氯化铜、碳酸铜均有效,但亚硫酸铜则无促生长 效果目前多使用硫酸铜 (三)、硫酸铜(Copper Sulfate) 别名:篮矾、胆矾、篮石、铜矾 分子式: CuSO4·5H2O分子量: 249.68①产品简述:硫酸铜由铜氧化焙烧成氧化铜,再与硫酸作用,经澄清、结晶、 过滤而得②成份:根据国际标准 GB8249-87,其技术要求如下 硫酸铜技术指标 项目 指标 项目 指标CuSO4·5H20 %≥98.5 砷(As) %≤0.0005 Cu %≥25.0 重金属(Pb) %≤0.001 水不溶物 %≤0.2 细度(W=800 微米试验筛) %≥95 ③性质:深蓝色块状大结晶或蓝色结晶粉末,有毒、无臭、有金属涩味,比重 为 2.284。
溶于水及氨水,微溶于甲醇,不溶于无水乙醇,水溶液呈弱酸性反 应加热至 45℃失去二个结晶水,至 110℃失去四个结晶水,至 250℃以上则 失去全部水,变成白色无水硫酸铜继续加热则分解成 CuO·SO2 和 O2④应用:杂质及游离硫酸含量不可太高,长期贮存易产生结块现象铜会促进 不稳定脂肪之氧化而造成酸败,同时破坏维生素,配制时应注意本品操作时 应避免眼、皮肤的接触及吸入体内 锰(锰(MaganeseMaganese,,MnMn))(一)、营养功能与缺乏症锰遍布动物全身,有 25%在骨骼中它参与形成硫酸粘多糖软骨素,是软骨必 需成份锰是许多酶的辅助因子,是丙铜酸羧化酶的组成部分锰对动物的代 谢和繁殖起着重要作用缺锰时,家畜生长受阻,骨骼畸形,生殖机能异常,产奶少,胎儿弱且运动失 调,家禽缺锰时可见骨短粗症(跛行,腿短而弯曲,关节肿大)或溜腱症试 验证实,家禽日粮中应有 100-120ppm 的锰含量二)、锰源生物利用率不同锰源生物利用率不同如下:各种锰源之相对生物利用率锰源 家禽 猪 反刍动物 MnSO4·H2O(试剂) 100 100 100MnSO4·2H2O 高(100) - -MnSO4·4H2O 高(100) - -MnCl2·2H2O 高(100) - 100MnCl2·4H2O 高(100) - -MnCO3 高(90) 100 -KMnO4 高(90) - -MnO 高(90) 100 -MnO2 高(80) - -水锰矿(Manganite)(MnO) 高(80) - -软锰矿(Pyrolusite)(MnO2) 低(40) - -菱锰矿(Rhodochrosite)(MnCO3) 低(0) - -注:同属碳酸锰,菱锰矿(Rhodochrosite)因其所含不纯物较高,物理化学结 构不同,效果差很多。
三)、硫酸锰(Manganese Sulfate)别名:硫酸亚锰分子式:MnSO4·H2O 分子量:169.01①产品简述:以一氧化锰用硫酸酸解成对苯二酚副产品回收制得硫酸锰②成份:GB8253-87 规定了饲料级硫酸锰的技术指标及含量,如下表:饲料级硫酸锰技术指标项目 指标 项目 指标MnSO4·H2O %≥98.0 重金属(以 Pb 计) %≤0.0015 Mn %≥31.8 水不溶物 %≤0.05 砷(As) %≤0.0005 细度(通过 W=2.50μm 试验筛) %≥95 ③性质:白色带粉红色粉末状结晶,无臭,味微苦比重 2.95,易溶于水,不 溶于乙醇加热至 200℃以上开始失去结晶水,500℃变为无水盐,700℃以上 开始分解,放出三氧化硫,最后变为四氧化三锰1150℃完全分解④品质判断与应用:本品水中溶解性高低可简易判断出品质优劣高温多湿环 境下,贮存太久会有结块现象锌(锌(ZincZinc,,ZnZn))(一)、营养功能与缺乏症锌广泛分布于动物整个机体,以肌肉、毛发、公畜生殖液和眼的脉络膜上皮中 含量较高它是多种酶(碳酸酐酶和碱性磷酸酶等)和激素(胰岛素)的重要 成份。
锌对机体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新陈代谢非常重要,是维持毛 发生长、皮肤健康和组织修补之必需元素缺乏锌时,动物表现为生长停滞和上皮细胞代谢异常猪日粮锌不足造成食欲 差,生长慢,皮肤有似疥癣的损伤、排出深色的渗出物、腹泻、呕吐、严重者 死亡雏鸡缺锌造成生长受阻、腿骨短粗,肘关节肿大,皮肤有鳞片屑,尤其 在脚上,羽毛蓬乱,饲料利用率差通常日粮中添加 100-150ppm 锌,以防止①饲料中钙偏高,②饲料中铜 250ppm 可能中毒,③饲料中含较高植酸(与锌结合,影响利用率)等造成的不良后果二)、锌源生物利用率不同锌源如硫酸锌、氧化锌、氨基酸鳌合锌等的生物利用率不同,如下表:不同锌源对鸡之相对生物利用率①锌源 相对生物利用率 锌源 相对生物利用率 ZnSO4?H2O 100② 红锌矿(ZnO) 90②ZnO 92② 菱锌矿(ZnCO3) 89②ZnO 113② 黑色和褐鱼纯银矿石 87②Zn metal(粉末) 107② 锌铁尖晶体石(Fe,Mn,ZnFeO2)2 14ZnCO3 100② 闪锌矿(zincblende,ZnS) 8硅锌矿(Zn2SiO4(+Mn)) 109② 异极矿(2ZnO·Si2O·H2O) 95②①本资料采自 Edwards,1959。
②统计上,该差异未达显著水准三)、硫酸锌(Zinc Sulfate)别名:锌矾、皓矾分子式:ZnSO4·7H2O 分子量:287.54①产品简述:将锌屑或氧化锌经硫酸酸解后,滤过该液,除去氧化过的铁、锰 等沉淀物,滤液中加入锌金属,重金属析出分离后,浓缩即得结晶硫酸锌②成份:根据 GB8251-87 规定饲料级硫酸锌的技术指标,如下表:饲料级硫酸锌技术指标项目 指标ZnSO4·7H2O %≥99.0Zn %≥22.5砷(As) %≤0.0005重金属(以 Pb 计) %≤0.001水不溶物 %≤0.05细度(通过 w=800 微米试验筛) %≥95③性质:白色结晶粉末,比重 1.97,熔点 39℃,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加热至 100℃失去 6H20,成为 ZnSO4·H2O,280℃失去全部结晶水,767℃高温分解 ZnO+SO3,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水溶液呈弱酸性反应钴(钴(CobaltCobalt,,CoCo))钴是维生素 B12(氰钴胺)的组成成份维生素 B12 在促进红细胞形成和蛋白 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动物缺钴和缺少维生素 B12 症状相近:食欲不振,消瘦, 粘膜苍白等贫血症状。
钴源中,硫酸钴、氯化钴、氧化钴、碳酸钴和硝酸钴都易被动物吸收目前使 用较多的是氯化钴和硫酸钴钴源的技术指标见下表:钴源的技术指标项目指标项目指标CoCl2?H2O %=98.0 As%=0.005 Co%=24.3 Ph%=0.001 水不溶物%=0.03细度(通过 w=800 米试验筛)%=95根据 GB8255-87 规定,氯化钴的技术要求为:分子式:CoCl2·6H2O,分子量 237.93,外观:红色或红紫色结晶碘(碘(IodineIodine,, I I))动物体内 70%的碘存在于动物甲状腺碘与酪氨酸(Tyrosine)合成甲状腺素 (Thyroxine),且常以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 )形态储存,依需要而 逐渐释放出甲状腺素以调节体内代谢动物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素不 足所造成的体内机能异常,无法达到正常的生长及繁殖,并导致产仔不良,被 毛粗劣及虚弱目前配合饲料原料中所含碘不能满足动物需要,常通过预混料添加碘以补足之 碘源中,碘化钾和碘化钠可以充分被动物利用,但它们不稳定,碘酸钙 Ca(IO3)2 的利用率很好且稳定大多数有机含碘化合物,如二碘水杨酸虽易 吸收,但大量从尿中排出,因而生物学效价低。
近年来发现泌乳牛对乙二胺二 氢碘酸(EDDI)的吸收与无机碘一样有效,且在组织内存留比无机碘还好硒(硒(SeleniumSelenium,, SeSe))自 1957 年首次报导硒可预防大鼠肝坏死和鸡的渗出性素质病后,国内外大量调 查研究证明,硒是动物营养所必需的元素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必需成份此酶能使代谢中产生的过氧化物变成无 害的醇,保护细胞膜的类脂不被氧化,延长生物膜生命硒在体内参与其它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