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题库100题含答案(5版).docx
43页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题库100题含答案1. 题型: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 )属工程分析的内容A生态预测B工程总投资C设计方案中的生态保护措施D替代方案E现场布置 答案 B,C,D,E 2. 题型:不定项选择题公众参与对象包括( )A有关企事业单位B建设项目相关的社会团体C与建设项目相关的非政府组织D建设项目当地的居民、专家和公众 答案 A,B,C,D 3. 题型: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常用方法包括( )A生物多样性评价法B矩阵法C系统分析法D类比分析法E网络法 答案 A,C,D 解析 常用的方法包括列表清单法、图形叠置法、生态机理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法、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类比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生物多样性Ⅰ评价等 4. 题型:单选题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中,定量化程度高、再现性好的方法是( )A类比调查法B数学模式法C物理模型法D专业判断法 答案 C 解析 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中,数学模式法能给出定量的预测结果,一般情况此方法应首先考虑。
物理模型法定量化程度较高,再现性好,能反映比较复杂的环境特征,但需要有合适的试验条件和必要的基础数据且制作复杂的环境模型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在无法利用数学模式法预测而又要求预测结果定量精度较高时应选用此法类比分析法预测结果属于半定量性质常用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判断法是定性地反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对于难定量估测,或由于评价时间过短等无法采用以上三种方法时可选用此方法 题库维护人:YZ 5. 题型:单选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不属于风险识别范围A公用工程系统B环境风险水平C工程环保设施D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 答案 B 6. 题型:单选题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根据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为获得1小时平均值,每小时至少有( )分钟的采样时间A1 5B20C30D45 答案 D 7. 题型:不定项选择题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产生的渗滤液经收集后,可采取的处理措施有( )2015真题A密闭运输至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B直接排入设置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城市排水系统C密闭运输至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处理D在转运站内对渗滤液进行处理并达到相关要求后,排入城市排水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 答案 A,D 8. 题型:多选题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下列可以不调查的内容是( )。
A体源调查B建筑物下洗参数C污染源排污概况D点源调查E面源调查 答案 A,B,D,E 解析 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污染源排污概况,并对估算模式中的污染源参数进行核实 9. 题型: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项目中替代方案的类型包括( )A项目的组成和内容替代方案B选线、选址替代方案C施工和运营方案的替代方案D工艺和生产技术的替代方案E生态保护措施的替代方案 答案 A,B,C,D,E 10. 题型:单选题开发区的污染源分析中,鉴于规划实施的时间跨度较长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污染源分析以( )为主A近期B中期C远期D中远期 答案 A 11. 题型:多选题下列关于声环境评价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A进行边界噪声评价时,新建建设项目以工程噪声预测值作为评价量B改扩建建设项目以工程噪声贡献值与受到现有工程影响的边界噪声值叠加后的预测值作为评价量C进行敏感目标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时,以敏感目标所受的噪声贡献值与背景噪声值叠加后的预测值作为评价量D对于改扩建的公路、铁路等建设项目,如预测噪声贡献值时已包括了现有声源的影响,则以预测值作为评价量 答案 B,C 解析 选项A的正确说法是“进行边界噪声评价时,新建建设项目以工程噪声贡献值作为评价量”。
选项D的正确说法是“对于改扩建的公路,铁路等建设项目,如预测噪声贡献值时已包括了现有声源的影响,则以预测的噪声贡献值作为评价量” 12. 题型:单选题下列关于山谷风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山谷风是发生在山区的山风和谷风的总称B白天风从山谷近地面吹向山坡,晚上风从山坡近地面吹向山谷C晚上风从山谷近地面吹向山坡,白天风从山坡近地面吹向山谷D山谷风是由于山坡和山谷受热不均而产生的 答案 C 解析 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在同一水平面上,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当日出以后,太阳辐射光照射到山坡上,山坡上的空气比谷底上同高度的空气温度高,密度小,气压低,因而谷底空气将沿山坡上升,形成由山谷吹向山坡的风,称为谷风山坡向上升的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就向山谷流动,在高空形成反谷风,在山谷间形成谷风局地环流晚上则相反 13. 题型:单选题排污单位排放的恶臭污染物,在排污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无其他干扰因素)的( )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A月平均监测值B一次最大监测值C一小时平均监测值D一小时最大监测值 答案 B 14. 题型:多选题Ⅱ类土壤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 )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A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B蔬菜地C果园D茶园E牧场 答案 B,C,D,E 15. 题型: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对于一级评价的建设项目,关于地下水跟踪监测点数量及布点的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不少于4个,应至少在建设项目场地上、下游各布设1个B一般不少于3个,应至少在建设项目场地上、下游各布设1个C一般不少于2个,应至少在建设项目场地及下游各布设1个D在建设项目总图布置基础之上,结合预测评价结果和应急响应时间要求,在重点污染风险源处增设监测点 答案 A,C 解析 选项D是对一级评价项目的特殊要求 16. 题型:单选题基于估算模式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时,计算污染源强的排放浓度是取( )A实际排放浓度B场界排放浓度C未经处理的排放浓度D削减达标后的排放浓度 答案 D 解析 有场界排放 浓度标准的,预测结果应首先满足场界排放标准如预测结果在场界监控点处(以标准规定为准)出现超标,应要求削减排放源强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污染物排放源强应采用削减后的源强。
17. 题型:单选题某城镇建设一座生活垃圾填埋处置场,以下不能入场填埋的废弃物是( )A居民厨房垃圾B居民的破旧衣物C废弃的花木D禽畜养殖废物 答案 D 18. 题型:多选题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得建设在下列( )A居民密集居住区B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C直接与航道相通的地区D活动的坍塌地带、断裂带、地下蕴矿带、石灰坑及溶岩洞区E地下水补给区、洪泛区、淤泥区 答案 A,B,C,D,E 19. 题型:多选题规划方案分析应将开发区规划方案放在区域发展的层次上进行合理性分析,突出( )A开发区投入产出的合理性B开发区总体发展目标C开发区布局的合理性D开发区环境功能区划的合理性 答案 B,C,D 20. 题型:单选题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应采用( )进行评价A标准指数法B综合指数法C回归分析法D趋势外推法 答案 A 21. 题型:单选题当建设项目规模较大,且拟排污染物毒性较大或项目建设期长、影响区域较广时,应进行( )。
A社会经济调查B环境影响调查C人群健康调查D生态环境调查 答案 C 解析 题库维护人:YZ 22. 题型:单选题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下列方法中,不属于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确定方法的是( )A叠图分析B层次分析C负荷分析D灰色系统分析 答案 C 解析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确定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有:核查表、矩阵分析.网络分析、系统流图、叠图分析、灰色系统分析,层次分析、情景分析、专家咨询,类比分析、压力.状态.响应分析等 23. 题型: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国家未发布行业清洁生产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技术指南的建设项目,结合行业及工程特点,从( )等方面确定清洁生产指标和开展评价A资源能源利用B生产工艺与设备、生产过程C污染物产生、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D员工、环境管理要求 答案 A,B,C 24. 题型:单选题河流一维稳态模式的内容不包括( )A污染物的沉降系数(1/d)B河流流速(m/s)C从计算初始点到下游计算断面的距离(m)D河流宽度(m) 答案 D 解析 题库维护人:YZ 25. 题型: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属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的是( )。
A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B隔水层的岩性C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D地层岩性 答案 A,B,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