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的体会李秀菊.docx
5页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的体会李秀菊 摘要: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对开展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实际作用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90例临床患者,将两组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于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照组的45例患者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工作,观察组45例患者通过采取一系列的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工作结果:上述几组数据比对之后发现,在病患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的满意度95.6%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80%(P<0.05)结论:通过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地提高儿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家长的满意程度,积极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儿科护理;体会Experienceofhumanizednursinginpediatricnursing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applicationofhumanizednursinginpediatricnursing,andtoexplorethepracticalroleofhumanizednursinginpediatricnursing.METHODS:Atotalof90clinicalpatientswhounderwentpediatricsinourhospitalfromOctober2017toOctober2018werepidedinto45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and45intheobservationgroup.Differentnursingmethodswereadoptedforthetwogroupsofpatientstoperformstatisticalanalysisofthedata.Forty-five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weretreatedwithroutineclinicalcare,and45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treatedwithaseriesofhumanizednursingmeasures.RESULTS:Aftercomparingtheabovedatasets,itwasfoundthatthesatisfactionrat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95.6%,which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80%)(P<0.05).Conclusion:Byadoptinghumanizednursingmeasures,theclinicalqualityofpediatricpatientscanbesignificantlyimproved,thesatisfactionofpatients'parentsisimproved,andtherehabilitationofpatientsisactivelypromoted.Keywords:Humanizedcare;pediatricnursing;experience前言:随着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现代护理也提出了全新的观念,即通过具有人文关怀的护理方式来辅助治疗,儿科患者往往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来进行护理。
儿科护理主要针对的对象为出生后至14岁前的儿童,由于这一时期的患儿在生长发育、理解认知能力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特殊性,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性化护理提出以人为本、根据不同的护理对象,在满足、理解、尊重护理对象的基础上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整体的要求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90例临床患者,将两组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研究对象的基本选择要求:儿科临床患者;能够具有基本的理解力和沟通力,能够从划分的表达自己的个人需求;家属同意加入研究工作1.2方法将进入我院治疗的90例儿科患者进行分组之后,对照组的患者采取的临床护理方式为常规方式,患者到达儿科病房后,由当班的临床护理人员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来开展临床护理工作,作为科室的护士长对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进行监督控制同时需要做好患儿护理安全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记录工作,对临床儿科患者的家长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并做好记录;观察组则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工作首先做好对照组中的常规性护理此外在病房里,贴卡通图画和颜色鲜艳的育儿知识图片,并在病房内挂育儿宣传册等。
护理人员的行为和语言是心理护理重要的手段,当患儿与家长进入病房后,护理人员要主动与其打招呼,用亲切、温柔和激励的语言和患儿与家长沟通,缓解其恐惧、焦虑和害怕的不良心理状态主动与患儿做游戏,同时抚摸患儿的头,拥抱患儿,拉近与患儿的距离还可以播放患儿喜欢听的歌曲、讲一些童话故事等2.结果在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后可以看出,在家长的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的家长总满意度达到了95.6%,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在儿科护理中融入人性化护理服务,有助于强化儿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意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与满意度,通过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将护理服务从以往的被动模式转向主动模式,围绕人文关怀服务目标进行儿科护理工作,能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人性化护理最早由美国人Watson首先提出,其主旨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方面需求融入到护理工作中,并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人性化护理的提出是护理工作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护理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由于儿科护理工作不仅面临着患儿,同时还要通过家长的积极引导配合才能够更好地完成临床治疗[1]患儿由于身心发育及认知功能较弱,对陌生环境和医护治疗存在着极大的恐惧和抵触情绪;同时患儿家长由于对患儿健康和痛苦过分关心和敏感,对医护的治疗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高要求”和“零容忍”,这使得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显得尤其重要。
人性化的护理因为服务具体疾病人群不同,而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关注患者心理需求,提倡对生命的关爱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内容[2]本项研究表明,在经过人性化护理的患儿在临床护理满意率方面较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说明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得到了广大患儿及家长的认同在儿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可帮助患儿完善自身身心发展,积极配合临床医护治疗,同时也能减少相关医疗纠纷和安全意外人性化护理的工作从患儿自身需求出发,注重细节和人文关怀,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可作为临床儿科护理的重要护理模式[3]综上所述,通过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地提高儿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家长的满意程度,积极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参考文献:[1]王楠,陈龙,李霞,等.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3,42(33):4102,4104.[2]施慧.人性化服务在提高儿科急诊输液患儿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273-274.[3]张霞.临床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4):352.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