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撤侨行动提升国家形象.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72117431
  • 上传时间:2022-04-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1.6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撤侨行动提升国家形象                    本次撤侨行动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可谓是一次很好的对外公关行动,展示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国风范,彰显了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形象文 特约记者刘阳子利比亚内乱发生不久,中国政府积极应对,多部门联合组成撤离工作组,通过“海陆空”三种渠道实施大规模的撤侨行动2月26日至3月5日,在一周时间里,共撤侨35860人中国政府及时高效、多部门协调一致、创新立体地组织实施了利比亚撤侨行动,使这次对海外华人实施救助的外交事件成为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政府最成功、最大规模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的行动此次撤侨行动的圆满和成功,其意义已经远不单是国家对国民的救援,而成为中国实力增强的证明,是国家形象的一次良好展示中国政府行动迅速2月18日,外交部接到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的紧急报告,一家驻利比亚的中资企业遭袭2月19日,外交部官方网站首先发出了针对利比亚危险形势的旅游预警随后,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有关方面迅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保障我驻利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国务院决定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协调组织我驻利人员撤离及有关安全保障工作。

      2月22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紧急召开应急指挥部全体会议,决定立即启动国家涉外突发事件I级响应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负责协调整个撤离行动外交部领事司请驻利比亚及周边国家使馆同时行动,提前打通撤离的陆路、海路和航空道路,并租用邮轮、客机、大巴,设立目的地国的安置点由外交部、商务部、国资委、公安部和国防部等多部门工作人员紧急组成的3个工作小组,陆续飞赴利比亚中国海军的“徐州号”护卫舰从亚丁湾海域[来自wwW.L]航行2000多海里驰援地中海地区,保护撤离中国公民的邮轮中远、中海运集团的5艘货轮,执行部分人员的撤离北京时间3月2日23时10分,最后一架军机搭载200余名撤离人员从塞卜哈起飞,撤侨行动至此结束在此次撤侨行动中,中国政府不惜代价,动用了大手笔:第一次大规模用民航飞机,第一次雇用他国邮轮,第一次发明设计紧急旅行证件,第一次用摆渡方式等据介绍,被撒出来的大部分中国公民主要在利比亚石油、建筑、铁路、电信等行业工作与埃及撤侨形势不同的是,在利比亚工作和生活的中国人数量众多,撤侨行动难度大>舆论充分肯定撤侨行动在中国政府撤侨行动中,媒体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中文媒体,还是英文媒体,将中国政府撤侨全过程鲜活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本次撤侨行动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可谓是一次很好的对外公关行动,展示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国风范,彰显了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形象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极为详尽地报道了撤侨的全过程从希腊籍客轮“奥林匹克冠军号”、“希腊精神号”,到卡塔尔航空公司的航班;从撤侨人员的情绪到国内家属的反映;从希腊克里特岛、马耳他租用豪华客轮,到从埃及和突尼斯租用近百辆巴士;从调遣客机直飞的黎波里,到派护卫舰火速奔赴目的地护航,立体、全方面地将撤侨的整个过程展现在民众面前中国的英文媒体高度关注这次撤侨行动《中国日报》评价,“中国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为如此大规模的撤侨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环球时报》英文版报道,“这次撤侨行动展示了中国危机处理能力较之前提高很多”,“中国越强大,承担的责任也越大”,中国应该“加速海军建设,加快航空母舰的发展”,去捍卫“大国、强国的身份”法国《欧洲时报》的评论说,中国这次撤离行动不仅表现出一个强大国家对其海外公民保护能力的提升、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增强,以及应急机制的日益完善,也体现出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美国《华尔街日报》从“执政为民”的角度作了解读该报指出,中国官方高度重视在利比亚的民众通过网络向政府发出的求助消息,并及时进行回应,充分体现了其“执政为民”理念。

      英国《经济学家》网站的评论认为,在撤离行动中动用军舰,反映出中国军队日趋重视保护中国公民海外的合法权益有美国媒体甚至反省说,从撤离行动来看,中国比美国表现得更像一个“超级大国”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网站刊文称,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救援中国公民行动,动用了一艘在亚丁湾参与反海盗行动的护卫[来自www.lw5u.CoM]舰,还派出了4架军用运输机这些标志着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新启航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利比亚撤离行动标志着一个意义深远的变迁,中国有能力保护其远离祖国的公民,同时也表明中国有能力采取全球行动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庆安认为,这次大规模撤离行动是一个“鲜活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去年8月,智利政府倾力投入矿工救援一事,一度成为智利最好的“国家形象宣传片”而这次利比亚危机折射出中国的新形象中国政府在利比亚撤离本国公民的行动,充分展示了“国家温情”的一面,展示了危机处理中“以人为本”的负责任政府形象,再次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光说不做”的时代过去了对于西方媒体而言,灾难报道、突发事件报道是媒体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类报道也是危机传播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形象塑造的主要舆论环境之一。

      周庆安指出,国家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会影响这个国家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度,国家形象和危机的关系也显现出来在突发事件面前,国家形象往往不是孤立和宏观的,在危机中,政府承担了危机管理的主体公众对政府行为有一定的期望值和满意度大规模的公共危机既对国家形象构成挑战,同时也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契机从政府形象的角度来看,关键在于政府反应速度和信息公开程度政协委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田青认为,国家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软实力,“汶川地震,举国救助,总理在废墟前喊话,这是国家形象;利比亚撤侨,短期内撤回几万人,救回的都是最普通的平民,这也是国家形象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指出:“以往我们不太愿意讲故事,这给别人先讲中国故事提供了机会而别人讲的故事可能是假的、失真的,等别人讲完了假故事,我们再去讲真故事,已经晚了国家形象片总导演高小龙发出这样的感慨,在信息时代,如果你不去表达自己,就必然被别人所表达而这样的表达可能是扭曲的,甚至完全违背事实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兼公共外交小组召集人韩方明也认为,国际环境变化了,中国自身的情况变化了,对外开放的格局也变化了,因此中国不能因循守旧,光说不做的岁月恐怕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想要回击西方的误读或偏见,要把自己希望塑造的形象传播出去,就必须借助媒体的力量,在国际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中国政府及时、公开地发布撤侨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利用媒体充分报道事件进展,是一次成功的让外界了解政府应对危机的案例面对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渠道,当危机发生时,政府及时公布信息,通过新闻媒体第一时间发布,既是满足受众知情权、求知心理的需要,也是制止流言,降低恐慌心理的需要,调控了公众的心理情绪否则,作为新闻替代品的传言就会泛滥成灾,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