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奶酪公司治理规划【参考】.docx

72页
  • 卖家[上传人]:泓域M****机构
  • 文档编号:300441512
  • 上传时间:2022-05-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7.40KB
  • / 7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泓域/奶酪公司治理规划奶酪公司治理规划目录一、 风险图谱 3二、 风险分析的定义和目的 4三、 风险的分类和评估 5四、 风险的概念及其分类 7五、 内部控制目标的设定 9六、 目标设定的含义 12七、 信息与沟通的作用 16八、 信息的含义与分类 17九、 信息控制 20十、 沟通控制 29十一、 监督机制 33十二、 激励机制 37十三、 债权人治理机制 43十四、 机构投资者治理机制 47十五、 产业环境分析 49十六、 乳制品行业空间缓慢增长,双寡头竞争格局稳定 49十七、 必要性分析 50十八、 公司基本情况 50十九、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 52劳动定员一览表 52二十、 SWOT分析说明 54二十一、 发展规划分析 60二十二、 项目风险分析 67二十三、 项目风险对策 70一、 风险图谱风险图谱是风险分析的重要工具,通过分析公司的风险图谱,可以直观地看到公司的风险分布情况,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重要控制点和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图谱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方面对风险进行评级,风险评级要从固有风险、目标剩余风险和实际剩余风险三个层级进行风险图谱被两条“等风险线”分隔为“红灯区”“黄灯区”和“绿灯区”(1)“红灯区”的风险大多集中在第一象限,其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均较高。

      公司应该根据风险的属性和风险偏好来选择风险管理方案;(2)“黄灯区”的风险,有两种情况:①处于第二象限的风险更多的是一些非常事件,但影响程度较大对于这类风险,公司应该在采取防范措施的同时,制订应急计划;②处于第四象限的风险,其影响程度不是很高而发生概率偏高,这往往与日常经营和遵守法律方面的问题有关,这些风险的累计影响不可低估对于这类风险要注意日常的管理和监控3)“绿灯区”的风险大多集中在第三象限,是指那些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均不太高的风险,通常在目前可以接受公司可以取消与此风险相关的、多余的风险控制措施,从而减少成本和资源消耗以便管理更重要的风险风险图谱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司应该定期评估风险,动态地对风险图谱进行调整和更新二、 风险分析的定义和目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二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等,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企业进行风险分析应当充分吸收专业人员,组成风险分析团队,按照严格规范的程序开展工作,确保风险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等进行描述、分析、判断,并确定风险重要性水平的过程。

      管理层根据被识别的风险的重要性来计划如何应对风险风险分析应达到以下目的:(1)对各个风险进行比较,根据分析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后果,确定风险的先后顺序;(2)确定风险事件之间的关系,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干的多个风险事件可能是由一个共同的风险源所造成的,因此应当理顺风险事件之间的关系;(3)进一步量化已识别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后果,减少风险发生概率和后果估计的不确定性,必要时根据形势的变化重新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的后果三、 风险的分类和评估(一)风险的分类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从来源上分,有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外部风险包括:科技发展带来的企业技术、管理、信息等方面的风险;顾客需求或预期改变;竞争的存在;自然灾害;政治事件;经济环境的改变等内部风险主要有:员工的素质和能力;经理人的责任改变;董事会或监督委员会的责任履行情况等从企业能否对风险进行控制来分,风险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两种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在有的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标准中,风险评估就是风险管理,包括了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可以说是风险管理的代名词而在有的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标准中,风险评估是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步骤,包括内容有多有少,如目标确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以及风险应对等。

      1、COSO92关于风险评估概念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把风险评估列为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之—《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认为,风险评估是指单位为实现其目标而确认的相关风险,以构成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单位风险可能来自于:(1)经营环境的变化;(2)聘用新的员工;(3)采用新的或改良的信息系统(4)迅猛的发展速度;(5)新技术的运用(6)新的行业、产业或经营活动的开发;(7)企业改组;(8)海外经营;(9)新的会计方法的采用2、COSO04关于风险评估概念《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指出风险评估要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对他们进行管理的依据强调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一个步骤,相当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风险分析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关于风险评估概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借鉴《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认为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从而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即为识别、分析、管理与企业活动相关的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汇率风险、经营风险等各种风险而建立的机制该概念沿用COSO92的要素理念,是相对宽泛的概念,包括COSO04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四大要素的组合。

      四、 风险的概念及其分类古人说:“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如果我们没有妥善地处理,风险事故一旦发生,轻则影响生产经营稳定和企业经济效益,重则危及企业的生存因此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给企业造就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这有助于增加领导层经营管理决策的正确性,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一)风险的概念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会遇到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这些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影响程度是无法事先预知的,进而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所谓风险,就是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或者说,风险就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人们所期望的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因此,风险是一个事项将会发生并给目标实现带来负面影响的可能性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潜在性、必然性、可识别性、可控性、损失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风险与机会同在COSO企业风险管理新框架(2016)指出风险是指事项发生并影响战略和业务目标之实现的可能性该定义兼顾了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这和国际风险管理标准ISO31000及中国风险管理标准GB—T24353是一致的为了与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一致,本书采用COSO04的定义。

      二)风险的构成要素风险一般包括以下三项构成要素1、风险因素风险因素是指促使某一特定风险事故发生或增加其发生的可能性或扩大其损失程度的原因或条件它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是造成损失的内在或间接原因例如,对于建筑物而言,风险因素是指其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质量、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等;对于人而言,则是指健康状况和年龄等;对于企业而言,风险因素则包括企业人员因素、结构因素、外部环境因素等2、风险事故风险事故也称风险事件,是指造成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失的直接的或外在的原因,是损失的媒介物,即风险只有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就某一事件来说,如果它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那么它就是风险事故;而在其他条件下,如果它是造成损失的间接原因,它便成为风险因素例如,对于企业而言,发生仓库货物被盗是风险事故,而安保系统不健全是风险因素3、损失在风险管理中,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通常可以将损失分为两种形态,即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指风险事故导致的财产本身损失和人身伤害,这类损失又称为实质损失:间接损失则是指由直接损失引起的其他损失,包括额外费用损失、收入损失和责任损失。

      五、 内部控制目标的设定(一)制订战略目标企业的战略目标一般是稳定的,但与其相关的业务层面的目标具有动态性,会随着内部和外部的条件而调整在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确定企业层面的目标,即战略目标战略目标需要通过董事会及员工的相互沟通后确定,同时还要有支持其实现的资金预算及战略计划战略目标的制订需要经过如下5个阶段1)明确企业发展目标企业在长期规划中应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通过培训、发放宣传手册、领导讲话等方式将企业层面的目标清晰地传达给员工2)制订实现目标的战略规划企业通过SWOT分析,在了解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基础上制订帮助企业实现目标的战略规划3)制订年度计划及资金预算企业根据制订的中长期战略规划,编制年度经营计划该年度经营计划应符合企业中长期战略规划的效益目标、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4)企业编制年度预算企业应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原则编制全面预算,将战略目标进一步分解、细化与落实5)企业编制《企业预算管理办法》,明确编制预算的基本原则、内容、编制依据等二)确定业务层面目标业务层面目标包括合规目标、资产目标、报告目标和经营目标它来自企业战略目标及战略规划,并制约或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业务层面的目标应具体并具有可衡量性,并且与重要业务流程密切相关业务层面目标的制订需要经过如下四个阶段1)设定业务层面目标企业的总目标及战略目标规划为业务层面目标的设定指明了方向,业务层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总体目标的要求提出本单位的目标,通过上下不断沟通最终确定2)根据企业的发展变化,定期更新业务活动的目标3)配置资源以保证业务层面目标的顺利实现企业在确定各业务单位的目标之后,将人、财、物等资源合理分配下去,以保证各业务单位有实现其目标的资源4)分解业务目标并下达企业确定业务层面的目标后,再将其分解至各具体的业务活动中,明确相应岗位的目标三)合理确定风险承受能力为了合理地确定风险承受能力,在目标设定阶段,企业必须解决以下3个基本问题1)风险偏好风险偏好是指企业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愿意接受的风险程度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对风险偏好加以度量风险偏好与企业的战略直接相关,在战略制定阶段,企业应进行风险管理,考虑将该战略的既定收益与企业的风险偏好结合起来,目的是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在不同的战略之间选择与企业的风险偏好相一致的战略2)风险容忍度风险容忍度是指在企业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对差异的可接受程度,是企业在风险偏好的基础上设定的对相关目标实现过程中所出现的差异的可容忍限度。

      企业风险管理(2016)将风险容忍度确定为可接受的绩效变动区间,该定义更加明确和可度量,有助于组织在给定绩效目标下量化可以承受的风险边界3)风险组合观风险管理要求企业管理者以风险组合的观点看待风险,对相关的风险进行识别并采取措施,以使企业所承受的风险在风险偏好的范围内对企业内每个单位而言,其风险可能落在该单位的风险容忍度范围内,但从企业总体来看,总风险可以超过企业总体的风险偏好范围因此,应以企业总体的风险组合的观点看待风险六、 目标设定的含义我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二十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设定的控制目标,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风险评估目标设定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的前提在管理当局识别和分析风险并采取行动来管理风险之前,首先必须有目标,确定与目标相关的风险,目标设定是风险评估的前提目标设定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在企业既定的使命或愿景指导下,管理层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其次根据战略目标制定业务层面的目标,并在企业内层层分解和落实;最后根据设定的目标合理确定企业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具体业务层次上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企业应当按照战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