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护理——操作流程——技术规范.doc
36页中医护理操作规程目录一、耳针法(耳穴压豆法)3-5二、穴位贴敷法6-8三、艾条灸9-11四、拔罐法12-13五、穴位注射法14-16六、刮核法17-20七、熏洗法21-23八、中药塌渍法24-26一、耳针法(耳穴压豆法)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1.评估:1.1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1.2 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1.3 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1.4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1.5 心理状况2、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1. .禁忌症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2. .告知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3. .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签、镜子、探棒、胶布、弯盘等4. 操作程序:3.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3.2 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弁探查耳穴3.3 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3.4 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
留针3.5 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3.6 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3.7 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3.8 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弁签名7护理及注意事项:1 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1 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1 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弁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耳针法操作流程图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耳针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评估一受程度、心理状况等J治疗盘、针盒或菜籽、皮肤物品准备一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合一患者准备理体位-定穴一J消是局部皮肤一消毒皮肤进针行针患者是否晕针、疼痛等不适情况J观察起针T安排舒适体位,告知患者—留针后应注意的事项,整一整理理床单位,清理用物II.记录T消毒液、棉球、棉签、镣子、胶布、探棒、弯盘等遵医嘱核对穴位,手持探棒自耳轮后上方由上而卜在选区内寻找耳穴的敏感点选针后,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持针对准穴位刺入,深度以―刺入软骨而乂小穿透为度。
留针,或用菜籽小方块胶布固定在耳穴部位,酌情留置数日起针后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再用皮肤消毒液消毒,防止感染根据医嘱,详细记录实施耳针>治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耳针法(耳穴埋豆)操作评分标准医院名称科室姓名项目要求应得分扣分得分说明素质要求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510服装、鞋帽整齐操作刖准备护士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525洗手,戴口罩2物品治疗盘,针盒,皮肤消毒液,棉球,探棒,棉签,镣子,胶布,弯盘6叱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6体位舒适合理6操作流程定穴术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535另一手持探棒由上而卜在选区内找敏感点5皮肤再次核对穴位后,用皮肤消毒液擦拭(其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3彳T#选针后符合进针、彳了针方法(埋豆方法正确)15观察患者有否晕针、疼痛等不适情况2起针符合起针要求(留针处有感染时及时处理)5操作后整理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315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针具处理符合要求5评价选穴准确、操作熟练、局部严格消毒、体位合理、患者感觉、目标达到的程度5记录按要求记录及签名2技能熟练操作熟练,轻巧;选穴正确,运用针刺手法正确515理论提问回答全面、正确。
10合计100专家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二、穴位贴敷法一、操作前准备评估: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敷药部位的皮肤情况、体质及心理状况等物品准备:治疗盘、治疗卡、穴位贴敷贴、镜子、棉签、75%酉精、弯盘、胶布,必要时屏风遮挡等病人准备:1、核对床号、姓名、诊断、医嘱,解释此次操作的目的、方法、所需时间及注意事项,取得病人配合2、根据所贴穴位,为病人取适当的体位、关闭门窗二、操作中护理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患者身份和医嘱2、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充分暴露贴敷部位、选好穴位、注意保暖3、再次核对,明确贴敷穴位4、洗手,消毒皮肤待干用镜子将药物贴敷在穴位贴中间,贴于穴位上5、贴敷过程中观察有无滑脱、局部皮肤皮疹等现象弁询问有无不适,交代注意事项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7、整理用物,洗手,记录穴位贴敷法操作流程图穴位贴敷法操作评分标准科室姓名项目要求应得分扣分得分说明素质要求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510衣帽整洁5操作刖准备护士洗手,戴口罩525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2物品治疗盘、弯盘、药物、胶布、75%酉精、棉笠、钮了6患日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6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敷贴部位,保暖6操作流程定位再次核对;明确敷贴部位535手法选穴正确10选穴方法符合要求5选穴手法轻柔5观察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5贴毕保暖5操作后整理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交代注意事项315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5评价敷贴部位准确、操作熟练、皮肤情况、患者感受、目标达到的程度5记录按要求记录及签名2技能熟练操作正确、熟练,运用刮法正确,用力均匀1515合计100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二、艾条灸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1. .评估1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1 患者的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1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1 心理状况2、目标2.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症的临床症状2.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3、禁忌症凡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舐部不宜施灸..告知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操作程序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烫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弁签名..护理及注意事项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评估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艾条施灸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合理体位,松解衣着,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患者准备手持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穴位,使患者感到温热但无灼痛为度随时弹去艾灰,灸至局部皮肤红晕遵医嘱核确定施灸部位及施灸方法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变化,询问患者则有无不适,防止艾灰脱落,造成烧伤或毁坏衣物协助衣着,安排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起针后用干棉球按压针一孔片刻,再用皮肤消毒液消毒,防止感染根据医嘱,详细记录艾条灸法治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医院名称科室姓名项目要求应得分扣分得分说明素质要求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10服装、鞋帽整齐5操作刖准备护士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525洗手,戴口罩2物品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6患日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6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施灸部位,保暖6操作流程定位再次核对;明确腌穴部位及施灸方法535施灸点燃艾条,灸法正确10艾条与皮肤距离符合要求2及时除掉艾灰5艾条灸至局部皮肤稍起红晕,施灸时间合理5观察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询问患者有无不适5灸毕灸后艾条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3操作后整理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315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艾条处理符合要求5评价施灸部位准确、操作熟练、皮肤情况、患者感觉、目标达到的程度5记录按要求记录及签名2技能熟练操作熟练,轻巧;运用灸法正确515理论提问回答全面、正确10合计100注:1.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2.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专家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四、拔罐法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一种技术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