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金研报三连发唱多A股别在犹豫中错过历史机遇.doc
4页1中金研报三连发唱多 A 股 别在犹豫中错过历史机遇2013 年 11 月 20 日 08:10 来源: 人民网-股票频道 人民网北京 11 月 20 日电(杨曦)中金公司 18 日发布策略周报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新一轮全面改革即将启动建议投资者别在犹豫中错过历史机遇从 11 月 11 日到 18 日,中金公司密集发布三篇研究报告,唱多 A 股市场,可见其对 A 股后市信心十足别在犹豫中错过历史机遇未来市场展望改革大幕开启,别在犹豫中错过历史机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新一轮全面改革即将启动,这很可能成为中国发展历史上又一次大的拐点如果市场短期仍因对改革犹疑或对流动性趋紧等的顾虑出现回调或者震荡,将提供买入机会同时数据显示短期的增长好于悲观预期,系统的改革将增加中长期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我们重申对市场乐观的判断行业及主题建议一、改革相关主题:与国家安全及军事体制改革相关的国防军工、信息安全板块;政策落地的二胎改革概念;受益于金融改革的证券、保险;重点规划的土地改革、国企改革和自贸区主题;二、看好“屌丝逆袭”主题及大众消费。
继前期铁路之后,造船行业近期也出现了启动迹象,改革进程将使这些“屌丝”行业在中长期有超额表现,建议继续布局;成长板块中,逢低介入医药行业龙头估值与流动性A 股账户活跃度下降至 1.39%,重新回到底部附近,与此同时 AH 溢价指数下降到97.1,已经接近了去年 12 月初也就是 A 股出现阶段性反弹时的低点,表明投资者对市场过于悲观中金年度策略展望 2014 我们转为乐观2014 年 A 股市场有望实现约 20%的年度收益经历了近四年的疲弱市场之后,我们对 A 股在 2014 年的走势变得乐观,预计上证指数有望实现约 20%的年度收益2014 年有望成为中国迈向新一轮改革的起点目前市场已经较为充分预期中国经济增速下轨这一情形,但对症的改革将带来积极的变化我们预期“胡萝卜”+“大棒”式的2组合改革,将有利于纠正失衡、激发经济活力,短期有利于提高效率、改善增长质量,长期将提高经济增长持续性我们的收益预测主要基于盈利增长,我们并不预期大幅的估值提升自上而下的盈利预测显示 A 股有望在 2014 年实现 15.2%的盈利增长2014 年,在增长平稳、通胀温和的背景下,货币当局有望维持中性略偏紧的政策态势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资本流动将在边际上阶段性地影响市场流动性。
在年底低迷的市场中逐渐布局三类行业我们基于未来 3-6 个月,建议在年底低迷的市场中逐渐布局三类行业:1)地产板块及地产产业链上的建材、钢铁;2)大众消费品行业:家电及食品饮料等;3)金融中的券商和保险我们相对看淡有色、煤炭、电子等板块风格方面,虽然以创业板为代表的“高估值、高盈利预期、高持股集中度”板块和个股已经出现明显调整,但我们认为还未到全面介入时机我们长期看好健康、娱乐类的板块龙头个股,如医药、传媒等,但短期可能还需等待更好的介入时点一方面估值还偏高,盈利预期也偏高,新股发行的可能启动也或给板块带来冲击2014 年主题投资活跃在中国经济转型继续的背景下,2014 年宏观环境预计相对温和、各领域改革措施分沓而至、无线互联网等技术应用向纵深方向发展,主题投资将保持活跃除了我们持续强调的大众消费之外,国企改革、兼并收购、无线互联网应用的延伸、锂电池等将是 2014 年值得期待的主题风险因素:什么会打破我们的投资逻辑?改革的方向偏差,或者力度低于预期在这种情形下 2014 年中国延续增速下行的轨迹,市场将又是艰难的一年结构性机会在 2013 年已经演绎到几乎极致,在 2014 年将鲜有表现,而大盘股可能也难有起色。
其他风险包括主要经济体复苏进程出现意外、中国房地产需求低于预期等乐观 2014 对当前市场三个悲观观点的反驳我们对中国股市的投资机会转为乐观,因为在我们看来当前市场对经济增长、公司业绩和改革前景方面的预期过于悲观三种市场主流观点面临上行风险1. 经济增长市场主流观点:2014 年中国实际 GDP 增速的市场一致预期为 7.4%,但多数投资者担心中国经济存在下行风险(因此,市场对明年经济增长的一致预期低于今年预计的 7.6%)3但是,明年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不仅仅是下行风险,社会总需求中的三驾马车均具有向上潜力:1) 出口: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发达经济体同步复苏,中国出口有望搭上顺风车2) 消费:虽然反腐倡廉导致公款消费大幅降低,但今年零售增速仍然突破 13%政府消费在社会总消费中约占 12%-13%,明年这一负基数效应将消失,消费同比增速有望出现攀升3) 投资:许多投资者对未来基建与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下滑忧心忡忡虽然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现在企业盈利增长复苏,加上政府对民间开放更多投资领域的努力,可能会带动私人投资的加快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仅为 5.3%,而今年 1-9 月份增速达到 13.5%,而且环比增长趋势进一步改善。
2. 改革市场主流观点:如果不进行大刀阔斧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减速但是,由于触及根深蒂固的既得利益,改革虽有必要但难以推行因此,改革要么不了了之,要么注定以失败而告终上述观点看似有理,却无法解释中国 35 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就,也和新一届政府过去12 个月来表现出的改革决心与魄力相悖我们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投资方向顺应中国的改革潮流才是明智之举我们认为未来几年中国将在以下两个方面发生意义深远的变革:1) 居民由于城乡户籍不同而带来的财产和收入的“生而不平等”有望逐步缩小并最终消失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一步理清和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收入/支出关系,使农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平等的公共服务和住房/土地权利中国 13 亿人口中有 65%是户籍意义上的农民,随着城乡差距的消失,将有数以亿计的农村居民跻身中产阶级消费者的行列2) 国有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市场化约束,包括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强化财务约束及有效的股东问责制度等等与此同时,非国有企业将享有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民营资本和外资企业可望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上述两个方面的改变不仅将改善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长前景,而且还有助于增长质量的提升,具体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收入分配的改善和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
3. 投资价值还是成长?市场主流观点认为,尽管许多成长股估值高企,但大型国有企业近几年来已成为投资者的“价值陷阱”由于缺乏实现价值的制度催化剂,投资这些企业仍难有回报我们认为,许多帮助价值实现的制度性(包括周期性)催化剂正在悄然发生,它们使得很多蓝筹国企成为价值投资,甚至成长投资的理想标的1) 更有效的成本控制:我们看到很多国有企业今年采取了更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并因此取得了超出预期的业绩表现2) 出售非核心资产:有些亏损国企已经开始出售部分资产降低负债率,我们预期未来还将有更多的交易发生3) 关停过剩产能,治理环境问题:我们的分析师认为此次整治行动是4“动了真格”, 政府点名的九个过剩行业不断传出产能关停淘汰的消息4) 鼓励企业“走出去”承接境外工程,参与其他新兴国家急需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我们认为中国与这些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5) 一些周期性行业的需求,如航运、造船乃至钢铁等,有望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逐步恢复6) 国有企业重组:我们认为一些地方国企和竞争性行业的国企重组机会较大银行业是否会爆发危机?尽管中国的银行业仍将面临竞争加剧、盈利能力下降等不利因素,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效率的不断提升,无疑能够降低银行体系爆发不良贷款危机的风险。
从中期角度来看,随着增长前景的改善,银行业也更有可能通过自身盈利的增长解决现存不良贷款问题也许有人会质疑我们对银行业前景的判断是否过于乐观,换个角度思考可能有助于衡量中短期内这种风险的高低:当欧洲银行体系摇摇欲坠之时,欧洲央行仅凭“全力以赴救助银行体系”这样一句承诺,便成功避免了危机的爆发那么中国政府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深化结构改革的承诺(还有行动),应该会更有效地降低市场对银行体系危机的担心三季度宏观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也许不需要太多政策刺激就能够保持 10%的名义增速如果未来宏观数据继续支持这一判断,市场对中国银行业的长期健康状况将作何判断?众多国内银行股的市场估值是否还会维持在一倍市净率以下?总结我们对投资中国股市转为乐观,因为我们看到市场基本面有所改善,短期与中期盈利前景得到提升,而盈利改善的驱动因素并非杠杆率的大幅提高,而是成本的降低(大宗商品成本、税收与浪费支出等的下降)、效率的提高、以及未来几年全面的改革措施所带来的生产率提升与此同时,市场中根深蒂固的悲观情绪仍在压制股指表现,A 股和 H 股的市净率和市盈率都已降至历史低点,但企业盈利正在逐步复苏因此,我们对 2014 年中国股市的投资机会充满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