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1《醉翁亭记》同步练习附答案.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in****us
  • 文档编号:210980578
  • 上传时间:2021-11-1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4.6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1醉翁亭记同步练习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环滁 ( ch ) 林壑 ( h) 蔚然 ( w i ) 琅琊 ( l n y) 潺潺 ( ch n ) 饮少辄醉 ( zh ) 林霏开 ( f i ) 岩穴暝 ( m ng ) 晦明 ( hu ) 伛偻 ( y l) 酒洌 ( li ) 山肴野蔌 ( y o )( s ) 弈者胜 ( y ) 觥筹交错 ( g ng ) 颓然 ( tu ) 树林阴翳 ( y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样子(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趣,情趣(3)日出而林霏开霏:弥漫的云气(4)云归而岩穴暝暝:昏暗(5)野芳发而幽香芳:花(6)伛偻提携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7)泉香而酒洌洌:清(8)山肴野蔌蔌:菜蔬(9)杂然而前陈者陈:陈列,摆开(10) 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11) 弈者胜弈:下棋(12) 觥筹交错觥:酒杯(13) 苍颜白发苍颜:苍老的容颜(14)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倒下的样子3辨析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1)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 茂盛) (2)归云归而岩穴暝 ( 聚拢)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返回) (3)乐山水之乐 ( 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欢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以为乐) (4)谓太守自谓也 ( 命名) 太守谓谁 ( 为,是) (5)之山之僧智仙也( 结构助词,的) 名之者谁 ( 代词,代指醉翁亭)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结构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山行六七里 ( 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2)翼然临于泉上(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3)名之者谁 ( 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5下列句中加点“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 ) 例句:水落而石出者A云归而岩穴暝B饮少则醉,而年又最高C临溪而渔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解析:例句中“而”字表顺承A.连词,表顺承;6请用“ /”给下列语句断句每句标一处 ) (1)若夫 / 日出而林霏开(2)至于 / 负者歌于途7填空1)醉翁亭记 的作者 欧阳修 ,字永叔 ,自号醉翁, 晚年又号 六一居士 ,宋代 (朝代 )文学家,和苏轼 、苏洵、苏辙、韩愈、柳宗元 、王安石 、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2)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神来之笔捕捉到了四时之景的诗情画意,其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作者用 “(若夫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两句描绘出山间朝暮的变化,语言精练,对比鲜明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山势回环, 路也跟着转弯, 有一座亭子, (亭角翘起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中啊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9(衡阳中考改编)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让我们一起走进“酒香千古中国酒文化探究”专题实践活动中去吧!(1)【书法中的“酒” 】书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请指出下面两幅“酒”字的书法分别是什么字体A篆书B楷书(2)【文学中的“酒” 】读读诗词歌赋、小说传记等文学作品,你一定会为其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请写出两句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与大家分享示例一】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示例二】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示例三】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二、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0 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文章第一段介绍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 ,用“回”字“转”字,引出亭子,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之美B第二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采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山间变幻多姿的早晚景象,两幅画面对比鲜明C第三段“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太守“饮少辄醉”,也凸显了作者因政治失意、仕途坎坷而内心抑郁、苦闷D这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展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美好场景解析: C.“颓然”指倒下的样子,并无抑郁和苦闷之意11 同样是被贬,柳宗元在自然美景面前未能释然,欧阳修拥有旷达的胸襟,范仲淹依然怀有忧国忧民之心,你更欣赏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示例一】 我更欣赏范仲淹的人生态度因为他即使身处人生逆境,也不在乎个人得失,依旧怀有忧国忧民之心,现如今国家的建设更需要这样的人示例二】我更欣赏柳宗元的人生态度他这种直面人生、快意倾吐的率真就如同永州荒野名不见经传的小石潭一样美得那么清澈幽静,别具一格。

      示例三】我更欣赏欧阳修的人生态度因为他以百姓的快乐为个人理想,这种与民同乐的情怀与胸襟更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三、拓展阅读(桂林中考改编 ) 【甲】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 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居高面下(3)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斯:这(4)遂书以名其亭焉遂:于是,就13 请用“ / ”给【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标两处 ) 夫宣上恩德 / 以与民共乐 / 刺史之事也1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15 【乙】文中 “乐其岁物之丰成”和 “安此丰年之乐者”(用原文语句回答)交代了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 【甲】文所在文章和【乙】文都表现出作者与民同乐 (提取【乙】文中四字短语回答)的高尚情怀16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往往借景物来表现作者的情怀甲】 【乙】两篇选文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甲】文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乙】文表现了百姓生活太平祥和,官员能与民同乐的社会理想附【乙】文参考译文:我来到这里, 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来游玩 ),抬头看山,低头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下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 )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

      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期宣扬皇上的恩德,和百姓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 (这篇文章 )来为这座亭子命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