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doc
5页集体备课记录表四年级上册数学 学科 中 年级组备课时间地 点课题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的简便计算——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44例4 主备人课标人教:新课标参加人员主备教师教学设计议课记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灵活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解题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环境下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难点及突破简便计算算理的理解和采用灵活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合作自主探索学习目标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实践操作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知识点及教学流程(包括课题引入,教学进程,总结等方面)一、复习运算定律性质能口述运算定律或性质1、说说学过的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教师板书字母表达式)2、请学生根据字母表达式说出定律或性质的内容3、议:它们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1、适用于连加:a+b=b+a (a+b)+c=a+(b+c)2、适用于连乘:a×b=b×a (a×b)×c=a×(b×c)3、适用于乘加或乘减:(a+b)×c=a×c+b×c (a-b)×c=a×c-b×c4、适用于连减:a-b-c=a-(b+c) a-b-c=a-c-b5、适用于连除:a÷b÷c=a÷(b×c) a÷b÷c= a÷c÷b4、议: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有什么异同?二、明确学习任务今天,我们要巧妙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
三、巧算一个数乘两位数1、自学例4,说说12×25求的是什么?是怎么简便计算的?2、议:方法一为什么要把12拆成3×4?用到了什么运算定律?板书:25×4=100,乘法结合律3、议:方法二把25看成了多少计算?为什么要100÷4?4、还有什么办法?能不能把12看成8+4计算?试一试4、同练(左)5、议:这里为什么要把12拆成4+8?用到了什么运算定律?板:25×8=200,乘法分配律6、议:还有哪些特征数可能也会碰到类似的情况?板:125×8=10007、小结:进行简便计算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方法,合理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四、应用性质新课标第一网1、例4余下的两个问题2、P47-53、P47-61、解决余下的两个问题(先练再评)1)25×323)330÷5÷22、完成P47-5,说说错在哪里?3、完成P47-6,怎样简便能怎样算指名板演,再讲评)五、总结板书设计例4: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12×25 12×25=(3×4)×25 =12×(100÷4)=3×(4×25) =12×100÷4=31×00 =1200÷4=300(个) =300(个)答:羽毛球一共有300个。
作 业对应的练习教学反思集体备课记录表四年级上册数学 学科 中 年级组备课时间地 点课题简便方法解决问题——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45例5主备人课标人教:新课标参加人员主备教师教学设计议课记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通过对月历表的观察,策划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向大家交流过程与方法能理解“运用乘法分配律列式计算”、“把各月看成相同天数列式计算”、“按周列式计算”等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按自己的尺度优选出最简方法重、难点及突破简便计算算理的理解和采用灵活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合作自主探索学习目标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实践操作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知识点及教学流程(包括课题引入,教学进程,总结等方面)一 复习:简便计算88×125 36×99 150÷25÷2 300÷25二探究新知(1)、研究南极科考日程的计算 1、材料: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雪龙号”从2005年11月18日出发,到2006年3月28日返港,经过了多少天?2、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材料及数周数的方法3、月历表:供学生研究问题时使用。
通过讨论,明确第22次南极科考的起止时间自主探索“这次南极科考一共用了多少天”的简便方法准确解释自己的“研究成果”4、参与对多种方法的评价,优选出“自己的”最简方法2)、研究学期天数的计算1、材料:阳光小学上个学期于2006年9月1日开学,计划于2007年1月31日放寒假由于遭遇暴风雪,提前至1月29日放假他们上个学期有多少天?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材料3)、研究一周费用的计算1、材料:课本P46第二题2、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材料(4)、研究菜地面积的计算1、材料:课本P47第七题2、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材料和组合图形(菜地)的分割、旋转、拼接三、回顾总结板书设计例5:科考队一共花了多少时间?31×2+30×2+26 7×21+1=(31+30)×2+26 =147+1=61×2+26 =148(天)=122+26=148(天)答:科考队一共花了148天作 业对应的练习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