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北农集团文件.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jiups****uk12
  • 文档编号:90776506
  • 上传时间:2019-06-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3.51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项目公示(科技进步奖)1、 项目名称四系配套瘦肉型种猪培育技术与应用 2、 项目简介  养猪业是我国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由于瘦肉型种猪育种关键技术和新品种培育创新不足,我国养猪生产效率低、饲料等资源消耗大本项目在“863”计划等资助下,自1998年以来持续开展育种技术研发,实现引进品种本地化创新,培育出8个专门化品系和2个适合我国市场需要的种猪新配套系,保障我国种业安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成果转化取得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技术成果包括: (1)发现了一批有重要育种价值的功能基因和分子标记研制了我国第一张检测猪功能基因表达的cDNA 芯片,筛选出1153个差异表达基因,鉴定出VEGF、GR、Hippo、CREB四个重要通路,首次发现了NNAT、PEG1等17个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猪功能基因和INF-γ1165、INPP5F-HincII等23个分子标记及其标记效应,验证了85个猪功能基因和206个分子标记,揭示了猪部分生长、肉质、繁殖、抗性等性状的形成的分子机理,设计了用于分子聚合育种的微珠芯片,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基于GBS分型的种猪全基因组选择技术;提高了种猪遗传改良效率。

      2)创新了种猪育种关键技术体系建成大型瘦肉型猪种质资源库,挖掘了高瘦肉率、高长体型、高产等特色种猪品系的育种价值研发出饲料转化率自动测定新设备和肌内脂肪含量估测新软件,建立了主要经济性状测定的技术规范开发出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信息集中管理系统,实现了育种和生产大数据的自动采集、高度集成和实时遗传评估提出了系统平衡分子育种选择方法,创新了对质量性状直接选择优势基因型、对数量性状建立一步法GBLUP算法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到全基因组选择方案创建双父本和双母本种猪专门化品系选育,组成四系配套杂交的生产模式形成四系配套瘦肉型种猪培育关键技术体系3)首次培育了2个四系杂交的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通过以上关键技术应用,培育了HN111、HN121、HN151、HN161、C03、C09、B06、B08共8个专门化品系,经配合力测定筛选,组成四系配套的“华农温氏Ⅰ号猪配套系”和“中育猪配套系”,通过国家审定配套系肉猪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分别达2.49:1/2.31:1和928g/1035g,生产性能和适应性优势明显,与我国饲养的国内外种猪配套系相比,饲料转化率高7.7%,生长速度快2.8%,达国际领先水平4)技术成果转化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全国31个省份推广应用,为450多家养猪企业提供了技术和优质种猪累计新增出栏种猪301万头、肉猪10448万头,创产值1710亿元、利润286亿元成果支撑了广东温氏集团快速成长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超大型养猪企业和我国最大市值的农牧业上市公司;仅2015年出栏商品猪1535万头,带动合作农户增收33.5亿元项目实施单位以技术成果为基础,组建“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领我国种猪产业技术发展项目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2个;获授权发明专利13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项;主编著作6部;制订6个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和28项企业标准;发表论文360篇(总被引频次1670次),其中SCI收录论文80篇(总IF175)部分成果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1项3、 客观评价1、整体科技成果评价(1)中国农学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报告2015年12月24日,中国农学会组织了《四系配套瘦肉型猪培育技术与应用》成果评价会,专家组由行业内9名知名专家组成,江西农业大学黄路生院士担任组长,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院士担任副组长专家组评价结论如下:该成果针对我国瘦肉型猪专门化品系不足和育种技术创新不够的问题,从分子育种和常规育种等方面,进行了性状形成分子机理、育种关键技术、种质资源创新及新配套系选育等研究,创建了高效瘦肉型种猪育种关键技术体系,培育出两个四元杂交种猪新配套系,项目有重要的关键技术突破,改善了我国优良原种猪依赖进口局面,推动了产业升级,培育的四系配套瘦肉型种猪成果在我国饲养条件下达国际领先水平。

      2)中国畜牧业协会评价意见2016年1月10日,中国畜牧业协会对本成果作出了评价,评价意见如下:……据会员单位反映,该新配套系种猪生产性能高,特别是饲料转化率、瘦肉率、生长速度和适应性优势明显,养猪生产效益更好,每头肉猪可多增收益约25-35元该项技术成果培育的种猪,经持续本地选育,适应市场需求,与世界优良品种相比,在我国养猪生产上有竞争优势,改变了以前优良瘦肉型种猪依赖进口的局面……(3)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评价意见2016年1月10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对本项目作出了评价,评价意见如下:……改变传统的三元杂交为四元杂交体系,提高了养猪效率,有效促进了产业升级成果的重要特点是,将世界优良育种素材进行创新,培育适应我国生产和市场需求的瘦肉型种猪,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研发的育种关键技术,引领了行业技术发展……2、鉴定、验收评价 (1)2011年11月,国家科技部组织了对“863”计划“猪分子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创新与优势性状新品系培育”(2008AA101008)的验收,意见如下:课题在基因诊断技术、新基因发掘方面有突破新发现影响猪生长、繁殖、抗病效果显著的新候选基因15个,新发掘出有应用价值的分子标记49 个;发掘出了可用于育种的基因检测技术;将分子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了10个瘦肉型父母本品系和4个优质瘦肉型猪配套组合,…项目通过验收。

      2)2005年10月,国家科技部组织了“863”计划“猪高产仔数、日增重和疾病抗性基因诊断盒的研究与开发”(2003AA213040)的验收,意见如下:发展了基因组扫描和DNA芯片两个高通量诊断平台;分析了影响繁殖性状的6个候选基因,影响生长性状的9个候选基因,影响疾病抗性的3个候选基因和影响毛色性状的3个候选基因,开发了6个新的基因诊断盒并加以集成;通过资源家系新发现了8个影响生长性状的QTL,通过DNA芯片技术发现了一批新的重要基因,…项目通过验收3)2016年1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完成了《“四系配套瘦肉型种猪培育技术与应用”经济效益评估报告》,结论如下:成果推广年限12年,种猪推广规模300.64万头,商品猪推广规模10448万头,推广种猪总产值67.44亿元、总利润8.86亿元,推广商品猪总产值1642.67亿元、总利润277.29亿元,合同农户总利润 92.74亿元,单位规模新增纯效益29.5元/头,总推广新增效益30.82亿元3、检测评价 (1)华农温氏Ⅰ号猪配套系检测评价结果2005年经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华农温氏Ⅰ号猪配套系商品猪30~100kg日增重928 克,达100kg日龄154.5 天,料肉比2.49:1。

      瘦肉率67.2%,肉质优良终端母本总产仔数11.6头,产活仔数10.5头2013年,经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检验测定,华农温氏Ⅰ号猪配套系30~100kg日增重951克,达100kg体重日龄149.0天,料肉比2.38:1,瘦肉率68.0%,肉质优良总产仔数12.5头,产活仔数11.3 头华农温氏Ⅰ号猪配套系被评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广东省名牌产品、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经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测定达特优级水平,在广东省种猪产业博览会上多次评比为第一名,历年来被推荐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2)中育猪配套系检测评价结果:2004年经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育猪配套系30~100kg(CB01)平均日增重1035g,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12.52mm,料肉比为2.31,胴体瘦肉率66.1%,肉质优良,无PSE和DFD肉4、查新评价 2015年12月,委托广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进行文献查新,经与国内外检出文献综合对比分析,得出该委托项目的新颖性结论如下:(1)BCL10、BTG2等17个猪功能基因为本研究最早报道2)23个与猪生长与产肉、繁殖、肉质和抗性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为本研究中首次报道。

      ……(11)……与国内其它审定的瘦肉型猪配套系最高生产性能水平(光明猪配套系)相比,生长速度快11.5%,饲料报酬高5.8%;与国外引进在国内饲养的最高的生产性能水平(PIC配套系)相比,生长速度快12.8%,饲料报酬高7.7%,瘦肉率相当;与国内市场上其他杂交配套最高的生产性能水平(杜长大)相比,生长速度快10.8%,饲料报酬高7.7%,瘦肉率高1.5%5、论文引用评价2016年1月8日,经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检索,本项目共发表论文360篇,总被引频次1670次其中,SCI论文80篇,总影响因子175;中文核心期刊145篇 6、奖励评价2009年,“四元杂交的种猪新品系选育与产业化应用”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3年,“高效瘦肉型猪新配套系培育与产业化应用”获得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 7、其它评价(1)本项目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2 个;授权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项;制订国家标准和农业行业标准6项,企业标准28项;主编著作6部,发表论文217篇,其中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chemistry(IF5.0)、BMC Genomics(IF 4.2)、PLos One(IF 4.0)等SCI论文76篇;部分成果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各1项。

      2)2010年两家新配套系培育单位均入选首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2013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依托培育单位组建了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靠本项目成果作为核心技术,广东温氏食品集团快速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超大型养猪企业和市值2000亿元的上市公司,成果价值得到社会高度认同3)中国工程院院士熊远著教授多次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和武汉养猪博览会上介绍本项目成果(2005、2007、2009 年),评价本项目重新发现了高瘦肉率皮特兰应用价值,开了我国种猪育种走向四系配套的先河,大大提高养猪效率本项目主持人多次应养猪学会理事长、遗传育种学会理事长等邀请在全国行业大会上报告相关成果,多次应邀与国外大型育种公司如PIC、TOPIGS等进行交流,受到同行高度评价4、 推广应用情况项目技术和品种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9E00020031)和国家生物育种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发改社[2007]13号文),主要通过育种技术和种猪产品形式进行转化推广,现已完成大范围推广和大规模产业化建立了2个试验场、10个原种猪场、17个祖代纯种繁殖场、42个父母代种猪场,育种核心群超过1.2万头,育种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已推广应用到广东、新疆、黑龙江等31个省份,育种技术和新品种在种猪育种场、繁殖场和商品场均有广泛应用,建立了高效、庞大的种猪繁育体系为全国450多家企业提供了优质的种源,种猪新产品供不应求,皮特兰种猪新品系占全国使用量的80%,肉猪推广规模已占国总出栏的2.8%,为全国最高2015年直接新增推广应用纯种猪7.6万头、父母代种猪48.7万头,覆盖商品猪年产量达3000万头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的经济效益评估报告,本项目推广年限达12年,累计种猪推广规模达300.6万头、商品猪推广规模达10448万头,其中近三年推广种猪130.4万头、商品猪5131万头推广种猪创总产值67.44亿元、总利润8.86亿元,推广商品猪创总产值1642.67亿元、总利润277.29亿元累计创总产值1710.1亿元,创总利润286.2亿元,其中近三年创产值876.0亿元、利润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