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结构与设备》考点整理.docx
3页建筑结构与设备》考点整理2018《建筑结构与设备》考点整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2.1.1学校主要教学用房外墙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270辆/h的道路同侧路边距离不应小于80m,否则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校区内不得有架空高压线穿过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城镇干道及公路、铁路(有学生宿舍的学校不受此限),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2,2.2学校建筑容积率,小学不宜大于0.8,中学不宜大于0.92.2.3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做课间操之用小学每学生不宜小于2.3m2,中学每学生不宜小于3.3m2学校田径运动场尺寸:小学环形跑道200m,直跑道两组60m;中学环形跑道250—400m,直跑道两组100m直跑道每组按6条计算位于市中心区的中小学校,用的确有困难,跑道的设置可适当减少,但小学不能少于一组60m直跑道,中学不能少于一组100m直跑道2.2.4学校绿化用地,中学不应小于每学生1m2,小学不应少于每学生0.5m22.3.5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超过300辆/h的道路,校门外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2.3.6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南向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时数不应小于2h两排教室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教室长边与运动场地间距不应小于25m3.2.1课桌椅排距,小学不宜小于0.85m,中学不宜小于0.9m前排边座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0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m,最后排课桌前沿与黑板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m,中学不宜大于8.5m教室后部应设不小于0.6m的横向走道3.4.6美术教室宜设北向采光,或设顶部采光3.11.2学生阅览室的座位数,小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1/20,中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1/124.2.6学校教学楼厕所的卫生器具数量,小学:女20人一个大便器,男40人一个大便器和1m长的小便槽;中学:女25人一个大便器,男50人一个大便器和lm长的小便槽洗手盆每90人一个4.2.11学生宿舍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建男女生宿舍应分区或分单元布置,并不得分层设置,其出入口应分开设置园路的类型和尺度:一般绿地的园路分为几种:主要道路联系全园,必须考虑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宽7〜8米次要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通轻型车辆及人力车宽3〜4米林荫道、滨江道和各种广场休闲小径、健康步道。
双人行走1.2〜1.5米,单人0.6-1米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但又不失为园林一景丽江古城民居的建筑特色:丽江古城于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建筑经典与诸多皇宫、古城不同,丽江古城是平民的古城,是淹没在民居中的古城,同时,因地处边地,具有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尤其纳西族作为丽江的主体民族,为丽江古城的生成、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由此也使这一古城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建筑特色与美学特点一个民族的建筑也是一个特定民族、特定地域的文化的具体表现它的产生基于特定历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水平及其需要,最开始突出的是实用性和功能性,其后才越来越注重审美性、文化性居住建筑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自然也成为各种民俗文化活动的空间和场所,本身也构成民俗环境的一部分,由此反映出一个民族、地方所独具的文化色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丽江古城的生成及发展理念,也是古城民居建筑的特色之一纳西族民居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历了不同的建筑格局,前期以井干式的木椤房及其天柱、母柱为代表,后者以土木结构的庭院建筑为主,但二者之间也有内在的联系,尤其是纳西人一直源远流长的建筑思想作为主线,贯穿始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