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场苗木和用材林培育研究农业技术论文.doc
3页林场苗木和用材林培育研究_农业技术论文 【摘要】加强林场苗木和用材林的培育研究,按市场行情发展苗木和用材林,从而更好地发挥国有林场的优势,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用材林;苗木;培育研究 国有林场经营主要以人工用材林为主,主要树种是松类、杉类与一些阔叶树等,一般生长周期较长,轮伐期至少需20年以上,见效慢林场为了短期内取得经济效益,可利用林场的土地优势,选择立地条件较好、地势较为平坦的林地,营造林苗两用林现今城市园林与道路绿化对大苗需求量很大,培育8~15cm苗木市场前景看好,且价格可观,造林后5~10年就能实现较高的收入 1.造林苗的培育 1.1树种选择 两用林的培育要选择适宜生长并能培育大苗的树种,重点以阔叶树为主,立足乡土树种,引进一些适宜生长的新品种造林苗来源主要以自育为主,少量市场购买,因为自育苗适应性强,运输距离短,造林成活率高 1.2采种 根据不同树种的特性,适时采种采种母树选择长势好、无病虫害的十五年生左右的单株大部分树种的种子采收后,经风选取得饱满成熟的种子,放于通风地方晾干待用,有的树种子要按其生物学特性,特殊储藏。
1.3圃地选择与整地 圃地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苗地冬季深耕、冻垡,春季3月前后精耕细作,施足基肥,同时施入硫酸亚铁等对土壤进行消毒苗床宽1.2m,沟宽40cm、深40cm 1.4种子处理 播种前,先用凉水浸种,除去空瘪种子及杂质,用清水洗净再用30℃左右的温水浸泡24h,泡时加入0.3%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然后捞起种子晾干待播对出芽较慢的树种,采取催芽后播种,晾干待播的种子放进沙床进行催芽,各树种催芽时间不同,在催芽的过程中注意水分、温度、消毒,发现大部分露芽,及时播到苗田 1.5播种 两用林育苗与当年出圃苗有点区别,一般2~3年、地径3~4cm的苗木林,采用条播,密度不能大在苗床上开沟宽5cm、深1~2cm,按行距30cm,将种子直接撒在播种沟内并用细土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再在床面上盖上一层稻草,不宜太厚,浇透水 1.6苗期管理 种子出土前水分不能过多,否则会造成种子腐烂每个树种出芽时间不同,要经常观察,发现大部分出土时,及时揭草其后,适时浇水、松土、除草、消毒、间苗等,每10d喷洒1次800~1 000倍的40%多菌灵溶液防病,连续3次。
5月份定苗结束,株距在10cm6~9月是苗木生长旺盛期,做好抗旱、松土除草、防虫、施肥等工作,施肥分次进行,不能过量,9月份停止施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由于不同树种生长速度不一样,正常的2~3年就能出圃,自育苗造林后相比买的苗成活率高、生长好 2.造林技术 2.1造林地选择和整地 两用林的林造地宜选择立地条件较好、地势相对平坦、交通便利、尽量离水源近的采伐迹地迹地清理干净,整地采用挖掘机全面挖,深度80~100cm,将土打碎、整平,做成4~8m宽的苗床,留沟排水,清除树根、石块等杂物,经冬春霜冻后墒情会很好 2.2造林密度 绿化大苗与用材林的两用林,初植密度为株距1.5m、行距2m,但各树种生长的速度不同,可按不同情况确定密度,以3年内不移苗为标准,速生树种密度2 250~3 000株/hm2,慢生树种4 500株/hm2左右 2.3造林时间与方法 造林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选择健康粗壮的苗木,地径4cm左右,做到随起、随运、随栽,尽量带好土球,不伤及根可采用块状混交方式造林,提高抗病能力,也要根据树种习性,分别栽植,保证树种有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移栽时穴要挖大,苗木放入后根系要舒展,同时踩紧踏实,根部土培成馒头型,如遇干旱要浇定根水。
3.经营管理 3.1幼林抚育 幼林抚育主要是除草、培土、看管等一般需要连续3年,前2年人工松土除草,扶正苗木,根部培好土,第三年幼林已要郁蔽,林下的杂草可用除草剂清理,此后杂草很难长起来两用林同时结合护林看管,防止人畜破坏 3.2间作与施肥 适合套种间作,种植矮杆的花生、瓜类、豆类等套种不但减少了除草的费用,更主要是有效地促进了苗木的生长,解决水、肥、气等问题苗木成活后即可施肥,连续根外穴施,每年1次,每次施氮磷复合肥750kg/hm2,有条件的施腐熟的饼肥,效果最佳 3.3培养树型 前期作为大苗培育,培养好的干型很关键,萌芽性强的树种要适时修剪,按不同树种苗木要求定干,结合管理3年内干型就能定好,现在绿化要求2.2~2.5m以下无侧枝树型 3.4两用林经营 苗木郁蔽后,速生树种有的能达8cm以上,已能出售,也可长大点销售,价格更高或苗木太密,移出一部分到新的迹地上继续培育,减少了造林成本,加快了大苗培育速度如果在培育期间大苗行情不好,可作为用材林经营,是我们国有林场的优势,可以把发展林苗两用林作为一个经营方向 4.病虫害防治技术 4.1在造林地确定后,即调查造林地周围原有林木的病虫害种类、危害程度及数量,同时调查天敌发生情况,发生严重的要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清除无培育价值的病虫木和交叉感染的树木。
如清除造林地上无价值的桑科植物,以避免造林所用的毛白杨、苹果等受桑天牛的侵害,并建立起病虫档案 4.2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下,选用优良苗木苗木检疫是预防苗木免受某些危险性病虫害的重要措施对种子、苗木、其他繁殖材料及木材的调运加强管理,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确保营造健康森林,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用科学的方法,侦察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并根据侦察的材料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状况,正确推断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并及时通报快速掌握病虫发生情况,避免错过防治的有利时机苗木栽定植前要予以检疫,清除苗木上可能携带的危险性害虫,剔除病、弱苗,喷涂保护剂,以确保定植后苗木能正常生长 4.3建立监测标准地在新造林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建立永久性监测标准地,在标准地再确定20~30株标准树,整个生长季节对标准树定期进行观测,记载病虫害发生情况和为害程度同时,在林地中进行踏查,必要时设立临时标准地,用于补充标准地观察的不足,以便了解整个林地的病虫情况并加以记载存档 4.4建立起永久性病虫害档案每年发生期结束后,加以汇报和分析,预测病虫害发生趋势,以便及早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崔向臣.浅谈森林病虫害的特点和预防措施[J].价值工程,2010,29(3):71-72. [2]赵静夫,张淑梅,郭宝松,等.黑龙江垦区森林管理系统研究[J].现代化林业,2010(5):48-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