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春季精英版教案四年级-15错题辨析.pdf
14页第 15 讲 温故而知新 错题辨析 教学内容 精英版数学春季精英版,4 年级第 15 讲“温故而知新错题辨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 1、复习、纠正以往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三角形、爬楼梯、和差、行程、 图形等等 2、学会正视错误,自主纠错,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培养自我检查习惯 3、让学生参与相互评析,通过相互的讨论和检查,加强学生的真情体验 数学思考 : 使学生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养 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问题解决 : 学会“从错中学”,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相互评析,通过相互的讨论和 检查,加强学生解题能力 情感态度 : 培养学生正视错误,通过正确对待出现的错误,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明确 了学习目的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 学会错题的解决方法,能在以后的学习中避免类似问题 教学难点 : 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与批判性思维,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学生自备的错题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路径学生活动方案说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前请大家先看一则动画故事。
播放故事“ 亡羊补牢 ” 播放完后,师问: 看了刚才这个故事, 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自由发言) 师:是呀,在生活中应如此,在我们的学习中也应这 样 师:同学们平时在学习中会发生一些错误,就应该及 时地纠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错题辨析” 二、自主探究 (一)学习例 1 例 1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16 厘米和 35 厘米,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学生自己读题,先尝试解答 (2)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谁来说一说,你是如何做的? 学生会想到 16 厘米可以做腰,也可以做底 师:同学们,你犯了哪些错误,以后要避免这些错误 方法哦! 解析: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答案: 情况 1:底边长是 35 厘米时, 16+16=32 (厘米) 32 厘米 35 厘米 不能构成三角形 学生观看动画 学 生 说一 说 想 到什么 引 导 学生 得 出: 有了错误 要 及 时的 纠 正, 才能避免 以后再犯 板书:课题 情况 2:底边长是 16 厘米时, 35+35+16=86 (厘米) 答: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86 厘米 (3)小结 师:说一说,遇到等腰三角形问题我们应该注意哪些 问题? 应该注意分类讨论,另外还要考虑是否满足两边 之和大于第三边。
(二)学习例 2 例 2:在三角形中,已知 1 是3 的 3 倍, 2 是3 的 2 倍,你能求出这个三角形的各个角的 度数吗?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呀? (1)学生自己读题,尝试解答 (2)汇报交流 师:这道题中隐藏着一个条件,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度 师:同学们,谁来说一说,你是如何做的? 师:同学们,你们有哪些错误的方法吗? 解析: 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题干“已知 1 是3 的 3 倍,2 是3 的 2 倍”下 划线,出示线段: 答案: 3=180( 1+2+3)=30 1=303=90 2=302=60 答:这三个角分别是30、60、90,这是一个 直角三角形 (3)小结: 师:我们在解题中,要善于发现题目中隐藏的条件, 找出正确的方法解题 (三)学习例 3 例 3:小英每天放学回家一共要爬78 级台阶,她家 住的楼房每层之间恰好有13 级台阶,小英从家往下 走 52 级台阶就能到好朋友小红家,你知道小红家住 几楼吗? (1)学生自己读题,尝试解答 (2)汇报交流 师:关于爬楼梯问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生 1:爬楼梯层数较高楼层数较低楼层数 生 2:每层台阶数相等。
师:这道题,你是如何解答的呢? 解析: 出示动画: 小英从一楼爬到 7 楼,再从 7 楼下到 3 楼的动画 对 应动画出文字说明 答案: 78-52=26(级) 2613=2(层) 小红住在: 2+1=3(楼) 答:小红家住 3 楼 (3)小结 爬楼梯层数较高楼层数较低楼层数 画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题意 (四)学习例 4 例 4:欢欢和乐乐各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买同样价钱的 练习本,买完后欢欢比乐乐少拿了2 本,因此乐乐给 了欢欢 2 元钱,请问每本练习本多少钱? 解析: 两人应该有同样多练习本,而欢欢比乐乐少拿了2 本,说明乐乐拿了本该属于欢欢的一本 下一步:动画出示: (欢欢)我们的练习本一样多 (乐乐说)欢欢你再给我一本,我给你2 元 (欢欢说)这样我就比你少两本 答案:乐乐拿了欢欢一本练习本,给了欢欢两元钱, 说明每本练习本 2 元 (1) 学生同桌合作,讨论问题 可以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表演,看看有什么发现? (2) 师生合作,分析问题 师:欢欢和乐乐各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买同样价钱的练 习本,正常情况下应该怎样分? 生:一人一半两人同样多 师:可是现在欢欢比乐乐少2 本,说明什么? 生:说明乐乐拿走欢欢的1 本。
师:乐乐给了欢欢2 元钱,说明什么? 生:说明一本练习本就2 元 师:你能自己独立解答吗? (3)学生独立解答 (4)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有哪些错误的方法吗? 生: 师:对于一些条件不清的问题, 我们可以按照原来的 题意进行推理,理解题意,使它变得清晰,从而找出 解决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路径学生活动方案说明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些平时的错题, 这节课, 让我们继续来探索吧! 二、自主探究 (一)学习例 5 例 5:兄妹两人同时离家去上学,哥哥每分钟走80 米,妹妹每分钟走60 米,哥哥到校时,发现忘记带 课本,立即沿原路回家去取,走到离学校40 米处与 妹妹相遇,兄妹两人相遇时各行了多少米? 解析:出示线段图, 动画出示哥哥妹妹同时离家去上 学,哥哥在前妹妹再后哥哥走到学校 下一步 哥哥从学校返回直到相遇 下一步文字,下一步填空 哥哥 1 分钟比妹妹多走(20 )米,整个过程中兄妹 二人用的时间相同, 且哥哥比妹妹一共多走 (80 ) 米,共要(4 )分钟 答案: 402(80-60)=4(分钟) 哥哥: 804=320(米) 妹妹: 604=240(米) 答:哥哥行了 320 米;妹妹行了 240 米。
(1)学生自己读题,尝试画图 师:大家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后,再根据线段图尝 试解答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画图能力 (2)小组合作交流 师:同学们,小组相互交流,说一说你的方法,其他 同学批评指正,请互相帮助,找出错误的原因 (3)师生交流、讨论 师:哥哥比妹妹每分钟多走多少米? 生:每分钟多走 20 米 师:到相遇时,哥哥比妹妹共多走多少米? 生:共多走 80 米 师: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求出什么呢? 生:哥哥、妹妹从出发到相遇的时间是4 分 师:这 4 分钟,就是兄妹俩的相遇时间了两各走多 少米,你能求出来吗? (4)学生订正错题 师:同学们,你们有哪些错误的方法吗?为什么会出 现这样的错误? (5)小结 师:对于行程问题,我们要想到它的数量关系式: 路程=速度时间 三者中知道两者,就能求出第三者 (二)学习例 6 例 6:用小棒按如下的要求摆图形, 摆 20 个三角形要多少根这样的小棒?61 根这样 的小棒能摆多少个三角形? (1)学生观察图形,数一数,找规律 师:用小棒摆三角形,摆一个三角形要几根小棒? 摆二个三角形要几根小棒? 摆三个三角形呢? 四个?五个 师: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解析:闪烁从左往右数的前三根小棒,接着下面出示 3。
接着闪烁后面的两根小棒,下面出示2,然后第二 个三角形填充颜色,依次往后,如: 下一步: 三角形的个数 2+1=小棒的根数 (2)学生尝试解答 师:你能根据提示解答习题吗? 指名生说一说然后交流、讨论 答案: 202+1=41 (根) (61-1)2=30(个) 答:摆 20 个三角形要 41 根这样的小棒; 61根这样的小棒能摆30 个三角形 (3)小组合作交流 师:同学们,同桌相互交流,说一说你的方法是否正 确?如有错误,请互相帮助,找出错误的原因 三、拓展问题 (一) “拓展问题”第 1 题 1.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 8 厘米、12 厘米,那么它的第三条边的长度范围是多少? 师: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二) “拓展问题”第 2 题 2. 在一个三角形中, 已知 1 等于 2,并且 3 是1 的 2 倍,你能求出这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 吗?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呀? 师:和倍问题 找出和是多少?倍数共是几倍? 再解答 (三) “拓展问题”第 3 题 3. 每层楼之间的台阶数都是16 级,小明家在 5 楼, 兰兰家在 2 楼,小明从家到兰兰家玩要下几级台 阶? 师:小明从家到兰兰家要走几层楼梯? 解析:爬楼梯层数较高楼层数较低楼层数 (四) “拓展问题”第 4 题 4. 甲原来有 160 本书,给乙 30 本以后,甲和 乙就同样多了。
乙原来有多少本书? (1)学生独立解答 (2)汇报交流 方法一: 甲、乙现在: 16030130(本) 乙原来: 13030100(本) 方法二: 根据“给乙 30 本以后,甲和乙就同样多了”可知甲 比乙多 30260(本) 乙原来: 16060100(本) (五) “拓展问题”第 5 题 5. 甲车从南京站开往上海站,每小时行 80 千米; 乙车同时从上海站开往南京站,每小时行 60 千米, 两车在距离中点 40 千米处相遇甲、乙两车相遇时 各行了多少千米? 学生画图独立解答 师提示:相遇时甲比乙多走了多少千米? 根据路程差可求出什么? 解析: 动画给出两车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 然后标出两车在距离中点 40 千米处相遇 下一步: 两车路程差: 40280(千米) (六) “拓展问题”第 6 题 6. 一块长方形铁皮, 长去掉 5 分米,面积就减少了 35 平方分米,剩下部分正好是个正方形,这块长方 形铁皮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学生根据题意画图后,尝试解答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提示:“长去掉 5分米, 面积就减少了 35平方分米”, 能求出什么?这条边就是原长方形的宽,那么长是多 少? 解析:图大一些,把减少的“35 平方分米”标在图 上。
(七) “拓展问题”第 7 题 7. 甲 、乙两人分别从东、西两村同时相对走来,甲 10 小时行 8000 米,正好与乙相遇,相遇后乙走了8 小时才到达东村,东、西两村相距多少米? (1)学生读题,分析问题 师:根据题意,你能判断出谁走的快吗?为什么? 你能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吗? (2)学生尝试画图 解析: 乙 8 小时走的路程正好是甲10 小时走的 8000 米 出示下图 动画出示两人行走过程,标出相应数据 师:如图乙的速度是多少?共行了几时? (3)学生独立解答 甲的速度: 800010=800(米/ 时) 乙的速度: 80008=1000(米/ 时) 东、西两村相距:(1000+800)10=18000(米) (八) “拓展问题”第 8 题 8. 用小棒按下面的要求摆图形, 摆 16 个正方形要多少根这样的小棒? 100 根这样 的小棒能摆多少个正方形? (1) 学生数一数,找规律 师:摆一个正方形要几根小棒? 摆二个正方形要几根小棒? 甲乙8000 米 甲 10 时 乙 8 时 摆三个正方形? 四个? 五个? 你发现了什么? 解析:动画出示:闪图对应出数字 下一步: 摆 n 个正方形需要的小棒根数3n1 (2) 学生独立解答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生: 师: 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学习中不可能没有错误, 但我们要正视错误, 善于利用再生资源, 通过错误利 用,提高学习能力,让“错误”美丽起来。
空间与几何: 1. 三角形三边关系: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两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