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代关于安全的名言警句.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鑫**
  • 文档编号:238423421
  • 上传时间:2022-0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2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代关于安全的名言警句 在古代汉语中,并没有“平安”一词,但“安”字却在很多场合下表达着现代汉语中“平安”的意义,表达了人们通常理解的“平安”这一概念下面学习啦我为你带来古代关于平安的名言警句的内容 校内平安学问名言警句摘抄古代关于平安的名言警句(精选篇) 1) 察孤危之易毁,谅拙直之无他,平安陋躯,畀付善地——宋·苏轼《徐州谢上表》 2)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诗经》 3) 道里夷易,平安无恙——汉·焦赣《易林·小畜之无妄》 4)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礼记·中庸》 5) 孤受主上不世之恩,故欲平安长乐公,使尽众赴京师,然后修复国家之业,与秦永为邻好——《晋书·慕容垂载记》 6) 孟 子=钱,我所欲也,平安亦我所欲也, 7) 李 煜=事故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8) 欧阳修=平安可以兴国,事故可以亡身 9) 苏 轼=平安一刻值千金 10) 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平安不愿休古代关于平安的名言警句(热门篇) 1)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微小。

      ——汉代·刘向《说苑》 2)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代·杜荀鹤《泾溪》 3)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左传》 4)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经·系辞下》 5) 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汉代·司马相如《谏猎书》 6) 你那铺谋定计枉徒然,我救的这十七国诸侯得平安——《临潼斗宝》 7) 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喻老》 8)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9) 事不当时固争,防患于未然——《汉书·外戚列传下》 10)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系辞下》 11) 隋文帝以陈氏子弟既多,恐京下为过,皆分置诸州县,每岁赐以衣服以平安之——《南史·陈纪下·后主》 12)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元·无名氏《合同文字》 13) 昔者有王,有一亲信,于军阵中,殁命救王,使得平安。

      ——《百喻经·愿为王剃须喻》 14) 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东汉·荀悦 15)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清代·朱用纯《治家格言》 16) 有在大王之国者,朝廷不戮其家,平安如故——宋·范仲淹《答赵元昊书》 17) 张氏抱子仁玉逃依母氏得免其难,虽脱巨害,向非外祖张温保养平安,其何以有今乎——清·俞樾《春在堂随笔》 18)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9) 老 子:平安之行,始于足下 20) 孔 子:工欲保平安,必先守规章有关平安的名言警句(经典篇) 1) 老子:平安之行,始于足下 2) 孔子:工欲保平安,必先守规章 3) 李煜:事故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 李白:经济效益会有时,严抓管理保平安 5) 苏轼:平安一刻值千金 6) 文天样:人生哪有不怕死,留意平安保长生 7) 孟子:钱,我所欲也,平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兼得,舍钱而取平安者也 8) 顾炎武:天下平安,匹夫有责 9) 《道德经》: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

      为之于其未有,制之于其未乱译:局势安定时简单维持,事情没露苗头时简单筹谋,事物脆弱时简单消解,事情微小时简单散除要在事情还没有发作时处理它,要在局势还没有动乱时治理它 10) 《左传》:“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意思: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但也要想到有出现危急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务的思想打算 11) 战国《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意思:平安与危难相互转化,灾祸与华蜜互为因果 12) 《诗经》云: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尽管天未下雨,也需修补好房屋门窗,以防雨患如要平安,也须此然这不失为有效的防隐患对策 13) 清代朱用纯《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意思:天还未下雨前,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打算不要渴了才想起挖井与“迨(音:代)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音:有,窗户的意思)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强调预先防范的重要性 14) 《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意思:千里长的大堤,由于有一个小小的蚂蚁洞而溃决,一点小小的火星,可以使百尺房屋焚毁,喻小事不留意定会酿成大祸。

      15) 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说:“患生于所忽,祸起于微小祸害的发生大多是因为事情初期的怠惰和松懈这句话运用到日常平安管理上,就是怠惰松懈、马虎随意,都可能导致对微小问题的忽视,或是不能觉察隐患的存在,或是有所觉察而认为无所谓,都因一念之疏忽造成恶性事故,以至于发展到不行整理的地步 16) 东汉政治家荀悦:“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其意思是说,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有备无患是为预防,在事情的征兆刚出现就刚好实行措施加以制止,防止事态扩大是为补救,事情发生后再行责罚教化称为惩戒,预防为上策、补救次之、惩戒为下策 17) 唐代诗人杜荀鹤在《泾溪》一诗中说:“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意思是讲,人在泾溪险石上行走时总是战战兢兢、当心谨慎,所以一年到头都没有人掉到水里,而恰恰是在平坦无险之处,却经常听到落水事故的发生 18) 汉代司马相如著《谏猎书》云:“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意思:在事物还没有发生之前就预见到了事情的发生,可以在危急出现之前就已经支配好了避开危急的方法,而不是等到事情发生再去寻求对策。

      要着眼长远,居安思危 19) 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 20)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战国《庄子·则阳》下一页更多精彩“平安格言警句”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