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项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西咸).doc
23页目 录一、工程概述 2二、安全重点监控项目 3三、深基坑开挖施工 41.安全控制措施 42.应急预案 6四、大型模板工程 91.安全控制措施 92.应急预案 10五、大型脚手架工程 111.安全控制措施 112.应急预案 12六、高处作业、起重吊装作业 131.安全控制措施 132.应急预案 17七、临时用电 181.安全控制措施 182.应急预案 19八、洪水及台风、暴风雨天气 201.安全控制措施 202.应急预案 21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一、工程概述本项目包含“三路”,其中“三路”包括天雄西路、白马河路以及文景西路其中白马河路包含白马河跨西宝高速立交工程本项目合同总工期为18个月,其中天雄西路、文景西路为18个月,白马河路为16个月项目计划在5月1日开工沣西新城天雄西路西起规划渭东路,东至秦皇大道,长度3537.829m,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60m,渠化段规划宽度为70m在K1+672处与现状咸户路相交,咸户路为宽12m的沥青路,该路为路堤形式,较两侧地形高1m~1.5m白马河路道路工程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中部,为南北向新建道路之一,它南起统一大道,经永平路跨越西宝高速公路,西咸大道、光明路、北至渭明东路,白马河西路设计全长2649.036米,白马河东路设计全长2648.582米(其中:白马河西路K0+720至K1+806.688、白马河东路K0+720至K1+805.830,K0+720至K1+806为白马河跨西宝高速立交工程)。
白马河路道采用城市道路四幅路型式,白马河路规划红线宽度78米,其中:中央绿化带20米,车行道2×12米,绿化带2×6米,非机动车道2×7米,人行道2×4米文景路西起位于沣西新城中部,是沣西新城的一条东西向主干道,道路西起规划渭东路,东至规划沣柳路,本次设计的文景路是规划文景路的西段,道路西起兴业路,东至白马河路,全长5478.54m,规划红线宽度80m规划渭东路,东至秦皇大道,全长3270米,道路全宽80米在桩号K1+674处与现状咸户路(沥青路面宽12—14m)相交;在桩号K2+750—K2+770段道路红线进入110KV变电站在桩号K3+740—K4+380段道路经过东张村,其中在桩号K3+995处与现状同德路(水泥路面、宽6-6.5m)相交在桩号K4+380—K5+280道路红线范围内为农田和菜地,其中在桩号K4+650处道路北侧红线150m处为现状同文路,实测红线宽度约为50m在桩号K5+280--工程终点道路红线范围内为八里村道路沿线路幅范围内分布有若干口水井二、安全重点监控项目由于线路较长,施工任务较重,基坑、基槽开挖深、流动性作业、露天、高处作业多,作业环境不良,作业中不安全因素多。
同时,建筑产品的单件性和类型多样性、施工生产过程的复杂性等,决定了施工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施工过程、工作环境呈多变状态这些都导致建筑施工生产危险性大,容易发生事故根据本项目的施工生产特点,以及通过对施工生产现场危害因素的识别,确定下列分部分项工程或作业部位、环节危险性大及容易发生事故:1、深基坑、沟槽的开挖;2、大型模板工程;3、跨线桥、大型支架工程;4、高处作业、起重吊装作业;5、临时用电为消除施工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防范事故发生,以及做好事故应急响应,减少事故损失,保障安全生产,针对事故易发部位、环节及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或事故提出以下安全控制措施和应急措施三、深基坑开挖施工1.安全控制措施1、基坑开挖应贯彻先设计后施工;先支撑后开挖;边施工边监测;边施工边治理的原则严禁坑边超载,严禁相邻基坑施工相互干扰等2、基坑开挖前,查明作业范围周边环境及荷载情况,包括地下各种管线分布及现状,道路距离及车辆载重情况,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类型以及地表水排泄情况等3、基坑顶面提前做好地面防、排水设施,如截水沟等;坑边1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不得停放机械; 基坑弃土不得堆在坑顶,可运至弃土场;弃土堆坡脚距坑顶边缘距离不得小于基坑开挖的深度。
4、当基坑地下水采用普通排水方法难以解决,可采用井点法降水,井点类型根据其土层的渗透系数,降水的深度及工程的特点进行确定5、开挖槽、坑、沟超过1.5米应采取支护措施或进行放坡;当基坑施工深度超过2m时,坑边应按照高处作业的要求设置临边防护,基坑四周要设置警示标志;超过2m深,作业人员上下应有专用梯道;基坑深度超过5m必须有专项支护设计和方案,且要按规定程序审批6、土方挖掘方法、挖掘顺序根据支护方案和降排水要求进行,当采用局部或全部放坡开挖时,放坡坡度应满足其稳定性要求7、挖掘自上而下进行,严禁先挖坡脚软土基坑无可靠措施时应分层均衡开挖,层高不宜超过1m土方每次开挖深度和挖掘顺序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8、当基坑开挖深度大于相邻建筑的基础深度时,应保持一定距离或采取边坡支撑加固措施,并进行沉降和移位观测9、当采用悬臂式结构支护时,基坑深度不宜大于6m基坑深度超过6m时,可选用单支点和多支点的支护结构地下水位低的地区和能保证降水施工时,也可采用土钉支护10、 支撑安装必须按设计位置进行,施工过程严禁随意变更 11、支撑的安装和拆除顺序与设计工况相符合,并与土方开挖和主体工程的施工顺序相配合分层开挖时,应先支撑后开挖;同层开挖时,应边开挖边支撑。
支撑拆除前,应采取换撑措施,防止边坡卸载过快12、 钢筋混凝土支撑其强度必须达设计要求(或达75%)后,方可开挖支撑面以下土方;钢结构支撑必须严格材料检验和保证节点的施工质量,严禁在负荷状态下进行焊接13、运用挡板支护时,每层开挖深度不宜超1.5m;喷射混凝土护壁前,应对坑口顶缘进行防护加固;混凝土围圈护壁应开挖一段,灌筑一段,顶层护壁口高出地面0.3m以上14、人工挖井(顶管工作井),提升钢丝绳、棕绳使用前必须经过检验,破损超标不得再使用使用电动提升装置必须装行程限位装置,提升支架结构必须牢固,使用前应经检查验收,吊装工具拴挂应牢固,孔内作业戴安全帽15、开挖井应从上自下逐层进行,挖一层土及时浇筑一节混凝土护壁距孔口顶周边1m搭设围栏,孔口周边2-3m范围内不得有堆土和其他堆积物16、在开挖过程中井内设置应急软爬梯;每班前检测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当井内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5%或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0m时,采用机械强制通风;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井下作业人员如发现有异味气体,须立即停止作业返回井上并报施工负责人进行处理17、井孔开挖完成后要按要求设置安全梯,严禁作业人员利用提升设备上下工作井内作业。
18、严禁酒后操作,不准在孔内吸烟和使用明火作业需要照明时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灯 凡在孔内抽水之后,必须先将抽水的专用电源切断,作业人员方可下桩孔作业严禁带电源操作,孔口配合孔内作业人员要密切注视孔内的情况,不得擅离岗位19、土方开挖过程中需遵循“随挖随撑,见底覆砼”的原则,每次挖土必须保证该段地下水位在挖土工作面以下1m,每层土方均开挖至支撑面标高,然后由人工开槽,安装支撑并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撑紧后,方可继续挖土20、在挖土过程中应根据支撑轴力监测数据,对支撑经常检查与复加轴力,以控制地下围护结构的侧向位移,减少地表沉降21、土方开挖过程中在整个基坑周围地面设置挡墙和集水沟,确保地面水不流入基坑21、现场要配备临时发电设备,确保在深基坑、沟槽开挖时地下水的降排不间断22、大型起重吊装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和进行设计计算,并按规定进行审批2.应急预案1、施工中如发现不能辨认的物品时,应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所在地有关部门处理,严禁随意敲击或玩弄2、基坑开挖时,当发现坑沿顶面出现裂缝、坑壁松塌或遇涌水涌砂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挖孔桩井下作业人员如发现有异味气体,须立即停止作业返回井上并报施工负责人进行处理。
3、当出现悬臂式支护结构过大,内倾变位情况,可采用坡顶卸载,桩后适当挖土或人工降水、坑内桩前堆筑砂石袋或增设撑、锚结构等方法处理4、当有内撑或锚杆支护的桩墙发生较大的内凸变位时,要在坡顶或桩墙后卸载,坑内停止挖土作业,适当增加内撑或锚杆,桩前堆筑砂石袋,严防锚杆失效或拔出5、当基坑发生整体或局部土体滑塌失稳时,应在有可能条件下降低土中水位和进行坡顶卸载,加强未滑塌区段的监测和保护,严防事故继续扩大6、如未设止水幕墙或止水墙漏水、流土,坑内降水开挖造成坑周边地面或路面下陷和周边建筑物倾斜、地下管线断裂等时,应立刻停止坑内降水和施工开挖,迅速用堵漏材料处理止水墙的渗漏,坑外新设置若干口回灌井,高水位回灌,抢救断裂或渗漏管线;或重新设置止水墙,对已倾斜建筑物进行纠倾扶正和加固,防止其继续恶化同时要加强对坑周地面和建筑物的观测,以便继续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坑外也可设回灌井、观察井,保护相邻建筑物7、如桩间距过大,发生流砂、流土,坑周地面开裂塌陷时,立即停止挖土,采取补桩、桩间加挡土板,利用桩后土体已形成的拱状断面,用水泥砂浆抹面(或挂铁丝网),有条件时可配合桩顶卸载、降水等措施8、如果设计安全储备不足,桩入土深度不够,发生桩墙内倾或踢脚失稳,应停止基坑开挖,在已开挖而尚未发生踢脚失稳段,在坑底桩前堆筑砂石袋或土料反压,同时对桩顶适当卸载,再根据失稳原因进行被动区土体加固(采用注浆、旋喷桩等),也可在原挡土桩内侧补打短桩。
9、如果基坑内外水位差较大,桩墙未进入不透水层或嵌固深度不足,坑内降水引起土体失稳,应停止基坑开挖、降水,必要时进行灌水反压或堆料反压管涌、流砂停止后,应通过桩后压浆、补桩、堵漏、被动区土体加固等措施加固处理10、如果基坑开挖后超固结土层反弹,或地下水浮力作用使基础底板上凸、开裂,甚至使整个箱基础上浮,工程桩随底板上拔而断裂以及柱子标高发生错位,应在基坑内或周边进行深层降水,由于土体失水固结,桩周产生负摩擦下拉力,迫使桩下沉,同时降低底板下的水浮力,并将抽出的地下水回灌箱基内,对箱基底反压使其回落,首层地面以上主体结构要继续施工加载,待建筑物全部稳定后再从箱基内抽水,处理开裂的底板后方可停止基坑降水11、在有较高地下水的场地,如果采用喷锚、土钉墙等护坡加固措施不力,基坑开挖后加固边坡有可能大量滑塌破坏,这时应停止基坑开挖,有条件时应进行坑外降水无条件坑外降水时,应重新设计、施工支护结构(包括止水墙),然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施工12、如果因基坑土方超挖引起支护结构破坏,应暂时停止施工,回填土或在桩前堆载,保持支护结构稳定,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处理13、在开挖过程中,如果护壁养护时间不够(未按规定时间拆模),或未按规定做支护,造成坍塌事故,由于坍塌时护壁可相互支撑,孔下人员有生还希望,应紧急向孔下送氧。
将钢套筒下到孔内,人员下去掏挖,大块的砼护壁用吊车吊上来,如塌孔较浅,可用挖掘机将塌孔四周挖开,为人工挖掘提供作业面14、如发生坍塌事故,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应立即报告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立即组织抢救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清理土方或杂物,如有人员被埋,应首先抢救人员,同时要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展扩大,要安排专人负责人监护现场(如边坡)状况,及时清理现场堆放的材料如有人全身被埋,在急救中应先清楚头部的土物,并迅速清除口、鼻内污物,保持其呼吸畅通对轻伤人员在现场进行可行的应急抢救,如采取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严重后果各应急小组人员各负其责,迅速进行抢险、抢救伤员、联系医院救护等工作,保证应急有序15、如发生施工井下中毒事故,井上人员不可轻易下井救人,要立即报告施工负责人;在组织抢救时,必须是在有防护设备或采取了有效通风的措施下,抢救人员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