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docx
26页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 2022年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 一、命题依据与原那么依据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依据教育部《关于根底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平凡中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看法》,依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初中毕业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有关文件;以初中学校运用的语文教材为参考;以落实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为依据,以造就学生听说读写实力为目的;以有利于初中学学问连接,有利于大语文观的树立为原那么,力争真实、全面、精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问与实力方面所到达的水平,多角度评估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毕业生的语文素养为中学阶段可持续性学习奠定根底,为中学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用供应依据二、考试要求、范围与题型类别 〔一〕学问积累及运用 能借助现代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订正地方音相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驾驭汉字的根本意义,并能在详细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能正确、端正、干净地书写常用汉字能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学问和文化常识能背 诵和敏捷运用优秀古代诗文80篇〔段〕以上。
能运用积累的语文根底学问解决实际问题本板块赋分25分左右5—8小题之间不设概念术语考试题型以客观题为主题干文字量为600字左右,答案文字量为300字左右;文字和图表不超过两个版面 1.拼音、汉字、标点符号 试题将音、字、词和标点符号置于详细的语言环境中,考察学生的根底学问和实力对教材中的音、字、词、标点符号进展迁移考察,通过课外的语言材料重点考察课内的学习内容 2.词语 考察学生词语的积累、驾驭以及运用的实力重点考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精确地运用词语的实力 3.语法 不考察概念术语,要求学生了解根本的语法学问,能修改常见的病句 4.文学常识 主要考察学生对初中学段必读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相关学问内容的了解考察范围包括《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中规定的必读的主要篇目的相关学问 5.古诗文背诵 考察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干脆填写上下句,全面考察 学生的积累水平;二是按要求进展理解性默写,与学生的思想相识水平相联系;三是开放性表达,考察学生平常文化积累与现实生活结合的实力留意幸免错别字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口语交际的要求是能依据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展沟通。
能耐性倾听,精确运用日常用语和平凡话,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晰、连贯、不偏离话题,并有必须的应对和交际实力 综合探究的要求是能综合运用语文学问与实力,发觉、探究问题,制定简洁的探究打算,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沟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能在语文综合探究活动中参加并合作依据占有的课内外资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本板块赋分10分左右4--6小题之间考察时拟将口语交际和综合探究融于一道大题加以全面考察以主观题为主,兼有客观题题干文字量不超过500字;答案文字量为150—200字1.口语交际重点考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运用礼貌用语和文明、和谐地利用口语语言交际的实力现阶段,主要考察学生在书面上运用口语交际语言的实力2.综合探究考察内容基于语文学科根底上的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学问,重点考察学生运用语文学问与实力解决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实力、语言表达实力、对材料的探究、整合实力和创新意识〔三〕阅读理解及分析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根本内容阅读现代语体文,能运用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语言材料,并有必须的速度能把握文章的根本意思,概括要点,理解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阅读中能够区分表达、描写、说明、争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其作用;能够体会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能借助根本的语法学问,判定语言表达的精确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并能阅读指定的名著 本板块赋分35分左右15小题左右兼有客观题、主观题板块题干文字量为4000字左右;答案文字量为600字左右文字和图表不超过四个版面1. 文言文阅读考察内容包括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外文言文比拟阅读〔课外文言文主要考察文言学问的迁移运用〕及古诗词赏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察:驾驭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正确翻译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而特别的句子把握文章及诗词的思想情感,对文段的思想内容和主要写法作简要分析考察驾驭文言文语段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并能够与现代社会生活相联系 2. 语体文阅读语体文阅读考察包括说明文、争论文、记叙文〔包括小说、散文〕三种文体的考察,重点考察学生对文段的综合理解实力,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缔造性理解详细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四〕写作能有意识地视察生活,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实体验能依据表达的须要,进展特性化的创新思维,进展审题、立意、选材的综合构思,并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支配写作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运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本板块赋分50分题目为二选一形式文字和图表题干材料不超过半个版面板块题干文字量不超过500字;作文文字量为600字以上 本版块主要考察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抒发真情实感的实力考察学生关怀社会现实的实力,注意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开展状况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酷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鼓舞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三、考试时间及分值 考试采纳闭卷笔答方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分值值为120分 附一:2022年《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古代诗文复习篇目 古代诗词1.关雎 2.蒹葭3.观沧海 4.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5.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赤壁 8.过零丁洋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山坡羊·潼关心古 1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2.饮酒13.行路难 1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6.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17.望岳 18春望 19.使至塞上 20.游山西村 21.次北固山下 22.钱塘湖春行 23.天净沙·秋思 24.雁门太守行25.观刈麦 2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7.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8.相见欢29.登飞来峰 30.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3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2. 夜雨寄北 33.泊秦淮 34.破阵子 二、文言文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鱼我所欲也 3.邹忌讽齐王纳谏 4.曹刿论战 5.桃花源记 6.出师表 7.马说 8.三峡 9.小石潭记 10.陋室铭 11.醉翁亭记 12.岳阳楼记 13.记承天寺夜游 14.爱莲说15.孙权劝学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17.陈太丘与友期 18.与朱元思书 19.《论语》十那么附二:2022年写作评价等级及赋分标准等级 内容 语言 构造 题意切合 语言流畅 A等 中心突出 构造严谨 用词精确 〔46-50分〕 内容充溢 层次清楚 表达生动 感情真挚 题意符合 语言通顺 B等 中心明确 构造完整 用词正确 〔41-45分〕 内容详细 层次清楚 表达明白 感情真实 题意根本符合 语言较通顺 C等 中心根本明确 有语病产生 〔31-40分〕 内容比拟详细 表达较清晰 感情比拟真实 语言大体通主题不太适宜 顺 段落可以划分 构造较完整 层次较清晰 D等 中心不太明确 语病产生较 〔21-30分〕 内容不够详细 多 条理不够清晰 感情不够真实 表达比拟含 糊 文不对题 语句不通 E等 辞不达意 构造混乱 用词不当 〔11-20分〕 内容空洞 层次不清 表达不清 感情匮乏 作文不符合写作要求。
如:内容透露考生F等 的学校、姓名等真实信息;文体超出要求;〔1-10分〕 字数不达要求;恶搞语文;等等 G等 题意违法、违纪、违道德;涉嫌抄袭;没〔0分〕 有文字;等等 要求卷面干净,格式清楚,文字正确、标准、工整两个错别字扣1分 2022年中考样题一、学问积累与运用〔第1—5题,共23分〕 1.阅读下段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雪,凝聚着造化最完备的神韵,带着大自然最纯最真的愿望,温柔飘逸地将自己奉献给蓝天和大地雪,这晶莹剔.透的花瓣,你亲吻过大地cāng〔 〕桑的脸蛋,摩挲过春花秋实后的棵棵大树屋顶上、瓦léng〔 〕间都有过她轻快的履痕,你使生命多了几分雅致,使世间少了几许粗陋,你.是冬的灵魂〔1〕给加点字注音〔2分〕剔透〔 〕 履痕〔 〕 ..〔2〕依据拼音补全词语〔2分〕cāng〔 〕桑 瓦léng〔 〕 〔3〕文段中有一处标点符号运用错误,请在文中用横线标出,并在下面改正 改为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2分〕 A.我们感谢他光临做客,惋惜他即将离去,两种情感都溢.于言表,这实在是一次完备的送别了。
... B.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不是危言耸听 .... C.宏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活灵活现 .... D.几十年来,作者屡次想把心里话向这位知心挚友倾诉,可是都失之交臂 .... 3.以下句中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 A.日本大地震震级高达里氏9.0级,是世界地震观测史上震级最高的地方 B.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中方对利比亚持续动乱引发的人道危机感到忧虑 C.城市绿化必需因地制宜,突出环境爱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开展理念 D.蔡志忠先生的新书《漫画金刚经》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深受读者欢送 4.古诗〔词〕文默写〔10分〕〔1〕 ,在水一方〔《诗经 · 蒹葭》〕 〔2〕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苏轼在《江城子 · 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比,渴望得到朝庭重用的一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春望》一诗中写战火不断、家书难求的诗句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