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语文教案——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doc
11页二年级语文教案——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感悟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难点: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编写诗句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运用实验、游戏、节目表演、自我介绍等形式朗读感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 1、如果你迷路了,会怎样想(板书:慌张,理解词语的意思 2、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学了之后,就是迷了路你也不会害怕 出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二、自学 1、学生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学习生字:针、忠、盏、稠 强调盏字的读音 用自己的方法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给生字扩词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写写 3、展示朗读 小组内读课文,想读哪段就读哪段 推荐小组组员,展示朗读,并说说推荐原因 全班交流正音)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指南针用横线划出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太阳北极星大树沟渠里的积雪 3、说话练习用句式:课文介绍了天然的指南针有......练习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四、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导、盏、慌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学习名言,自信地夸夸自己 2、师:这自信的声音比任何语言都来得美,相信同学们在课堂上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3、师:上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初读了课文,知道课文告诉我们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帮助我们辨别方向这天然的指南针分别是什么 随学生回答,课件演示 二、自读自悟 1、师:它们是怎样准确地指明方向的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轻声读课文2-5自然段,你在文中发现了什么用划一划 2、学生自读自悟 三、感悟体会 1、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自己的发现 随学生的回答教师点拨相关段落 如: 2、学习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说说自己的发现 课件演示: *做实验: 手电筒笔杆让学生用手势指出方向 *互动游戏: 谢老师迷了路,你们来当太阳,帮我指明方向 师边走边说:这是什么地方啊我迷路了,太阳公公(姐姐),太阳,请你给我指方向! 学生回答, 学生之间互动。
*质疑:这段话里有疑问吗 比如:太阳中午的时候为什么在南边(课件演示) 拓展:如果是早上的太阳,你能辨别方向吗(学习词语:旭日东升)傍晚的太阳呢(夕阳西下) 比如:太阳为什么是忠实的向导 理解向导忠实,因为太阳都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中午的时候在南边,按一定的轨迹运转,是可以信任的,可靠的,所以说是忠实的向导 拓展:我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我高兴时他会跟我分享快乐,我遇到困难他会伸出援助之手,可以把他称作忠实的() 新中国的卫士,不管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下雪,都保卫着祖国,可以称作忠实的() 你也能举几个例子吗 *朗读指导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第三节 *你有什么疑问 比如:怎样找到北极星(课件演示:) 为什么是指路灯(理解永远) *游戏互动: 师戴上星星头饰作北极星,走到教室的各个地方,学生用手势指出东、南、西、北 *儿歌; 老师这有一首儿歌的前半部分,你来找出后半部分 齐读儿歌, *朗读展示 用你的声音来展示北极星的乐于助人 4、教学第四自然段 *指名读 *大树自述指点方向的方法: 戴上树枝帽,上台把自己的方法介绍大家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问大树吗 比如:为什么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的北方教学词语:南稠北稀 5、教学第五自然段。
*齐读课文 *课文没给我们答案,谁来解决这个疑问 理解:沟渠课件演示 *把北南代进课文读一读 6、小结:刚才我们在很多游戏当中,明白了天然指南针是怎样准确给我们指点方向的,老师出了道题向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自由练,同桌互说,指名说,齐读 7、朗读比赛 今天喜欢怎样比赛 *自由准备 *朗读挑战赛 四、拓展升华 1、课文的最后一段告诉我们还有很多天然指南针,你还知道哪些 2、师: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多看书多请教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五、实践活动 编写诗句 自评: 这是一篇科学性、知识性非常强的文章,处理的不好很容易上成常识课,变得枯燥乏味,甚至死板如何让孩子觉得大自然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是那么神秘、那么有趣......于是在自己对课改新大纲感悟和认识上,具体体现以下几点: 1、情感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习,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
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因此,我在课前先让学生学习自信的名言,教师充满激情,饱满真挚的情感去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评价,重视发挥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品味如:教师的语言富有激情,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特别是重视学生的人格感化,像自信地夸夸自己、机会属于自信的小朋友、真是一个爱学习爱积累的小朋友、团结的力量就是比个人的力量大啊、请没有发过言的同学一起来读一读等等使学生始终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学习和思考一句话,让语文焕发生命活力 2、交际口语交际是新课标下新增设的板块,交际是新世纪人们生存与发展的本领,语文的性质之一就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可见交际性要处处体现在语文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渠道之中,不一定专门设置交际课所以这堂课里首先做到教师和学生语言的融合,教师的语言是谈话式的,不是问答式的,不是生硬的,是亲切的师生无拘无束,平等的对话其次创设各种情境进行交际,如:教学第二段时,教师扮演迷路的小孩,学生当太阳指点方向;又如:教学第三段,让学生当北极星考一考学生怎样辨别方向;再如教学第四自然段,让学生演大树,自我介绍大树指点方向的方法。
把枯燥的科学性知识,以往的语言,本课学习的语言,加以运用和创造,这正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3、感悟新大纲提出:语文学习要注意语言的感悟悟从左边看是思考的我,从右边看是我的思考感悟的过程正是理解和发现的过程教师要适当的搀扶和点化,让孩子感一定有个过程,悟一定有个过程因此感悟不是告诉,而是激励、唤醒、刺激、探究、体验首先从整体上感悟,让学生自读自悟、圈圈划划其次根据低年级的学生特点,采用演示、表演节目、口语交际、朗读、比较,即看、读、听、想、演等手段让孩子感悟词语、句子、意境......也许给了孩子感悟这个支点,孩子就能撬起语文这个地球 4、拓展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在本课中我非常重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视通过钻研、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如:教学太阳指点方向时,通过当太阳帮迷路的小孩指点方向的游戏中,巧妙地把太阳在早上、傍晚的所指方向蕴含其中,并积累词语旭日东升夕阳西下;再如对忠实这一词语的理解,在让学生理解太阳为什么是个忠实的向导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值得自己信任、可靠的人和事,使语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又如:第三自然段的难点是如何在黑夜里找到北极星,利用课件形象演示后,让学生找找儿歌的后半部分,巧妙的把找北极星的方法集于易读易记孩子喜闻乐见的儿歌中;如教学第五自然段,通过实验学生知道沟渠里的雪哪边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后。
让学生改写这节诗句,实现了读写迁移;如在教学完四种天然指南针后,把它们是怎样准确指点方向归纳为我会填,让学生自由说、开火车说、没有发过言的站起来说,全面参与,大面积练在最后,我提出了你还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针,不仅是拓展学生的思维,更是引导学生更开放地学习语文,并培养学生学会课外搜集资料的兴趣,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 5、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思考,会提问题,于无疑处见有疑,这就是培养学生探究性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比如在第二段的教学时,当学生回答自己的发现时,一位学生说自己通过读知道了太阳中午的时候在南边,树的影子正指向北方此时,我联系以前的课文《动手做做看》,引导学生向书本挑战,让学生怀着太阳在南边的时候,树的影子真的指向北方吗这样的疑问,再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确实如此,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每段的教学中都能让学生提提问题,然后围绕问题展开思考讨论,使学生主动去获取和处理信息,教师适当点拨这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而且为学生今后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改进: 1、有些紧张,放得不开,作为老教师参加比赛反倒没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感觉压力很大,或许是太注重结果的缘故,我想自己在以后更多的关口中,都应该淡然处之,坦然面对,这样才更能发挥展示课堂的机智。
2、在努力想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中自己的语言还是有些急躁。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