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洛克菲勒基金会-基金会介绍.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1346696
  • 上传时间:2018-05-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3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洛克菲勒基金会-基金会介绍 摘要: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1913 年在纽约注册 2000 年资产 33 亿美元目洛克菲勒基金会,1913 年由约翰·D·洛克菲勒创立,是美国最早的私人基金会,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少数基金会之一它通过资助各种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对美国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进行广泛的研究,予政府决策以重大影响目录 1 基金会介绍 2 主要活动 3 医疗卫生 4 农业改良 5 人文社科 6 种族问题 7 机会平等 8 中国合作 洛克菲勒基金会-基金会介绍 洛克菲勒基金会 洛克菲勒基金会最初设立于 1904 年,当时叫作公共教育基金表面看来是对公共教育基金作为补充的叫作洛克菲勒基金会的组织,成立于 1910 年,通过长期的欺骗和洛克菲勒大量钱财的投入,它终于使得纽约立法机关于 1913 年 5 月 14 日对其颁发了特许令后来,于 1928 年与劳拉·培尔曼·洛克菲勒纪念基金合并,再加上老洛克菲勒新的捐赠,到 1951 年资金达到 3 亿多美元,2000 年超过 33亿美元创办资金是一亿美元,小约翰·戴维斯·洛克菲勒担任第一代会长,现在由家族第五代成员主持。

      仍坚持最初的捐赠传统,关注点始终是教育、健康、民权、城市和农村的扶贫其捐赠时间跨度之长、规模之大和成就之广泛和显著,可以当之无愧地执美国及至全世界慈善事业之牛耳 洛克菲勒基金会-主要活动 有在国际项目上,征服饥饿、控制人口、促进健康、解决国际冲突、改进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在美国国内项目上,维护环境质量、发展文化事业,尤其是在戏剧、文学和音乐领域,以及增进机会均等基金会的资金和政策由一个独立的不拿薪水的理事(评议员)控制,负责向大学、研究机构和其他合格机构提供资助基金会也从事自己的研究,但仅限于农业和病毒学资助不对个人,也不能用于地方组织的建立和运行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最初宗旨只有一句话:“促进全人类的安康”,之后随着社会的变迁,措辞上有些变动——促进“知识的获得和传播、预防和缓解痛苦、促进一切使人类进步的因素,以此来造福美国和各国人民,推进文明”,如上,其基本精神仍然以此为核心洛克菲勒基金会-医疗卫生 小约翰·洛克菲勒老洛克菲勒本人相信健康为人类福利之本,发展医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弗雷德里克·盖茨更是一个医学迷,所以洛克菲勒早期几乎全部工作都在这方面,在教育方面的特色也是发展和改善医学教育。

      在基金会成立之前,洛克菲勒已经有一个卫生委员会,进行钩虫病防治工作1913 年注册之后第一个重要行动就是在基金会之下建立国际卫生部,把这一委员会合并进来顾名思义,从一开始,洛克菲勒的意图就是把此项工作国际化第一项任务就是把它发起的防治钩虫病和公共卫生的工作向全世界推广 1917 年,洛克菲勒任董事长,会长为文森特在他任期的十年内基金会的工作有很大成绩,其中国际卫生部是最大的重点防治钩虫病的工作遍及六大洲 62 个国家,以后又发展到疟疾、伤寒的防治,取得相当大的成绩与此同时,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建立常设公共卫生机构,从事更加广泛的公共卫生工作相应地,又在美国和世界各国培训公共卫生医务人员 另一项工作是提高医学水平卡耐基基金会资助了一项旨在改进美国医学教育的调查,产生了有名的弗莱克斯纳报告,与欧洲先进国家相比较,全面指出美国的弱点一战结束后,洛克菲勒基金会在这项报告的基础上与先此成立的“教育总会”合作,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展开改进医学教学和建立高水平的医学院的努力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是这一努力成功的标志,代表了当时美国最高的医学教育水平在国外包括英、法、比、加拿大以及拉美、中东和东南亚一些地区。

      从 1917 年至 1928 年,基金会在欧、美、加为此项工作共付出 4000 万美元,还有 1000 万美元 用于美国中等医校和公共卫生众所周知,在中国建立的著名的协和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就是洛克菲勒基金会这一时期在海外头等重要的项目,也是洛氏的得意杰作之一1929 年接任的会长为前芝加哥大学校长、数学物理学家梅森此后,陆续成立了医学科学部(前身为医学教育部)、自然科学部、社会科学部和艺术人文部等基金会资助的项目仍然以医学科学为主,逐步扩大到其他领域洛克菲勒基金会支持的单项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不计其数,一般说来都带有开创性1928 年英国人弗莱明在发明青霉素的研究过程中也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这些成果把美国和世界的医疗水平向前推进一大步1932 年,基金会还首先进行工业医疗(即职业病)和精神病的研究,这些学科在当时还刚刚起步洛克菲勒医学院成立之初的短短几年中就在流行性脑膜炎、小儿麻痹、黄热病和梅毒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1937 年,国际卫生部宣布成功地分离出黄热病的疫苗(在二战中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其实验室中制作出 3400 万份此类疫苗无偿献给政府以供军队使用)1939 年巴西流行某种特殊的疟疾,不久即在基金会帮助下得到控制。

      1940 年的重大成绩是缓解了在全世界流行的伤寒病其他如遗传学、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以及研究仪器的改进和发明如探测镜、X光分解仪等都是在基金会支持下取得突破性成果洛克菲勒基金会对科学,特别是医学和农学的重视始终一贯,并将这方面的科研与在世界各地的扶贫工作结合起来 早期医疗卫生方面骄人的成绩使国际卫生部一度成为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中心而受到其他部门的诟病,认为洛克菲勒为医学科学家所掌握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工作随着形势的变化和人事变动,工作重点逐渐转移,但是医疗卫生始终是其关注点之一洛克菲勒基金会所创立的国际卫生部的模式及其工作项目带有榜样性质1948 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成立,逐步接管原来洛克菲勒基金会所从事的工作领域;1950年,美国政府成立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卫生研究所,其资助科研的领域和工作方式也是沿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模式,甚至接过其项目 1951 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国际卫生部关闭,其著名的病毒研究所和人员转到耶鲁大学在这以后,基金会通过资助世界卫生组织来实现其原来的目标,直到世纪末仍然如此,基金会称之为“洛克菲勒—世界卫生组织互补战 略”多年来,基金会对世界卫生组织的计划生育、疫苗接种、避孕药的研究和热带病防治等都有所捐助。

      1997 年世界卫生组织新主任布伦德兰上任,基金会宣布出资 250 万美元建立一项全球卫生领导基金,供主任在全世界遴选各个学科的 10 名专家,任期 1 至2 年;这一基金也用于“争取全球健康平等”此项目致力于缩小发达与不发达国家的健康水平和平均寿命之间的差距,也包括缩小发达国家一国之内贫富人群之间的健康差距该项目主要从三方面着手:(1) 协助贫困国家建立和改进卫生体制,加强利用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加强宣传教育,引起公众对与健康有关的新问题的关注和政府的承诺,如环境、吸烟、艾滋病、抗药性结核病等;(3) 加强对贫困人口多发病(如疟疾、结核等)的药物研究和开发,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以补救药物价格昂贵造成的困难 洛克菲勒基金会-农业改良 饥馑问题一向是一切慈善和公益事业首要关注的问题洛克菲勒基金会认为要根治饥馑关键在于改良农业,使粮食大幅度增产继医药卫生之后,农业改良也一直是洛氏基金会长期的重点在基金会成立之前,“教育总会”曾在美国南方黑人较多的贫困农村进行过玉米品种改良和农业体制改良相结合的工作,取得很好效果基金会成立后,这项工作主要在第三世界开展,其做法是资助有关国家的农业改良技术研究并创建将新成果推广的机制和方法。

      基金会特别注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和已有的经验,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几十年来这个领域相对投资较小而成绩较为显著 据说这一项目最早的启发来自 1941 年会长福斯迪克与当时的美国副总统华莱士的一次谈话华莱士从墨西哥访问回来后告诉福斯迪克,如果墨西哥的玉米和大豆单位面积产量能提高 10%,当地人民的生活就可以大大改善之后,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董事会讨论了华莱士的提法,决定派出三名专家到墨西哥考察——一名植物病理学家、一名遗传和玉米专家、一名土壤学家,分别来自明尼苏达、哈佛和康乃尔大学他们在墨西哥旅行了 5000 英里,经过广泛考察,提出一项被认为具有经典意义的报告报告不但提出了科学技术方案,而且特别强调,不能单纯给予资助,必须积极参与规划和对援助的使用,包括现场指导,结合当地具体条件建立有效机制1942 年,墨西哥农业部正式邀请洛克菲勒基金会进行改良农业的合作1943 年,双方签订意向书:墨西哥政府提供土地、劳力、部分实验房屋和培训费用,基金会负担大部分运作的费用并在墨西哥城建立一个工作班子,由美国植物病理学家哈拉尔领导,其余成员皆由墨政府委派这是一项长期的合作,最高峰时有 18 名美国专家和 100 名墨西哥人同时工作。

      到 60 年代中期,20 年中在这一班子中实习过的墨西哥人达 700 人,其中有 100 多人被选拔到美国学习并获硕士学位60 年代以后即由培养 出来的墨西哥专家领导哈拉尔博士带领的班子坚持实地考察、示范和因地制宜的工作方法,也采用行之有效的土办法经过多年的研究、实验和推广,在玉米和小麦的土壤和品种改良方面成绩斐然墨西哥原来 50%的小麦依靠进口,玉米也不能完全自给在此项实验的 18 年中,墨西哥人口增长了 60%,小麦和玉米却达到了自给,基本不需要进口根据联合国 1963 年公布的数字,墨西哥在过去 10 年中农业总的年增产量平均达 7%,这是与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大规模长期援助分不开的这一经验的另一可贵之处是培养了能够适应发展中国家各种艰苦条件的专家 基金会与墨西哥合作的成果之一是建立了推广的机制,例如在 墨西哥培养的专家到哥伦比亚开展工作,在哥伦比亚培养的人才又到智利从事同样的项目,形成一种链条在资金方面,基金会给予必要的资助,但是更重要的是促使当地政府重视这项工作,使当地政府越尝到好处,越愿意多投入,同时改革其农业管理机制继拉美国家之后,或同时,这种合作又推向中东、南亚和非洲当然由于国情不同,成功的程度也不同。

      其中比较著名的成功例子是印度的“绿色革命”基金会在印度的工作始自 1956 年,先派出 12 名专家1958 年,资助新德里的印度农业研究院成立研究生院,并派出顾问和访问教授从一开始,此项工作即是基金会与印度中央和各省政府、各地新成立的农业大学以及印度农业研究委员会的合作项目,基本上沿用墨西哥的政府划拨土地的模式在印度全国各地不但建立农业学校而且建立了无数实验田60 年代在大面积推广哥伦比亚的良种玉米方面取得大幅度增产的成绩1970 年原来曾为基金会派往墨西哥的农业科学家诺曼?博洛格(Norman Borlaug)因在印度进行水稻杂交成功而获诺贝尔奖当时有人提出应把这项奖给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集体 洛克菲勒基金会另一项重要的成绩是 1959 年与福特基金会协议合作在菲律宾建立世界稻米研究所,包括生产、分配和成果利用菲律宾政府拨给土地,福特为建筑出资 700 万美元,洛克菲勒提供技术指导、行政管理和运作费用,每年约 50 万美元这一研究所规模巨大、设备齐全,还有 200 英亩水灌试验田,于 1962 年正式开业董事会有 6 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分别来自泰国、日本、印度、菲律宾、美国和中国台湾。

      主持实验的是一名印度专家,多数工作人员来自东南亚盛产稻米的国家和地区现已收集世界 70 余国 6000 多种稻谷进行实验,从中选出良种,加以处理冷藏,分门别类,标明特性,供世界各国交换以后按此模式扩大到其他国家现在全世界共有 16 个国际农业中心 1963 年在基金会成立 50 周年的时候,确定了新的五大优先问题:征服饥馑、控制世界人口、有选择地加强发展中国家的某些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协助文化发展以及争取全体美国公民机会平等除最后一项外,对象都是发展中国家90 年代,它大力资助的项目有:临床流行病研究、农林技术研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