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铃薯品比试验总结】马铃薯种植个人总结.doc
4页【马铃薯品比试验总结】马铃薯种植个人总结 1 试验目的 近年来马铃薯产业已成为促进正宁县农夫增收和农村经济进展的支柱产业,进展势头强劲为解决正宁县马铃薯品种退化,产品品质、效益低下等问题,在近两年试验、示范的根底上,2023年从平凉、定西等地新引进青薯168、元红、大白花等6个品种,以克星6号为对比,进展了品比试验通过对参试品种的抗逆性、丰产性、适应性、块茎品质和经济效益等性状的比拟,客观评价其特征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正宁县马铃薯种植品种供应依据 2 参试品种 陇薯3号、庄薯3号、青薯168、元红、大西洋、大白花和克星6号共7个品种,以克星6号为对比 3 试验设计 本试验实行随机区组排列,7个品种,二次重复,共14个小区,小区面积81 m23月18日起垄覆膜(黑色除草地膜),4月11日播种种植规格为单垄双行,行距55 cm,株距35 cm,留苗51 000株/hm2 4 试验地点自然条件 试验地设在西坡乡宋畔村五组张文录承包地,经度108.40848°,纬度35.4971°,海拔1 339.49 m,>10 ℃的有效积温3 433.6 ℃,常年降雨量607 mm,无霜期180 d,土壤类型为复盖黑垆土,前茬作物玉米,肥力中等,无建筑、林木等遮阴。
5 治理措施 播前施农家肥30 000 kg/hm2,普钙75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起垄前施3 %呋喃丹颗粒剂30 kg/hm2防地下害虫苗齐后深中耕垄间8~10 cm,花后浅中耕4~5 cm各一次,以保持土壤疏松保墒,增温除草花后喷0.3 %的磷酸钾一次,喷膨大素一次,7月下旬用甲霜灵锰锌喷防晚疫病一次全部治理措施都在同一天内完成,以掌握试验误差,生育期主要气象资料(见表1) 6 试验结果分析 6.1 生育期比拟 参试品种在生育期时期的差距较大(见表2),其中庄薯3号的生育期154 d最长,陇薯3号的149 d与对比克星6号的152 d相差不大,属于晚熟品种青薯168、元红、大白花全生育期分别为139 d,137 d和131 d,为中晚熟品种大西洋生育期为116 d,比对比早熟36 d,为中熟品种 6.2 主要生理经济性状比拟 从表3可以看出,陇薯3号平均单株块茎5.8个,平均单株块茎重0.78 kg,是参试品种中最高的薯块大,高抗晚疫病,田间长势好,但因后期多雨,地上茎有徒长,块茎有二次生长现象庄薯3号平均单株块茎数8.6个,为参试品种中最多的,平均单株块茎重0.76 kg,仅次于陇薯3号,块茎二次生长率高,小薯多,块茎大小整齐度低,商品率较低,抗晚疫病,田间长势好。
大西洋平均单株块茎3.1个,平均单株块茎重仅0.51 kg,是参试品种中最低的,田间长势表现最差、早衰、高感晚疫病,植株低矮,过早枯死大白花平均单株块茎数5.8个,平均单株块茎重0.56 kg,仅高于大西洋0.05 kg,中抗晚疫病,田间长势较差,青薯168和元红各生理、经济性状介于以上4个品种之间 6.3 产量表现 由表4可见,陇薯3号、庄薯3号分别比对比增产10 200 kg/hm2和9 180 kg/hm2,增产率达34.5 %和31.0%,大西洋、大白花分别比对比减产3 570 kg/hm2和1 020 kg/hm2,减产率达12.1 %和3.4 %,元红、青薯168分别比对比增产8 160 kg/hm2和3 060 kg/hm2,增产率为27.5 %和10.3 % 6.4 方差分析 F=48.90 802≥F0.01,品种间差异极显著 由方差分析可得出处理间F(48.90 802)≥F0.01(3.86 597),说明本试验方案设计合理,试验操作标准,获得数据能够反映出试验讨论的真实性(见表5) 7 小结 综上所述,陇薯3号、庄薯3号均在37 500 kg/hm2以上,比对比增产均在9 000 kg/hm2以上,虽然在2023年后期多阴雨的特别气象条件下,块茎有二次生长和裂薯现象,对商品薯有肯定影响,但其高产、抗病,比拟效益高等优点突出,可以大面积推广;大西洋、大白花产量低,长势差,没有推广价值,应予淘汰;元红、青薯168均比对比增产10 %以上,其他生理、经济性状较好,可以搭配种植。
(责任编辑 袁宗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