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5单元主题阅读(知识梳理+精选阅读)五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水***
  • 文档编号:357534715
  • 上传时间:2023-08-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6.27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知识点: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为主题编排的选编了《太阳》和《松鼠》两篇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行知、功能,或阐明事理阅读说明文,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培养我们观察事物、探索世界的兴趣《太阳》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让我们懂得了太阳的重要性,激发了我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松鼠》以生动传神的描写及准确而简练的说明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形、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动,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习作例文”展示了两篇说明文,《鲸》介绍了关于鲸的一些知识,《风向袋的制作》介绍了风向袋制作的过程旨在进一步让学生熟悉说明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介绍事物习作”的主题是“介绍一种事物”,要求学生介绍一种事物,可以选择课本提供的题目,也可以自拟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合理运用在课文中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作说明文本单元的重点是:(1)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突出事物的特点本单元的两篇文章都是说明文,在说明事物的时候都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

      如《太阳》这篇文章,就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特点;《松鼠》这篇文章,通过描述性的语言介绍松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2)通过理解重点句子来把握说明方法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 ②分类别 ③列数字 ④作比较  ⑤下定义⑥打比方 ⑦画图表 ⑧作诠释 ⑨引用 ⑩形象描述说明文常规考题和答题方法◇请问文中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答题方法:①举例子: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真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②分类别: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③列数字: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④作比较: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和××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⑤下定义: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用简明科学的语言概括/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通俗易懂⑥打比方: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运用画图表的说明方法,读者一目了然,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⑧作诠释: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⑨摹状貌: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注意:①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更通俗易懂①两个以上的说明方法作用要分开说,不能一起说阅读知识点点睛◇把文章第一自然段中的“……”去掉行不行?为什么?◎答题方法:不能因为“……”的本意是xx,这句话的意思是xx,如果去掉了,就变成了xx,去掉后显得过于绝对,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谨性   ◇这篇文章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对象特点的? ◎答题方法:把话说清楚,回答清“什么怎么样”一般都从这段的中心句、段首、段尾找特点,一定要说清什么特点   ◇某一句话是什么句?起到了什么作用?◎答题方法:(1) 在中间段落这样的句子一般都是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 在开篇段落,这样的句子一般都是总领全文、引出下文3)在最后的自然段中,这样的句子一般都是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文章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答题方法:写作顺序一般有总分、先概括后具体、从不同方面组织材料等等,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判定是什么顺序◇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以下句子对错。

       ◎答题方法:逐字逐句和原文对照,不放过每一处细节要看完整句,同时也要通篇理解意思也要清楚辨认这个词和原文中的词意思相同还是不同一、阅读植物“说脏话”当你漫步于一片森林中,深吸一口气,就可以闻到植物的“语言”没错,植物的“语言”是带有挥发性的化学物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花香、草香等,比如β-蒎烯,这是一种闻起来很清新,有松树味道的物质,大量存在于针叶植物(如松树、杉树)和菊科植物中科学家将植物所释放的化学物质视作它们的“语言”,当一株植物释放挥发性化学物质时,那是它在“说话”,而其他接收到这些化学物质的植物则是在“倾听”,并会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做出相应的反应它们的“语言”主要用于群体内的相互交流,如在受到昆虫攻击时发出警报例如,一棵西红柿植株在受到切根虫的猛烈攻击时,它就会向空气中释放出一种特殊的挥发性物质,告诉同伴们“敌袭!敌袭”,“听到”警报的附近的西红柿们就会释放糖苷,合成对害虫有毒的核苷生物碱,防止害虫对西红柿的进一步伤害植物的“语言”不仅用于内部交流,还可以用于“外交”授粉者可以“听”得懂植物的“语言”,根据花香,它们能够判断出哪一朵花需要传粉了另外,关键时刻,植物的“语言”还能够搬救兵。

      当大豆植株受到蚜虫的攻击时,它们会释放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大喊:“救命!救命!” 援军——瓢虫听到后,便立即赶来,拯救大豆于水火之中然而,目前植物的“语言”正遭受威胁,空气污染干扰了它们的“语言”,植物开始“说脏话”了授粉者不喜欢“说脏话”的植物东芬兰大学的生态学家把大黄蜂放在一个小室里,里面放着模仿黑芥制成的纸花他们分别收集了生长于干净环境下和污染环境下的黑芥植株所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并注入小室中当注入的是干净环境下黑芥释放的物质时,大黄蜂能迅速反应,快速地找到纸花而注入污染环境下产生的物质时,大黄蜂是迷茫的,它们漫无目的,到处乱窜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被污染的大气中含有臭氧和氮氧化物,这些皆能与植物所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反应,破坏了原来的气味比如柠檬烯,与臭氧反应后会生成大约1200种不同的物质,这让授粉者如何能“听懂”?并且,这种反应的进行是迅速的英国雷丁大学生态学家用不同花朵释放的8种物质与柴油机废气反应,他们发现,在一分钟内,这8种物质与柴油机废气会迅速发生反应,这个速度是惊人的这样快速被污染的“语言”不仅为授粉者所不喜,远处的同伴们也无法接收到了,这导致污染环境下的“语言”的传播距离比洁净环境下传播的距离要近得多。

      研究人员用计算机模拟了不同时期植物“语言”的传播范围,结果发现,曾经在洁净空气中能够传播几千米的“语言”,如今只能够传播二百多米如果说曾经的植物交流是在唱山歌,现在就只是和邻居窃窃私语了1.下列对植物的“语言”的描述与文本相符的是(  )A.带有挥发性的化学气体就是植物的“语言”B.植物的“语言”只用于群体内的相互交流C.植物的“语言”是通常所说的花香、草香等D.植物的“语言”只存在于针叶植物(如松树、杉树)和菊科植物中2.“植物的‘语言’不仅用于内部交流,还可以用于‘外交’这句话的作用是(  )A.引出下文 B.总结上文C.承上启下 D.照应上文3.下列属于说明植物的“语言”可以“外交”的一项是(  )A.如在受到昆虫攻击时发出警报B.授粉者可以“听”得懂植物的“语言”C.“听到”警报的附近的西红柿们就会释放糖苷D.当一株植物释放挥发性化学物质时,那是它在“说话”4.下列信息与文本不相符的一项是(  )A.授粉者不喜欢“说脏话”的植物B.空气污染干扰了它们的“语言”,植物开始“说脏话”了C.被污染的大气中含有臭氧和氮氧化物,破坏了原来的气味D.污染环境下的“语言”的传播距离比洁净环境下传播的距离要远得多。

      5.“如果说曾经的植物交流是在唱山歌,现在就只是和邻居窃窃私语了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 6.“因为被污染的大气中含有臭氧和氮氧化物,这些皆能与植物所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反应,破坏了原来的气味句子中的“皆”字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答案】1.C    2.C    3.B    4.D    5.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在被污染的环境中,植物“语言”的传播距离大大缩短。

          6.“皆”是“都,全部”的意思,突出说明大气中含有的臭氧和氮氧化物都能与植物所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发生反应,对植物“语言”的伤害很大二、课外阅读空中霸王”的克星①蓝天下,张开一对大翅膀,飘然翱翔的老秃鹰;高山顶上,兀立自若的大兀鹰,都是鸟中“霸王”这些鹰在空中见什么逮什么吃,十拿十稳在地上,飞禽走兽,甚至连人也是它们啄食的对象它们的体格庞大威武,其他鸟见了,生怕躲不及!可是,这些“空中霸王”却有一个头号克星它,就是鸟类中体型最细小的蜂鸟②蜂鸟的身体娇小玲珑,和人的大拇指差不多,有的甚至比黄蜂还要小蜂鸟的羽毛非常细,羽色极其艳丽,在阳光的照射下显现出不同的色彩③别看蜂鸟身材细小,但性格凶悍好斗它们不但不惧怕庞然大物——鹰,而且还会主动发起闪电式的攻击鹰受到突如其来的袭击,还真无法招架蜂鸟在空中与鹰厮杀,就像大小飞机之间进行的“空战”它们用像刺刀一样的嘴向鹰的翅膀和躯干刺去由于蜂鸟体形细小,因而行动快速敏捷鹰被蜂鸟刺中后,还来不及还击,蜂鸟已快速飞开,又从别的方向发起了进攻经过多次“交战”,鹰感到自己不是蜂鸟的“对手”,被迫大败而逃④蜂鸟身体虽小,但是肌肉非常结实它可以向前飞,也可以倒退飞,甚至还可以在空中翻滚盘旋,像歼击机一样灵活。

      当鹰逃走时,蜂鸟还能全力追赶,继续“战斗”,直刺得鹰遍体鳞伤,跌落下地⑤蜂鸟为什么追得上鹰呢?因为蜂鸟的双翼每秒钟可拍动75次之多,连续飞行几百千米是常事一只鹰若被蜂鸟盯住,就绝不可能轻易溜走由此看来,蜂鸟还真是“空中霸王”的克星7.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十拿十稳: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3 特岗动物招聘会》精品教案.doc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2 参观动物园》精品教案.doc 湘美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我为集体做贡献》精品教案.doc 湘美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看医生》精品教案.doc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走近科学家》(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童年生活美术作品欣赏》每课精品教案汇编(含三个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童真时光》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 童年艺趣》精品教案.doc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3 茶叶能溶解吗》精品教案.doc 湘美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快乐的班集体》每课精品教案汇编(含四个精品教案).doc 湘美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生活》每课精品教案汇编(含五个精品教案).doc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生活》每节课精品教案汇编(含三个精品教案).doc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我们都是热心人》(教学设计).docx 《奇妙的想象》习作训练题.doc 湘美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 可爱的我们》精品教案.doc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学科学 爱科学》每课(教学设计)汇编(含三个教学设计).docx 湘美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快乐的班集体》大单元教学设计.doc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同学相伴》(教学设计).docx 湘美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老师 您好》精品教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