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课件-第一章-产业区位.ppt

34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88373520
  • 上传时间:2019-04-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08.50KB
  • / 3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产业区位:理论上的企业选址,思考: 1是什么决定了某个特定区域投资的资本水平和资本类别? 2为什么这个企业是在这里选址而不是在其他的地方? 3为什么这个区域会有这样的投资水平和投资类型?,三种经典的产业区位选择模型,韦伯模型(Weber model) 摩西模型(Moses model) 霍特林模型(Hotelling model),1.1 韦伯模型,19世纪德国数学家龙哈德(Laundhart, 1885)提出用区位分析方法去研究工业企业的选址,即把企业看做是空间的一个点和一个独立的机构,去研究如何选址以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后来由韦伯完善了该种分析方法并建立了韦伯模型,1.1 韦伯模型,假设前提: 1.企业消耗两种投入品去生产第三种产品 2.两种投入要素存在固定的比率关系且不可替代 3.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4.生产要素的价格不随空间变化,影响企业利润变化的唯一问题就是投入品和产出品的运输费用,韦伯区位生产模型图,,,,,,,m3,m1,m1,d3,d1,d2,,m1,m2:企业消耗的原材料投入品1和2的重量 m3:企业生产的产出品3的重量 p1,p2:生产点上投入品1和2每吨的价格 P3::企业的生产品3在市场上每吨的价格 M1,M2:投入品1和2的产地 M3:产出品3的销售地 t1,t2,t3 :为运输相应每吨投入品和产出品的费用 K:企业的区位,k,生产函数 m3=ƒ(k1m1,k2m2),图1.1,假定所有投入品和产出品德价格都由外因决定,而且生产要素的价格不随空间而变化,那么导致不同地方利润率变化的唯一问题就是从特定的投入源地点到产出物市场销售点的距离,即利润率的变化仅受运输费用影响。

      如果每单位产出品的价格p是固定的,那么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确保运输成本最小的条件就是:,1.2.1投入运输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假设图1.1代表某企业投入钢铁和橡胶来生产汽车不妨设投入品1位钢铁,投入品2为橡胶,产出品3为汽车如果该企业用1吨钢铁和1吨橡胶生产重2吨的汽车,橡胶的固定运输费率t2是钢铁的运输费率t1的2倍(因为橡胶的密度比钢铁小,相同重量的橡胶比钢铁的体积大,而运输费率通常是根据产品体积来收取的),那么企业的位置将比较靠近橡胶产地1.2.1 投入运输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M1,M2,M3,B,A,d1b,d1a,d2b,d3b,d3a,d2a,当产品的运输成本为零且两个相互竞争的企业有不同的生产函数时,使用橡胶生产密集型的企业A的位置会相对靠近M2,使用钢铁生产密集型的企业B的位置会相对靠近M1这样会使得各自的运输费用最低图1.2,1.2.2 产出运输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在考虑产出品的运输费用时,企业的选址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A,d1b,B,d1a,d2b,d2a,d3a,d3b,假设企业A在生产过程中丢弃的投入大于B,即企业A的产品的重量或体积比B小,则企业A能向更远的市场销售产品,企业B则必须相应的靠近销售市场,也就是说企业B会比企业A更以市场为导向,1.2.3 不同的要素价格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之前的分析,都是基于所有区域的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价格相等的假设之上的,而事实上,各区域要素价格迥异,区位优势处于相对劣势的地区只能通过降低要素价格的方式达到招商引进企业的目的。

      那么要素价格差异达到多大才会导致企业重新选址呢?,d,c,u,v,m,e,$15,$25,$40,f,,,,,,,K*,M1,M2,M3,,临界等运费分析,以K*为中心做等高线,考虑要素价格差为多大时,才会使企业重新选址,如上图所示,假如企业在等运费线为25美元的位置带来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价格为20美元时,对企业来说是不划算的,搬迁带来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其损失,此时,企业不会搬离K*处,但如果这种搬迁行为所带来的收益大于25美元时,显然对企业具有吸引力,此时,企业重新选址的行为就发生了也就是说,在要素价格存在的差异的情况下,韦伯运费最小下的区位就不在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最佳区域了区域间均衡工资梯度,为了使企业在任何区位的利润都相等,工资和地价应该怎样随空间而变化呢?,,,,,,,,,,,工资W,距离,-$10,-$200,区域间均衡工资梯度,,,,,,K*,W,,S,地理富裕不同区位不同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上的差异只能通过地区间的要素价格差异来弥补然而,要素价格和距离的均衡管理只适合于特定的企业,不同的企业由于运费、生产函数、原料产地以及销售地不同而导致了其区间要素价格梯度的差异1.2.4 新的原料产地和新市场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之前,我们分析了不同运费和不同生产函数对区位的影响以及在何种条件下企业愿意搬到其他可选的区位,那么在不同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的情况下企业又是如何选址的呢?,1.2.4 新的原料产地和新市场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当企业从K*搬到F时,F点的要素价格必须足够低以弥补增加的投入产出运费。

      然而当企业从K*搬到F后,对于同一种投入可能出现其他的供应商,这样就会产生新的韦伯-生产问题,以新的供应商作为参考点可以找到一个新的韦伯最佳区位,而且可以计算出关于韦伯最佳区位的一系列新的均衡要素价格投入在实际中,企业为了应对投入和产出市场价格的变化而不断改变投入供应商和产品市场 从韦伯分析的角度看,这些变化也意味着企业的最佳区位在不断变化,而且为了确保在任何特定区位的盈利率,区域间均衡要素价格梯度也必须不断变化然而,实际中企业是不会频繁搬迁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思考:韦伯模型的现实意义?,1.3 摩西的区位生产模型,韦伯模型没有说明投入替代品和区位选择之间的关系,然而,根据规范经济学分析我们知道替代性是企业行为的一个特征,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效率状况意味着企业将替代性的选择相对便宜的投入摩西(Moses,1958)第一次将替代性行为连贯地融入了韦伯分析中d1,d2,d3,M1,M2,M3,I,J,K,韦伯-摩西三角形,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企业位于I区位上,投入品1的交付价格(p1+t1d1)将最小,而投入品2 的交付价格(p2+t2d2)达到最大同理,企业位于J时,投入品2的交付价格会是个最小值,而投入品1的价格达到最大。

      我们规定(p1+t1d1)/ (p2+t2d2)为交付价格比率,那么它将分别在I和J处达到最小和最大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中,我们用到了预算约束线和等产量线,在这里,我们同样可以用它们来研究企业的最佳选址问题M1,M2,M1,M2,,,预算约束线外包络线,,,预算约束线外包络线,,,,,等产量线,E*,预算约束线外包络线,区位-生产的最佳点,注意:在替代性投入可能发生的地方,所有的区位问题变成生产问题, 而所有的生产问题也变成了区位问题,从摩西的生产区位曲线我们可以看出,当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和不同的预算约束包络线相切时会产生无数个最低区位-生产点,把这些最佳点连成的线就是扩展线,扩展线上的每一个点都决定了一个特定的投入最佳组合,同时,也界定了一个最佳区位根据扩展线的弯曲方向,我们可以判断企业的区位选择向那个一个市场靠近如,扩展线向M2轴一侧弯曲,表明靠近M2选址对企业有利,反之,则靠近M1对企业有利韦伯-摩西模型的局限性,在这两模型中市场价格或产出品的收益对企业最有区位的选择没有任何影响,而事实并非如此 两个模型都把运输成本当做区位选择的重点,而现实中,运输成本往往只占企业成本很小的一部分1.4 市场区域分析:空间垄断力量,我们之前的分析都假定市场区位只是空间中的一个单纯的点。

      由于空间人口密度的不同,收入分配的不同,消费喜好的不同使得市场区域经常会随着空间发生变化同时,由于地理位置和空间可以赋予企业垄断的力量,这就激励了企业获得这种因区位选择行为带来的企业垄断力量,而展开空间竞争假定有A、B两家企业展开空间竞争,,,,,企业A的市场,,,,,企业B的市场,价格/成本,a,b,O,A,X,B,L,空间市场区域:等运费的一维模型,根据上图,如果我们假设消费者均匀的分布在OL直线上,还假定理性的消费者将会从特定的区位中能够提供最低交付价格的企业处购买商品,那么整个市场区域将会被划成OX和XL两部分,这是因为在OX上,企业A的交付价格总是比企业B低,而在XL上企业B的交付价格总是比企业A要低虽然企业A的效率比B高(企业A生产成本比B低),但是A仍然无法占领全部市场,这是因为区位赋予每个企业在其周围地区一定的垄断力量霍特林博弈模型,价格/成本,c,d,m,l,g,f,e,h,j,k,O,A,X,B,L,,,霍特林结果的福利意义,霍特林结果是位于市场中心的两家企业评分市场份额霍特林结果将导致消费者的福利下降,从上图可以看出,消费者的净福利损失为(defc+mlkj-egjh)的面积。

      具体来讲,就是企业为中心消费者提供的低价不足以抵消更多边缘消费者在成本上的增加,因此,净效益就是社会福利损失,霍特林结果的两套重要分析结论,对于生产相同类型产品并非从事价格竞争的竞争企业来说,对于市场空间的竞争将是他们的区位临近 从福利的角度来看,位于企业集群附近的消费者相对于距离遥远的消费者来说,将更能体会福利的增益1.5 企业区位行为理论,我们之前所讨论的模型都是基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假设前提之下的,这对这一假设前提,不少学者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企业作出决策是为了实现替代目标,而不是简单的利润最大化,有限理性说,西蒙(simen),鲍莫尔(Baumol)等人认为,企业在现实中面临的是有限的信息,这种有点的信息本身再某种意义上限制了企业保持“理性”的能力,企业在面临有限信息时,通常把销售目标最大化(以占领最大市场份额获得某种垄断力量)作为他们制定决策的短期目标目标冲突说,赛尔特和马奇认为,在一个拥有不完全信息的世界里,大多数现代企业的所有权和决策制定权的分离使得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的目标往往是冲突的,这种目标的冲突还广泛的曾在与不同的部门之间和不同的员工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决策只能达到一种“满意”的结果,往往不能达到所谓的利润最大化。

      搬迁费用问题,搬迁问题质疑者对于古典和新古典主义区位模型的批判来自搬迁费用的问题,他们指出,之前的分析模型中没有考虑搬迁费用,而搬迁费用往往是巨大的,是不可忽略的对于可观的搬迁费用,在企业生产要素价格发生变化不足以弥补搬迁费用时,企业是不会轻易换址的本章启示,韦伯模型、摩西模型、霍特林模型是三种经典的区位选择分析模型,给我们提供了分析企业选址行为的理论依据,然而在现实中,企业的选址通常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在运用三种模型时,重要的是借鉴其分析方法,而不应被理论模型所束缚,切记教条的使用理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