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鸡低血糖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doc
1页肉鸡低血糖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2004 年 5 月中旬以来,本地许多鸡场发生一种以病鸡运动失调、头部震颤并在短时间(1~3h)内出现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疾病,初步诊断为低血糖综合征,现报道如下1 中旬开始至 8 月底,本地鸡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以及来源于不同孵化场的苗鸡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育良好的鸡群发病率高,同一鸡群中公雏较母雏发病率高 10 日龄开始发病,死亡集中于 12~14 日龄,死亡率大致在 2%,极个别鸡群超过 6%,16 日龄之后发生较少2 育较好的鸡群突然发病,大群精神不振,严重者出现头颈震颤、尖叫、站立不稳、侧卧及走路异常,少数鸡急性死亡部分鸡用白糖水灌服可逐渐恢复正常病鸡群多排橘红色或白色带血粪便,部分鸡群排白色米汤样稀粪,无橘红色或带血情况少数病鸡无下痢症状,但解剖时可见泄殖腔内存留大量白色稀粪3 脏稍肿大,色泽变淡,胰腺萎缩苍白,泄殖腔存有橘红或米汤样稀粪,十二指肠及回肠黏膜出血腺萎缩充血,肾脏轻微肿胀,血液颜色变淡,法氏囊轻度萎缩、点状出血其他脏器无眼观变化4 血糖测定取正常鸡及发病鸡各 10 只,心脏取血送山东农科院中心化验室测定血糖含量,健康鸡为 195±9(mg/病鸡为 80±7(mg/病鸡血糖值明显低于正常鸡。
5 防治措施大群用 3%葡萄糖及 维素饮水;降低光照强度,减少光照时间;适当降低鸡舍温度,加强通风;防止断料、缺水等各种应激因素6 次疾病特征是突然发生,恢复迅速,病鸡头部震颤、共济失调,发病日龄在 10~14 日龄,血糖值明显低于正常鸡,且喂服糖水有明显疗效,据此诊断为低血糖综合征次发病时间在 5 月中旬至 8 月底,范围较大,不同地点的鸡场、不同来源的苗鸡均有发生,即使新建鸡场第一批饲养也有发生,而进入 9 月份以后不再发生,估计高温及光照过强是最主要的诱因,而断料、免疫等应激因素为直接诱因次发病主要特征类似国外报道的肉鸡低血糖尖锋死亡综合征,不同之处是死亡率明显低于国外报道据一些养殖场反映以前也发生过类似症状的疾病,只是死亡率低、危害小而没有引起重视本次发病范围大、数量多,个别鸡群短时间死亡率超过 5%,且部分鸡群后期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病率明显增多,应引起养殖场及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专利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