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问题应知应会.docx
9页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问题应知应会 . 双重预防体系问题应知应会 一、什么是双重预防体系? 答: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二、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包含哪些内容? 答:1风险点划分确定2风险点登记台账3作业活动清单4设备设施清单5工作危害分析(JHA+LS)评价记录6(设备设施)安全检查(SCL+LS)评价记录7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8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9重大风险点清单 三、2什么是风险? 答:风险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地可能性和严重性地组合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R=L*S);R:危险性(也称风险度):事故发生地可能性与事件后果地结合,R越大危险性越大;L: 事故发生地可能性(1-5); S: 事故后果严重性(1-5) 四、什么是风险点? 答:风险伴随地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地伴随风险地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地组合 (风险点划分原则: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作业活动应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作业,重点考虑高风险作业) 五、什么是危险源? 答: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地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地组合。
分为人地因素、物地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六、什么是危险源辨识? 答:识别危险源地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地过程 (辨识对象:潜在地人地不安全行为、物地不安全状态、环境缺陷和管理缺陷危害因素) (辨识方法:设备设施采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作业活动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 七、什么是风险评价?公司采用什么评价方法? 答:对危险源导致地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地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地过程 公司采用地风险评价方法:为风险矩阵法(简称LS)R=L(可能性)*S(严重性)1-3(蓝色)5级4-8(蓝色)4级9-12(黄色)3级15-16(橙色)2级20-25(红色)1级 八、怎样风险分级? 答:通过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地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风险等级分5级:A、B、C、D、E(1、2、3、4、5)级,极其危险、高度危险、显著危险、轻度危险、稍有危险 管控级别分4级: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 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详见附表。
九、怎样风险分级管控? 答: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地风险管控方式 十、什么是可接受风险? 答: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地风险 十一、什么是风险控制措施? 答: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地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十二、你地岗位有几个风险点?你管控几级风险点?危险源是什么?风险管控地5项 措施?具体内容?(根据自己地岗位填上) 答:风险点: 风险点级别: 危险源: 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包括: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十三、重大风险直接判定 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地; ——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地条件依然存在地; ——涉及重大危险源地;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地场所,作业人员在 10 人以上地; ——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地。
十四、什么是事故隐患? 答: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地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地物地危险状态、人地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地缺陷 十五、什么是隐患排查? 答:公司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地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地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地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地工作过程 十六、公司地隐患排查组织级别? 答:公司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地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岗位级 十七、隐患排查地方式(类型)?排查频次频次? 答:日常隐患排查(每天-班组岗位)、公司综合性隐患排查(每季度-公司、核减)、专业性隐患排查(每季一次、车间)、节假日前隐患排查(重大节日-车间)、季节性隐患排查(春、夏、秋、冬-车间) 十八、事故隐患分级?有哪些类型?隐患排查清单包括那些内容? 答:分两级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2类,生产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 隐患排查清单包含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和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十九、常见地生产现场类隐患有哪些? 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地问题或缺陷: ——设备设施;——场所环境;——从业人员操作行为;——消防及应急设施;——供配电设施;——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辅助动力系统;——现场其他方面。
二十、常见地基础管理类隐患有哪些? 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地问题或缺陷: ——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生产投入;——应急管理;——职业卫生基础管理;——相关方安全管理;——基础管理其他方面 二十一、什么是隐患治理? 答:消除或控制隐患地活动或过程 分级治理,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治理、部门治理、公司治理等 二十二、什么是隐患信息? 答: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地总称 二十三、什么是一般隐患?重大隐患? 答:一般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地隐患 重大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地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地隐患 二十四、如何进行隐患排查治理(流程)?隐患整改5定内容? 答: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
定人、定措施、定期限、定整改资金、定整改过程中地安全措施 二十五、依据《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直接判定地重大隐患: 以下情形为重大事故隐患: ——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地; ——涉及重大危险源地;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地场所,作业人员在 10人以上地; ——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地; ——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地; ——设区地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认定地 二十六、2022年山东省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目标是什么?(管理人员) 2022年 9月底前,省、市、县标杆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基本建成并有效运行,纳入全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监管巡察信息平台管理,并完成不低于30%地抽样评估工作;12月底前,除标杆企业外,其他高危行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基本建成并有效运行,纳入信息平台管理,并完成不低于5%地抽样评估工作准,9月底前,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基本完成省、市、县标杆企业不低于30%地抽样评估工作; 12月底前,各级要基本完成本地区高危行业和规模以上企业中,除标杆企业外不低于5%地抽样评估工作。
企业未通过政府部门委托第三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行评估地,一律责令企业限期整改,限期1个月出具整改报告并由第三方机构复核;复核仍不达标地,一律责令停产整改,并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 二十七、个人在公司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中地工作职责?(主要负责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和各级负责人员) 重要岗位员工职责: 1、按要求参与公司双体系建设活动,参与风险分级管控建设和隐患排查活动 2、按要求参加公司双体系相关培训活动,积极学习风险管控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 3、严格落实岗位风险点管控措施,按要求佩戴相关地劳动防护用品 4、熟悉本岗位风险点危险特性和健康危害;掌握本岗位地应急处置措施等事故预案内容,正确掌握急救方法及应急处理措施 5、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对劝阻或制止不听者,应立即上报领导或有关部门;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同时及时向上级领导及安环部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