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确立资源再生产业战略.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206****923
  • 文档编号:40808933
  • 上传时间:2018-05-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2011 年环境会议论文年环境会议论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确立资源再生产业战略确立资源再生产业战略 钱钱俊生俊生 刘向群刘向群 摘要:摘要:资源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依据自己的国情,在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策略当前,世界资源战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开采型”资源战略;“储备型”资源战略和资源再生战略资源再生战略,就是将传统工业化过程中丢弃的“废物”, “再回收”、 “再制造”,这是应对资源短缺,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是贫乏的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选择资源再生战略关关键词键词: :发发展方式展方式 资资源源战战略略 资资源再生源再生 线线性性经济经济 循循环经济环经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这种变革既要体现在生产方式上,也要体现在资源利用方式上,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国情、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策略,我们称之为资源战略资源战略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开采型”资源战略—勘探、钻井,向地壳深层要资源;第二类是“储备型”资源战略—封存本国仅有的资源,开采别国的资源,如在“全世界找石油”;第三类是资源再生战略—传统工业化过程中丢弃的“废物” , “再回收”与“再制造”,这是应对资源短缺,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源消耗国,选择资源再生产业战略,已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一、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现状一、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现状物质是不灭的,世界上有多少新就有多少旧经工业革命 300 年的掠夺式开采,全球 80%以上可工业化利用的矿产资源,已从地下转移到地上,并以“垃圾”形态堆积在我们周围,总量高达数千亿吨,并还在以每年 100 亿吨的数量增加其中 85%“富积”在资源消耗是我们 30 倍的发达国家,成为一座座永不枯竭的“城市矿山” 日本、德国正是针对这一“物质存在”的改变,率先将传统的“开采→产品→废弃”的开采型资源战略,转变为“产品→废弃→再生产品”新兴的再生型资源战略,成功地用循环经济替代了不可持续的线性2经济随后,其它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再生法》 ,不惜大规模封矿、停炉进行产业转型据调查,几乎没有任何矿藏的资源小国日本,经过 60 年的“垃圾革命” ,使再生原料的自给率达到 80%,基本摆脱了对矿产资源的依赖如今已宣称自己为“资源大国” 与此同时,号称地大物博的中国,由于未能适时的改变落后的线性发展方式,向循环经济转型,经过 60 年的掠夺式开采,如今已沦为依赖进口矿石的资源小国。

      两种不同的结果,正是由于对资源再生的不同态度造成的目前,美国的资源再生产业规模也已达到 2400 亿美元,超过汽车行业成为规模最大、解决就业最多的支柱产业据统计,利用废金属、废电器、废塑料、废纸等“垃圾” 、 “洋垃圾” (应叫再生资源)比利用矿产、石油、木材等原生资源,能耗和“三废”排放分别低80%和 70%利用 1 吨废塑料可节约 4 吨原油;利用 1 吨废纸可少砍伐 17 棵大树因此,一旦形成世界上有多少新就有多少旧,有多少旧又再生多少新的国际大循环,专家估计,现有的再生资源和原生资源的蓄积量足够人类循环利用1 万年就拿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情况来说,全世界每年产生废旧电器 20 亿台,超过5000 万吨,日本是较早重视废旧电器循环利用的国家,早在 1998 年就制定了《家电回收利用法》 ,对包括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在内的家电进行强制回收利用,家电生产企业承担回收和利用废弃家电的义务日本在 2008 年回收利用率已达到了 74%~90%之间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家电及电子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家电产品也已到了淘汰报废的高峰期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产生1亿台以上的废旧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及电脑,这些废旧家电中的一部分通过“再制造”流向了二手市场,还有相当部分通过拆解、再加工,以原料或部件的形式再次回到物质流的循环中去。

      在国内,这些产品的可回收利用率均在60%~90%之间我们在深圳一家大量利用国外废旧电器的某公司了解到,该企业由4名大学生集资8 000元起家,短短3年,已经形成400万台显示器、电视机以及几十种电子产品的生产能力,产值达16亿,解决了1万多人就业因为该厂产品的反修率、价格远低于原装产品,大部分销往国外,而且供不应求造成污染的环节均达3到国家环保标准在广东,类似事例不胜枚举仅广东贵屿一个镇每年就加工了55万吨进口废旧电器为我国电子产业提供了大量元器件和原料据当地政府保守统计,每年从废旧电器中拆解出来的塑料13.8万吨(相当于40万吨石油) ;铁、铜、铝、锡等五金25.8万吨;贵金属6.7吨,其中金5吨、银1吨、钯0.7吨尽管也存在着污染问题,但与从矿石中提炼同样数量的金属、生产同样数量的元器件相比,耗能耗材、环境治理成本低几十倍而国家要建成同样规模的企业,则需要几百亿的投资和多年的大规模基本建设二、资源再生产业发展过程中二、资源再生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消费能力的提高,电子产品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废旧电子产品的数量也随之大幅度增加以往,人们都把这些东西当作污染环境的“垃圾” 、 “废物” 。

      如果我们能够转变观念,以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理念来看,这些“垃圾” 、 “废物”却是比埋在地下的矿产资源更有价值的“富矿” 2009 年,国家出台了“家电下乡” 、 “以旧换新” 、 “能效补贴”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扶持了中国家电产业,促进了新旧产品的更新换代,带动了旧家电的回收以及拆解处理产业的发展但是,从树立再生资源产业战略思想角度分析,还存在如下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1 1、、资源再生产业落后资源再生产业落后计划经济年代,中国一直沿用“国情”与中国完全不同,资源丰富、人力不足的“苏联老大哥模式” 即不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靠高消耗换取高速度这种“重开采,轻再生”的传统线性经济,不仅导致中国各种资源迅速枯竭、能源不足、投资规模过大的“经济过热” ,而且造成了资源再生产业的“先天不足” 多年来,中国没有投资一个有规模的资源再生项目100 多家国有骨干企业、1 000 多家上市公司,没有一家专搞资源再生而后天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中国的废旧物资十分贫乏,靠收集民间几代人用过的“破烂” ,数量少、质量差这一切,使即将成为中国原料主要来源的“资源再生产业” ,长期处于先天不足和营养不良状态,使中国再生企业现代化、产业化程度在 600 个行业中都排在末位。

      由于中国再生企业弱小、分散,国内又没有一个规范的交易市场,废旧物4资都要从占有先机的韩、台、港中间商手上购买,大部分利润被赚走,中国成了廉价的加工车间和“垃圾处理站” 那些在发达国家吃补贴,又到发展中国家卖高价的“中间商” ,大多属于无视法规的“黑社会” “洋垃圾”就是他们调包、搀假的结果因为中国的再生企业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对品类繁杂的废旧物资只能各取所需价值不高、难以提取的只好丢弃或焚烧,造成污染因为货源和政策不稳定,中国这类企业基本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不作长远投入、不上环保设备,成为一查就停、一罚就跑的“再生游击队” 中国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及“中间商”深恶痛绝,随之制定了限制废旧物资出口的《巴塞尔公约》 过去,日本企业只需把“处理费”交中间商,废旧物资就可轻易出手 《巴塞尔公约》阻断了这条“黑色通道” ,中间商也曾偷运出去一部分,一旦被发展中国家发现,难免被重罚结果,日本每年 4 亿吨废旧物资中的相当一部分出不去又填埋不起(填埋费已达 2 万日元/t) ,只好在日本列岛“大漂流” 有的偷偷倒进海里或焚烧,造成污染和浪费专家称之为“静脉栓塞” 制定国际公约是必要的,但造成大批廉价的可再生资源滞留在发达国家,迫使发展中国家大量开发原生资源,终非上策。

      怎样才能“泼出脏水又不泼出孩子” ,只有变“堵”为“疏” 况且堵是堵不住的,一些中间商受暴利驱使,不择手段地走私损失了关税、助长了腐败2 2、进口渠道不畅、进口渠道不畅目前,国家政策只允许回收国内的电器而不允许回收出口的电器因而造成每年出口的 7 亿多台家电所含的 1000 万吨珍贵的资源流失早在 1996 年,我国就出台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指出要严格管理可以用作原材料的固体废物的进口2000 年 1 月 24 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关于第七类废物进口的通知”中公布,从 2000 年 2 月 1 日起,由国家环保总局通过的用于进口的第七类废物不应包括电脑、显示器、阴极射线管、复印机、微波炉、空调、摄像机、电视机和显像管等,从 2002 年 8 月 15 日起,外经贸部、海关总署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共同发布的禁止进口废旧电器及其零部件的新法规《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开始实施限制对象主要包括空调、电冰箱、电脑类、电视机、录像机、印刷电路板、医疗设备等,以及上述商品的零部件和破碎片等中国每年出口的家电如果按照即将实行的“生产责任延伸制” ,平均每台加5收 2 欧元的处理费计算,企业需要多付 14 亿欧元。

      而目前通过走私进口的旧家电,平均每台需要 10 欧元如能回收等量的旧家电,我们不仅可以少付 14 亿欧元处理费,而且还可以省下 700 亿欧元的走私费用更重要的是,可获得1000 万吨钢铁、塑料、希有金属等宝贵资源、减少 2000 万吨矿产、石油消耗及其造成的环境问题,使我国的电子产业由落后的线性经济,转变为可持续的循环经济据专家介绍,回收出口产品比进口矿产资源,可减少污染、能耗 70%;降低成本 50%;增加就业 30 个百分点由于旧家电与新家电的成分完全一致,因此,利用旧家电“再生”新家电,比利用矿产资源,产业链缩短 80%、能耗和“三废”排放减少 70%,是目前最为有效的节能减排手段另外,我国每出口十个集装箱就有六个空箱返回因此,回收出口产品不仅有利于资源的收支平衡、减少高能耗、重污染的矿产资源的用量,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运输效率三、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对策三、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对策1 1、改变、改变““线性经济线性经济””背景下的传统观念背景下的传统观念改革开放、科技创新,首先要思想解放、体制创新而解放思想,首先要转变对“洋垃圾”的看法过去之所以把国外的废电器、废塑料、废纸张、废轮胎看作洪水猛兽,是因为这些“洋垃圾”能污染环境,对人的健康不利。

      实际上,世界上所有的工业项目都会有污染,我们只能二者取其轻很明显,利用废金属、废塑料、废纸,比利用矿产、石油、木材的环境代价和能源消耗要低的多据统计,为资源再生产业投入一元钱的环境治理费超过为矿冶业投入10 元钱所产生的效果,是节能减排性价比最高的低碳经济而随着矿产、石油资源的枯竭并成为发展瓶颈之时,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高消费后形成的电子、汽车、轮胎、钢铁、塑料“坟墓” ,能否变成资源需求大国的再生资源?当中国的“储备型”资源战略遭遇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和他国政府阻挠所带来的挑战、考验、甚至困境后, “再生型”资源战略被寄厚望据专家介绍,世界上一些主要矿藏可供开采的年限:铜为 53 年,铅 21 年,锌 23 年,锡 41 年,镍 79 年,钴 67 年,钨 42 年,石油 55 年可以说本世纪内,全球将基本无矿、无油可采另外,中国每出口 10 个集装箱由各种资源组成的产品,就有 6 个空回资源“透支”达 60%这就意味着中国正在用自身6的“血肉” ,满足全世界的需求事实上,大量进口矿砂,无异于进口污染如进口 1 万吨铜矿,就有 8 500 吨高硫、高砷,以及对生态环境危害极大的矿渣永远留在中国。

      加上运输、选矿、冶炼大量消耗水、煤、油、电,能耗、环境代价极其沉重(洗 1 吨矿,就要污染 100 吨水) 因此,如何解决中国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