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语文秋期小班讲义8—小说阅读讲解.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慢***
  • 文档编号:224331036
  • 上传时间:2021-12-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2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 秋期小班讲义科目: 教师: 第 9 次课 课 题小说的阅读方法、解题步骤教学目标1、掌握小说基础知识;2、掌握小说阅读的考点及主要试题类型;3、掌握小说的阅读方法、解题步骤重点、难点1、掌握小说考点及能出现的题型;2、掌握并运用各种答题技巧教学内容【关于描写的概念区分】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一、小说的概念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的二、小说的三要素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三、小说中各种叙述手法的运用与作用(1)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2)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

      造成悬念,引人入胜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4)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四、小说的人物形象1、人物描写的方法:(1)正面描写: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2)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形象刻画基本技巧——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2)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3)心理描写: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4)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2、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面对这些题型,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五、小说的环境描写: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然后再概括所描写的环境的特点手法作用等1、自然环境描写作用①推动情节的发展②烘托人物感情,表现人物性格③衬托主题④渲染气氛⑤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社会环境(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为情节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突出小说主题六、小说的情节(细节)结构(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它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矛盾发生、展开、发展的过程)1、情节的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2、情节安排评价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起到制造悬念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3、贯穿情节的线索 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4、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人物性格. (答题思路:按顺序归纳情节,然后指出性格)5、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主题. (答题思路:先归纳情节,后点出主题)七、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小说常用的开头1、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2、 写景法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3、 前后的铺垫与呼应小说常用的结局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思维方向)好处: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4、 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

      它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八、小说标题的含义和作用题 型 1、 标题的含义是什么?2、 标题的作用是什么?3、为什么设这个标题?这个标题好不好,好在哪里?一、分析标题的含义1、 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 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2、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二、理解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线索、表明写作对象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作用往往是:表明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贯穿全文线索;透露情感主旨此外还有作用:寓意含蓄,引人深思;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九、理论与阅读训练相结合小说阅读训练(一)永不录用朱 晖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这次真要挂了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他慌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求我,这已经是第11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

      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开除了,他一辈子就完了给他机会够多了,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父亲踉跄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心如刀割,仿佛在滴血,终于爆发了,一把扶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走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撒网吧,只要有我在,就永不录用你这个无可救药的人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亲,仍不愿放弃,又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受他他心里更加难受,一个被开除的学生,哪个学校还愿意要呀但父亲却真办到了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中学同意让你插班旁听了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他哽咽地说:“爸,您受苦了,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笑:“只要你能改就好他下跪起誓:“一定痛改前非,考上大学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已升至高三,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恍若隔世一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到省附中了。

      他毫无兴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孩子,你不知道,你还保留了学籍,就是因为他你才回不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我今天又到学校去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一切简直难以置信,但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自己说:“我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否无可救药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夜晚,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他恭敬地敬了父亲一杯,又敬了母亲一杯,然后父亲为他斟满第三杯,说:“孩子,这杯你该敬敬当年的那个班主任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回忆起三件事那天,父亲跟班主任去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大哥,学校那晚查到了您儿子又去上网,因屡教不改,要强行开除他我做得绝情,一是迫于学校的制度,二是想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真地戒掉网瘾更重要的是,我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可以为他保留学籍父亲似懂非懂,但隐隐约约感到,儿子还有希望几天后,父亲接到班主任的:“镇中学的校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和他说过了,让您的儿子暂时先到那儿插班父亲连连道谢,班主任又嘱咐:“暂时不要告诉他我做的事,这对激励他有好处父亲不是很明白,但相信老师的话必然有道理。

      后来,班主任来到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走之前我会做通校方工作,让您儿子高三一开学就回来父亲感激涕零,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知道你们家庭困难,这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因为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他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 (摘自《辽宁青年》2009年第3期A版,有改动)1.通读全文,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6分)①沉迷网游,遣返回家→② 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省城上学,先访恩师2.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中人物的心理活动6分)(1)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 (2)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3.文章结尾写到:“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

      请你写出这样结尾的好处2分) 4.文中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4分) 5.甘作红烛的苦心人,回头是岸的有志者,共同演绎一段感人故事这样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迪?请你谈谈阅读后的感受和收获,不少于100字10分)小说阅读训练(二)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①作文课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场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一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还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