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全文《科学发展观形成内容和历史地位动态》专题解读.pptx

23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95079067
  • 上传时间:2022-05-19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7.67M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在此输入您的单位日期:2022.05.16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形成内容和历史地位1目录目录2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权益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一部分科科 学学发展展观的的 形形 成成中 国 共 产 党CommunistPartyofChina第一部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总揽全局 统筹规划 抓住重点 ,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第一要义是发展其一,发展是第一位的,是绝对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个重大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中 国 共 产 党CommunistPartyofChina第一部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其二,“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理论基础马恩关于发展的理论&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一是强调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创建未来社会的本质要求。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还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性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的创造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要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中 国 共 产 党CommunistPartyofChina第一部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十七大报告: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其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目标其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其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伦敦城市上空高压,大雾笼罩,连日无风而当时正值冬季大量燃煤取暖期,煤烟粉尘和湿气积聚在大气中,使许多城市居民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仅四天时间内死亡了4000多人,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又有8000人陆续死亡。

      日本水俣病:1954年,水俣湾开始出现一种病因不明的怪病,叫“水俣病”,患病的是猫和人,症状是步态不稳、抽搐、手足变形、神经失常、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科学家最终确认: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的汞是“水俣病”的起因在日本,食用了水俣湾中被甲基汞污染的鱼虾人数达数十万中 国 共 产 党CommunistPartyofChina第一部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 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以人为本不仅涉及发展的物质成果的分享,而且事关公平正义这一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一系列充满死亡气息的公害事件,促发了人类的大反思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涌现“发展=经济+自然+社会+人”的综合发展观、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等等新的发展思想具体体现:三是从不惜以破坏资源、环境、生态为代价追求经济的一时繁荣,转到主张可持续发展二是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转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一是从以工业化为目标的“增长第一”的经济发展导向转到提倡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中 国 共 产 党CommunistPartyofChina第一部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这和党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一致的,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和世界文明进步的潮流也是一致的。

      其一,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的全面发展其二,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要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和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 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经过4年的研究与论证,于1987年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这一全新的发展模式深刻地检讨了“唯经济发展”理念的弊端,强调需要从当代和后代两个维度谋划发展,并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明确提出要变革人类沿袭已久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调整现行的国际经济关系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更进一步确认和明晰了“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与内涵 由此,各国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和发展转变为实现经济、社会、自然、人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当今人类发展的主流思想和先进的发展理念中 国 共 产 党CommunistPartyofChina第一部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其三,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和连续性我们不要不计代价,竭泽而渔式的发展,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 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ABC资源环境问题:在创造和积累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出现了资源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的问题经济差距问题:在克服平均主义的同时出现了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中 国 共 产 党CommunistPartyofChina第一部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自身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 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实现国内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此输入您的单位日期:2022.05.16n 在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资源、能源的浪费惊人,我国生产1美元GDP消耗的原材料是美国的4倍,英法的7-9倍,日本的11倍。

      n例如:我国生产了世界GDP的4%,却消耗了世界能源的和原材料的30%-40%,即能源、原材料的浪费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10倍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方面:消耗资源,换取GDP,留下污染?n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n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n巨大的发展成本n低工资、低福利中 国 共 产 党CommunistPartyofChina第一部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形成内容和历史地位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1884-1965)于191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零和一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

      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基尼系数都超出0.4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中 国 共 产 党CommunistPartyofChina第一部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在此输入您的单位日期:2022.05.16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历程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态度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的实践,并努力在实践中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务必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新的成效”,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列举“如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一系列重大课题,阐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推动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又是我们深化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 中 国 共 产 党CommunistPartyofChina第一部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形成内容和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主要内容历史地位 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 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考察,第一次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努力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2003年7月在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提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还不够协调,必须更好的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和“5个统筹”这是党首次以中央决定的形式(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中 国 共 产 党CommunistPartyofChina第一部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第一部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个重大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理论基础马恩关于发展的理论&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一是强调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创建未来社会的本质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统筹区域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中 国 共 产 党CommunistPartyofChina第一部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还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性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的创造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全面系统地阐述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0月21日通过党章修改案,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这标志着科学发展观已经形成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要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伦敦城市上空高压,大雾笼罩,连日无风而当时正值冬季大量燃煤取暖期,煤烟粉尘和湿气积聚在大气中,使许多城市居民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仅四天时间内死亡了4000多人,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又有8000人陆续死亡。

      第二部分主主 要要 内内 容容历史史 地地 位位中 国 共 产 党Commu。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