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好汉字:汉字结构组合规律图解.doc
13页写好汉字:汉字结构组合规律图解汉字全体字组合模式可分为四大类十三小类:1、并列结构1)左右并列结构,如:银、枝、灯 (2)左中右并列结构,如:鸿、淋、衔2、上下结构(1)上下结构,如:朵、泉、灾 (2)上中下结构,如:煎、塞3、包围结构(1)全包围结构,如:困、囱、团 (2)上三包围结构,如:闲、闰、阅(3)左三包围结构,如:匡、臣、匠 (4)下三包围结构,如:函(5)上左包围结构,如:厢、床、庄 (6)上右包围结构,如:氮、句、可(7)下左包围结构,如:逵、毯、勉 (8)下右包围结构,如:斗、头4、框架结构,如:坐、乘、巫附:汉字偏旁、部首、笔画组合与字根有什么区别?1.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习惯上有“左偏右旁”的说法这是采用“两分法”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得出的认识由于汉字结构复杂,许多汉字并不是左右结构的所以,不再区分左右,一律称之为“偏旁” 2.部首是从应用功能的角度定义的 许慎编写《说文解字》时,根据汉字的形义关系排列汉字他把含有相同表意成分的字排列在一起,并把这种排字方法叫做“分别部居” 每“部”第一个字就是“部首” 。
可见,部首也是偏旁,是用来作为排列和检索汉字依据的特殊“偏旁” 3.字根是从汉字最小的离散结构单位着眼分析汉字形体得出的结果现代汉字的字根不同于传统的汉字结构分析所得出的偏旁、部首 有许多偏旁部首本身包括2个以上的字根例如: “样”的字根为“木、羊” ; “惞”的字根为“忄、斤、欠” ; “颉”的偏旁为“士、口、页” ; “韶”的字根为“立、曰、刀、口” 4.传统文字学中“两分法”及“偏旁部首”的概念不能满足现代汉字结构分析实践的需要因为: ①偏旁不是汉字结构中最小的离散单位有许多汉字的“偏旁”本身还包括几个互相离散的构字成分,如:“赢、幂、谬、隋、蒯、剜、撅、阔、胸”等; ②有些偏旁是一个合体字,可以继续拆分字和偏旁界限不清,缺乏明确的逻辑关系.如: 贺 ——加、贝/力、口、贝; 章 ——音、十/章 ——立、早/立、日、十; 韶 ——音、召/立、日、刀、口; 孀 ——女、霜/女、雨、木、目; ③部首仍然使用,但是,确定部首的原则和标准已经从“义类”原则变为“检字法”原则 ④采用“笔画 ——笔画组合 ——字根 ——汉字”这样的结构分析法,有利于汉字的教学和应用,特别有利于计算机汉字识别与合成技术的应用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