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对表演性、竞赛性、实战性武术套路创编探讨.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60055074
  • 上传时间:2022-02-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9.7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对表演性、竞赛性、实战性武术套路创编探讨                    葛洪波(沭阳县沂涛初级中学, 江苏 宿迁 223623)G852.5 :A :1674-151X(2014)07-122-02武术是时代的产物,套路是武术的表现形式如何围绕武术套路的创编促进武术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武术面临的重要课题武术的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以及围绕它们而存在的功法构成了武术传统技术体系;而一系列有套路至单势散用,切合实用的训练过程构成了武术传统训练体系因此,通过对表演性和健身性武术套路、竞赛性武术套路、实战性武术套路创编原则的探讨,为更好地正确认识继承和发展武术提供参考1 表演性武术套路的创编1.1 美观大方,观赏性强作为表演性、健身性武术,技击在套路中不要太繁纷复杂,而要简短易学,美观大方,体现超然绝顶的人体美,透视武魂的力量美特征,展示千姿百态的结构之美韵律多变的节奏,令人耳目一新,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1.2 简单易学,便于推广,科学健身为适应人们对武术娱乐、健身的需求,要求在套路中能够充分体现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规律,在编排次序上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学习者易学、易练、易记。

      倾向于操舞化的套路,便于集体练习,便于讲解示范同时在个别刚劲有力的动作中安排几次发声,便于增加气氛在运动负荷上要适中,环转转折要少,动作简洁,少起伏跳跃,满足人们娱乐、健身的需求2 竞赛性武术套路的创编2.1 符合竞赛规则的要求规则是技术发展的准则和杠杆1958~1996 年,为了适应武术技术的发展需要,国家体委制定了武术竞赛规则和技术标准从促进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全面发展这一基本精神出发,规定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自选项目必须按照规则规定的内容、数量和时间来创编竞技武术运动发展到当今,运动员的各项素质以及技术技能都处于高水平状态,那么注意力应该更多地转移到演练技巧的训练和套路创编两个方面当前,武术正式开始推向国际,在遵循竞赛规则的基础上,应对武术套路的创编进行创新性设计,这样武术套路发展才能更好地、有利地向前发展,以便顺应国际化的潮流2.2 竞赛性武术体现“高、难、美、新”的特点由于武术运动的国际化,精神已趋近于奥林匹克宗旨,在套路创编方面就要推陈出新因此,对教练员自身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1)根据不同的教练员、运动员如:不同的个体差异、运动能力、身体素质、技术、外形等),制订出结构完整、布局合理的武术套路的观点。

      应着眼于“高、美、新”的特点,在套路中合理布局高难度动作,充分体现套路的波澜起伏,布局穿插特异构成,体现套路新颖,给人以耳目一新的美感2)动作路线要求变化灵活、巧妙、新颖,且与套路风格保持一致,这就要求教练员在遵循规则的前提下勇于创新,使武术套路朝着“高、难、美、新”特点发展3 实战性武术套路创编3.1 充分体现技击性原则武术的形式总是以武术的本质而发展存在套路运动是指运动变化规律为内容,在进攻和防守进攻、刚柔变化的运动规律,转变成成套的练习内容,因此,套路运动要充分体现技击性在练习过程中,要明确动作技击的含义,通过实打、实踢、实摔、实靠的搏斗运动提高练习者的应变和抗击打能力3.2 套路结构简洁、实用作为实战性的套路创编要求不能搞花架子,像今天士兵们操练的“军体拳”,其每招每式始终贯穿着一条实战的红线简单的也是实用的创编的始终主要是对搏斗技术方法的练习,不实用的技术不采用要注意攻防动作连接成套,要求节奏适中,路线简单,环转转折少,动作简洁、跳跃起伏小4 结 语武术套路的创编不能脱离武术的本质特征,要根据套路的功能不同来确定套路的特点和分格,充分发挥不同武术套路的功能,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把我国传统武术发扬光大,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进一步完善武术套路的竞赛规则;(2)与其它娱乐表演、健身方式相结合,满足市场需求;(3)创编简单易学,实用的武术套路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1] 全国体育学院委员会. 武术理论基础[M]. 北京: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2] 蔡仲林,周之华. 武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 中国武术系列规定套路编写组. 八极拳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4] 邱怀信. 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收稿时间:2014-05-17作者简介:葛洪波,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