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库常用名词解释.docx
8页数据库常用名词解释♦ DB:数据库(Database), DB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DB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 余度,数据间联系密切,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 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 据控制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DBS: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 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 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1: 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的每个实体最多只能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 好么实体集E1对E2的联系称为“一对一联系”,记为“1: 1”♦ 1: 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 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一对多联系”,记为“1: N”。
♦ M: 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 然,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多对多联系”,记为“M: N”数据模型: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类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它可分为两种类型:概 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概念数据模型:它是独门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完全不涉及信息在系统中的表示,只是用来描 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结构数据模型:它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现实世界的第二层抽象这类模型涉及到 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所以称为“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模型应包含:数据结构、 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三部分它主要有:层次、网状、关系三种模型层次模型: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网状模型: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其主要特征是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实体集,用外 金建表示实体间联系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它由若干个概念记录类型组成概念 模式不仅要描述概念记录类型,还要描述记录间的联系、操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等要求外模式: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
♦内模式: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定义所有的内部记录类型、索引和文件的组成方式, 以及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模式/内模式映象:这个映象存在于概念级和内部级之间,用于定义概念模式和内模式间的对应 性,即概念记录和内部记录间的对应性此映象一般在内模式中描述♦外模式/模式映象:这人映象存在于外部级和概念级之间,用于定义外模式和概念模式间的对应 性,即外部记录和内部记录间的对应性此映象都是在外模式中描述数据独立性:在数据库技术中,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数 据独立性分成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数据独立性两级♦物理数据独立性:如果数据库的内模式要进行修改,即数据库的存储设备和存储方法有所变化, 那么模式/内模式映象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使概念模式尽可能保持不变也就是对模式的修改尽 量不影响概念模式逻辑数据独立性:如果数据库的概念模式要进行修改(如增加记录类型或增加数据项),那么外 模式/模式映象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使外模式尽可能保持不变也就是对概念模式的修改尽量不 影响外模式和应用程序♦宿主语言:编写应用程序的语言(即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在数据库技术中称为宿主语言(host language),简称主语言。
♦ DDL: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用于定义数据库的三级结构,包括外模式、概念 模式、内模式及其相互之间的映象,定义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控制等约束♦ DML:数据操纵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用于让用户或程序员使用,实现对数据库中 数据的操作基本的数据操作分成两类四种:检索(查询)和更新(插入、删除、修改)DML分成交 互型DML和嵌入型DML两类依据语言的级别,DML又可分成过程性DML和非过程性DML两 种■交互型DML:这类DML自成系统,可在终端上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嵌入型DML:这类DML是嵌入在主语言中使用此时主语言是经过扩充能处理DML语句的语♦过程性DML:用户编程时,不仅需要指出“做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数据),还需要指出“怎么 做”(怎么获得数据)层状、网状的DML属于过程性语言♦非过程性DML:用户编程时,只需要指出“做什么”,不需要指出“怎么做”关系型DML 属于非过程性语言♦ DD: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数据库系统中存放三级结构定义的数据库称为数据字典通 常DD还存放数据库运行时的统计信息)♦ DD系统:管理DD的实用程序称为“DD系统”。
♦集中式DBS: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集中存储在一台计算机上,数据的处理集中在一台计算机上 完成■分布式DBS:是指数据存放在计算机网络的不同场地的计算机中,每一场地都有自治处理能力 并完成局部应用;而每一场地也参与(至少一种)全局应用程序的执行,全局应用程序可通过网络通 信访问系统中的多个场地的数据♦分布式DB:是指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各场地上数据库的逻辑集合♦分布式DBMS:是指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一组软件,它负责管理分布环境下逻辑集成数据的存 取、一致性、有效性和完备性同时由于数据的分布性,在管理机制还必须具有计算机网络通信 协议上的分布管理特性♦局部自治性:是指有独立处理能力并能完成的局部应用♦数据分配(数据分布):是指数据计算机网络各场地上的分配策略♦数据复制:是指数据在每个场地重复存储♦数据分片:是指分布式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被复制在网络场地的各个物理数据库中,数据分片 是通过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实现的♦水平分片:是指按一定条件把全局关系的所有元组划分成若干不相交的子集,每个子集为关系 的一个片段♦垂直分片:把一个全局关系的属性集分成若干子集,并在这些子集上做投影运算,每个投景为 垂直分片。
♦分布透明性:指用户不必关系数据的逻辑分片,不必关系数据物理位置的细节,也不改善各个 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分片透明性:分片透明性是最高层次的分布透明性,即用户或应用程序只对全局关系进行操作 而不必考虑数据的分片♦位置透明性:是指用户或应用程序应当了解分片情况,但不必了解片段的存储场地位置透明 性位于分片视图与分配视图之间♦局部数据模型透明性:这个透明性位于分配视图与局部概念视图之间,指用户或应用程序要了 解分片及各片段存储的场地,但不必了解局部场地上使用的是何种数据模型♦复制透明性:即用户不必关系数据库在网络中各个结点的数据库复制情况,更新操作引起的波 及由系统去处理SQL模式:基本表的集合定义为SQL模式一个SQL模式(即”数据库模式”)由模式名和模式 拥有者的用户名或账号来确定,并包含模式中每一个元素(基本表、视图、索引等)的定义SQL数据库: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即‘结构式查询语言',采用英语单词表示和结 构式的语法规则一个SQL数据库是表的汇集,它用一个或多个SQL模式定义♦基本表:在SQL中,把传统的关系模型中的关系模式称为基本表(Base Table),基本表是本身独 立的表,一个关系就对应一个基本表。
♦存储文件:在SQL中,把传统的关系模型中的存储模式称为存储文件(Stored File)视图:在SQL中,把传统的关系模型中的子模式称为视图(View),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基本表 导出的表行:在SQL中,把传统的关系模型中的元组称为行(row)列:在SQL中,把传统的关系模型中的属性称为列(column)实表:基本表就被称为实表,它是实际存放在数据库中的表虚表:视图就被称为虚表,因为在数据库中只存储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所对应的数据相关子查询:在嵌套查询中,内层查询称为‘相关子查询',子查询中查询条件依赖于外层查 询中的某个值,所以子查询的处理不只一次,要反复求值,以供外层查询使用联接查询:查询时先对表进行笛卡尔积操作,然后再做等值联接、选择、投影等操作联接查 询的效率比嵌套查询低♦交互式SQL:在终端交互方式下使用的SQL语言称为交互式SQL♦嵌入式SQL:嵌入在高级语言的程序中使用的SQL语言称为嵌入式SQL♦共享变量:在嵌入的SQL语句中引用宿主语言的程序变量称为共享变量游标:游标是与某一查询结果相联系的符号名,用于把集合操作转换成单记录处理方式■卷游标:卷游标在推进时不但能沿查询结果中元组顺序从头到尾一行行推进,也能一行行返回 (而游标是不能返回的)。
♦函数依赖:FD(function dependency),设有关系模式R(U),X,Y是U的子集,r是R的任一具体 关系,如果对r的任意两个元组t1,t2,由t1[X]=t2[X]导致t1[Y]=t2[Y]测称X函数决定Y,或Y函数依 赖于X,记为X-Yo X-Y为模式R的一个函数依赖♦函数依赖的逻辑蕴涵:设F是关系模式R的一个函数依赖集,X,Y是R的属性子集,如果从F 中的函数依赖能够推出X—Y,则称F逻辑蕴涵X—Y,记为F|=X—Y♦部分函数依赖:即局部依赖,对于一个函数依赖W-A,如果存在X W(X包含于W)有X-A成立, 那么称W-A是局部依赖,否则称W-A为完全依赖完全函数依赖:见上♦传递依赖:在关系模式中,如果Y-X, X-A,且Xf(表示不决定)Y,和A X(A不属于X),那么称 Y-A是传递依赖■函数依赖集F的闭包F+:被逻辑蕴涵的函数依赖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称为F的闭包(closure),记 为F+♦ 1NF:第一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的所有属性的值域中每一个值都是不可再分解的值,则称R是 属于第一范式模式如果某个数据库模式都是第一范式的,则称该数据库存模式属于第一范式的 数据库模式。
第一范式的模式要求属性值不可再分裂成更小部分,即属性项不能是属性组合和组属性组成♦2NF:第二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为第一范式,并且R中每一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R的某 个候选键,则称是第二范式模式;如果某个数据库模式中每个关系模式都是第二范式的,则称该 数据库模式属于第二范式的数据库模式注:如果A是关系模式R的候选键的一个属性,则称A 是R的主属性,否则称A是R的非主属性♦3NF:第三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是第二范式,且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候选键,则 称R是第三范式的模式如果某个数据库模式中的每个关系模式都是第三范式,则称为3NF的数 据库模式♦ BCNF: BC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是第一范式,且每个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候选键,那么称 R是BCNF的模式♦4NF:第四范式设R是一个关系模式,D是R上的多值依赖集合如果D中成立非平凡多值依 赖X—Y时,X必是R的超键,那么称R是第四范式的模式♦推理规则的正确性和完备性:正确性是指,如果X-Y是从推理规则推出的,那么X-Y在F+中 完备性是指,不能从F使用推理规则导出的函数依赖不在F+中♦依赖集的覆盖和等价:关系模式R(U)上的两个函数依赖集F和G,如果满足F+=G+,则称F和G 是等价的。
如果F和G等价,则可称F覆盖G或G覆盖F♦最小依赖集:如果函数集合F满足以下三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