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首届湖南文物解读大赛】黄家大屋导游词.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爺***
  • 文档编号:129590614
  • 上传时间:2020-04-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首届湖南文物解读大赛】黄家大屋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欢迎您们来到黄家大屋参观游览  这处建筑为什么叫黄家大屋呢?您一定会说因为它的主人姓黄呗,对,这座大屋原来的主人是姓黄,叫黄知保,是九疑山区当时有名的四位富人“四保”之一  黄知保,是位农民兼手工艺人,他会裁缝他农忙做农,农闲做工,帮人裁缝衣裳,俗话说:“家有万贯,不如一艺隨身”,在古代小农经济社会里,没有现代化的缝纫工业,只有手工裁剪缝纫做衣,人们毎逢娶、嫁、诞、寿、年、节,都会请人上门做嫁妆、做新衣,缝新被,这就让黄知保在旣有从事农业的种植收入,又有了一门靠手工缝纫赚钱积累财富的路子经他勤劳节俭的持家,日积月累,他就积攒了一笔钱财,盖起了这座大屋当然,当地也有人认为“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黄知保是发了一笔意外的横财,才盖起了这么大的屋子  这座大屋有多大?当地老百姓俗称它为“三十六个天井”大屋由十四座一厅堂,一道厅、两厢房、两耳室、两天井的居屋以及两侧的仓房、养畜房、柴房、厕所等附属用房,组成一座整体的房屋,占地二千余平方米,在这人多田少的九疑山区,当然是厐然大“屋”了  黄家大屋建于清道光十一年,也就是1831年,已经有185年的历史了。

      它青砖灰瓦,墻面平整,砖缝细密而整齐;高低起伏的山墙下,粉刷着一尺半的白色檐带,白色瓦头与青灰色的盖瓦一起,用黑、白两色,勾勒出房屋的顶部轮廓;在舜帝陵金黄色的瓦顶和周围一遍翠绿的山色衬托下,显得十分耀眼,数百米外也吸人眼目大屋前,地面铺着大块而平整的青石板,把整座大屋烘托得大方而稳重  【正门】  这里共有四道门,有哪位朋友能找出,哪道门才是大屋的正大门吗?(停,让游客找)  对这才是大屋的正大门大门上有雨棚,它盖得也十分讲究,挑檐坊出墻,斜坡灰瓦盖顶,还装上了天棚,显得十分密实严谨大门两边有方形门档石,门的上方有双园木“户对”,显得十分简朴这门户的“门档石”与“户对”,显示了主人的社会地位与财力雄厚,过去,结亲娶嫁常说的“门当户对”,就是来源于此  【正屋下座】  进门来,是正屋下座这座房厅堂显得十分宽敞,房顶也比较高,它是砖木结构建筑,悬柱及格窗上都有木雕装饰,两侧有天井釆光经道厅可以通往上座,由侧门可通往两边的房屋  正座是这座大屋主事人的居室,常言道:“家有百口,主事一人在封建宗法社会里,依照“长幼有序”的礼制,主事人一般由户主的长子担任他要管理这个大家庭的生产、吃穿、礼仪交往、钱粮进出、借贷收支、家人与社会上发生纠纷等的处理。

      当然,也少不了日常的宾客接待,向家中长辈通报重要客人的来访等所以,他居住的这座房屋,在整个大屋中是仅次于正屋上座的  【正屋上座】  经过道厅往里面走,就来到了正屋上座上座是这坐大屋主人(也是最大的长辈)居住的房舍,上座厅堂前是青石修筑的天井,天井两侧有耳房经耳房旁的走道登一级石阶,是厅堂前通往两侧的朝门,厅堂两侧是居室,居室后亦有天井  上座厅堂宏敞,房屋座高比下座更高木石装修更为精緻当然,家倶的配置也会更精美一些  这处上座是黄家大屋主人所居,也是大屋的最高辈份者居住的地方他在这里接待重要客人,举行家祭,祭祀先祖  朝门不仅是通往两侧房屋的通道,而且是通风的巷道从任一侧门出,就进入了另一座房屋  【侧座】  在正座的两侧的,是侧座,侧座每排三座房屋,其中,除了两侧的上座外,两座下座房,改变了朝向,它们全部用朝门相互联通起来  这座侧屋建筑规模,并不及正座那么宏大,天井相对也要小很多,但保存下来的建筑装修,却十分亮眼大家看,悬柱上的雕刻是一只象隐喻主人希望子孙后辈,进入科举入仕官场,寄托了对“封侯拜相”、官爵显赫的愿望天井前面封火墻檐带上,彩绘的戏剧人物故事,虽历经180余年的风吹雨打,日晒水淋,仍依稀可辩,色彩鲜艳。

      为什么会如此顽固的不褪色呢﹖因为它们用的是天然矿物颜料,比之现代化学颜料更耐紫外线的照射,淡化  【中座侧屋】  穿过上侧座天井旁的门,进入中侧座的朝门,我们就来到了中侧座内  中侧座也是一厅两厢房,前后两天井但朝向已有所改变毎座房内为什么要设两天井呢﹖主要是为了两厢房采光用古人建房讲究“聚气生财”,一般不会向房外开窗户,只向屋内开窗,这就需要有光源进来,如是,就设计了“天井”,而天井将屋面的倒水都集中在屋内的天井中,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多子多福”是古代人们的企求,我们可从这扇建筑窗棂上装饰的多子石榴、蝙蝠图案上看出,当时人们心中寄望与生殖观念也可以从中看出中华文化的隐喻表现內涵  古代建筑多为木结构,防火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特别是木构架易传导引火,容易“火烧连营”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于是人们就设计了在两座房屋间,建一堵能封闭火路的墙,不让火患殃及邻座,俗称“封火山墙”这天井前上面我们看到的正是“封火山墙”有了它,就能在火灾发生时,封住邻座的燃烧大火燃烧过来,就能保住相邻的这座房屋可见,古人“防火意识”还是很强的  【仓房、柴房、养牲房、茅房】  常言道:居家三件事,吃喝、拉撒、睡。

      七样物: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得各有其所大屋的主人将这些考虑到了,在两侧侧座居屋之外,两边还建起了储存粮食的仓房、收藏燃料的柴房,以及喂养猪牛羊的养牲房和厕所等一应生活配套建筑,这些房屋照样都设置了天井让这些建筑旣与居室分开,又方便粮柴等物的取用,还让养牲房与厕所这些污染大的用房,另处一则,有效地保持了整个大屋的空气不受污染,确保了居室环境卫生  有人说,黃家大屋是徽派建筑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黃家大屋不是徽派建筑我们看到的徽派建筑是不露砖缝的白墻青瓦,黑白分明的建筑风格而黄家大屋是青砖细缝水平墙,上覆小青瓦,檐饰白檐带的砖木结构建筑虽然它的山墙与徽派相似,但吐牙檐砖的彩线和檐带壁画,是徽派建筑所沒有的,其艺术內涵要比徽派建筑丰富得多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