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囚绿记》说课稿.docx
20页高中语文《囚绿记》说课稿 高中语文《囚绿记》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囚绿记》,我说课的内容包括七个方面:说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几个方面,下面一一展开: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地位:《囚绿记》是我国现代作家、翻译家陆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写成的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课文讲述了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颂扬忠贞不屈的气节,抒发了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由于它的写景状物很有特点,表达情意含蓄蕴藉,很适合中学生朗读、赏析人教版则将它放在高一必修Ⅱ,与《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一起,组成“阅读鉴赏”的第一单元 作用:本篇课文主要让学生学会抓住景物特点,运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明确在抒写对绿的热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永向光明,顽强抗争的精神的歌颂 2、教材处理: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教导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课程.是教师通过语文教学,教学生学语文、读语文、讲语文、用语文的课程。
"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我对教材的处理做了大胆的突破,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把重点放在在朗读中理清文章结构,在鉴赏中体会的情感,注重对文本的解读本人在反复诵读本课的过程中发现,本课的第5自然段特别适合用来开展诵读指导,因此,在诵读环节重点放在第5自然段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关键词圈点批注,欣赏品析,形成阅读的能力同时,紧扣本单元“写景要抓住特征”这个写作主题,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体会本课象征、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把难点放在拓展引申环节上,让学生对本课的主题作个性化解读 二、说学生 高一的学生基本能把握课文的内容从初中到高一他们接触了不少美文,多数对散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有所感悟但他们有很多人没有很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渗透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农村中学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也没有阅读方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用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表达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地去相信学生还要收放得当。
同时培养学生通过优美的语言获得思想感情的体会和对课文美的感知,再结合写作要求力图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说教法 本课试图用多媒体手段来增加我的课程容量以及课堂的美感在指导诵读中加以音乐的伴奏,陶冶情操,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多元解读,充分肯定其发现与感悟,使学生既有学习的信心又能接受理性的建议圈点批注、讨论、点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四、说学法 “授人以鱼,仅享用一时,而授人以渔,将受用一生”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为此我设计如下学习方法:朗读——讨论——欣赏——仿作依据对话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老师先用示范引导学生圈点批注和探究问题,然后学生课堂互动交流抓紧文本,反复诵读,圈点批注和问题探究,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在阅读方法上的难题这种方法的选择,尊重了学生的个体阅读,尊重了学生交流发表探究成果的心理需求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情景导入 (二)、释题 (三)、初步感知 (四)、合作探究: 1、自由发言。
2、共同研讨 (五)、主题归纳 (六)、拓展引申 (七)、作业布置: 合作探究这个环节的设计思路: 1、自由发言: 读一读你最喜欢的语段或语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重点把握: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共同研讨:(重点把握象征、以小见大的手法以及对主题的解读) 主题思想方面的设计思路: 1、不任意发挥,不一定要想到民族气节、爱国情怀等,要做个性化解读 2、主题:通过写在孤旅生涯中“囚绿”的故事,通过赞美窗前一株永向光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常春藤,颂扬忠贞不屈的气节,抒发了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对拓展引申环节的设计思路: 1、设计问题:本文给你什么样的深刻的启示? 2、设计思路:这个问题设置是为了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一个课堂总结,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与人生启示方面进行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对主题的进一步个性化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问题,突显作品的现实意义 六、作业设计: 试着借鉴本文的写法,调动你的情感和想象,描述一种景物,力求写出景物的特征。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同时与本单元的作文训练专题“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相扣紧 七、对板书设计的思路是: 突显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板书的设计形状上我下了一番工夫,把板书设计成一棵常春藤的样子,与本课写作对象暗合给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的美感 以上就是我上《囚绿记》的思路谢谢大家! 高中语文《囚绿记》说课稿2 说课的内容是《囚绿记》的教学设计及其相关设计的依据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方法和过程几个方面展开陈述 【说教材】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囚绿记》这篇课文,它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内容是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同时,本文在写景状物与抒情上又有独具匠心之处 【说学情】 学习这篇课文的是初三学生,曾经接触过“品人与品文”类现代散文,如《春》《济南的冬天》等,对写景抒情类散文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着眼于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能力:理解的感情,探究文章的主题,在多元解读中感受作品的生命力。
2、过程与方法:品读文章的优美语句,注重审美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和对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精神的赞美 教学重点、难点: 1、知识与能力:理解的感情,探究文章的主题,在多元解读中感受作品的生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和对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精神的赞美 【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在教法方面,我采用“点拨式教学法”,指引学生联系生活,结合个人情感体验,较难理解部分辅之以情景教学法鉴于本文是自读课文,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在学法方面,主要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思维,形成多元化解读视角 【教学过程】 接下来,本着学生主体性、教学互动性的出发点,我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问题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我会提一个问题:有这样一间房子,高广不过一丈,地面阴冷潮湿,墙和天花板都是纸糊的,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如果有好的选择你会选择吗?但有一个人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它,这是为什么呢?是出于喜欢还是讨厌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再牵引到本文,让学生先猜测课文中择绿的原因。
不难看出本文是出于喜爱才择“绿”的通过问题式导入,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他们的亲身经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并且有兴趣探究课文中为什么要囚绿 二、疏通脉络——理清本文的行文思路,体味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 在讲解课文之前,我将做一个大胆的设想,我给学生提供一个解读课文的视角:这时,我会给学生一条线索,一条感情发展的线索, 从我提供的线索出发,先用两分钟时间快速阅读全文,然后分四人小组讨论,讨论要求是理清这个故事发生的来龙去脉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会有意识地参与各小组讨论,及时发现学生讨论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点拨引导十分钟后,我将让学生回答问题,进而理清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明确问题后,对文章的脉络梳理便了然于心从一个新的视角解读文本,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思维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 三、情感升华——理解我心灵起伏波动的过程 根据第二环节的脉络疏通,已经了解了“我”囚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原本是出自于对绿的喜爱,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识生命的尊严,尊重不同生存者的权利,健全自己的人格 这一环节的设计,对于提升学生的感悟力有较多的考虑。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方式 四、拓展练习,巩固深化 以此练笔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以上就是我说课稿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高中语文《囚绿记》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囚绿记》是我国现代作家、翻译家陆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写成的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课文讲述了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囚绿记》以其写景状物新颖独特、含蓄蕴藉,写出了景物的灵性而别于其它一般散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散文的要求上由“欣赏”提升到“鉴赏”的层次,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其进行鉴赏评价,充分发挥文本的示范作用,实现新课标所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在课堂上对教材的处理可以做大胆的突破,不必面面俱到,而是抓住标题和文中的几个重点语句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讨论鉴赏,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侧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利用四十五钟时间让学生掌握借助关键语句鉴赏散文的阅读方法。
针对以上原则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从品读文章语言当中解读抒发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由此,促使学生关爱弱小生命,同情弱势群体,学会逆境中追求光明、向往自由的精神境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知识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借助关键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本文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鉴赏分析重要语句这一传统而又有效的阅读方法基于对学情的考虑,学生在寻找关键句子圈点评价时往往抓不住要点,在批注当中往往只有表面的认识,不能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思考与联想,在语言表达方面许多同学可能会欠准确完整,因此,如何提高圈点批注的质量,把圈点批注落到实处,就成了本课的难点 四、说学法: 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堂配乐朗读的基础上找出文中表达思想情感发展变化的关键句子圈点批注,讨论鉴赏,学习从文章标题和重点语句入手鉴赏写景状物的散文针对散文学习已经有过几个单元,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说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依据对话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老师先用示范引导学生圈点批注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