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二、三章答案.doc

69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38487723
  • 上传时间:2023-03-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32KB
  • / 6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答案)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1.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都是正值,是反应的平均速率,故D错答案:D2.解析:因为CaCO3是固体,H2O为纯液体,不能用其表示化学反应速率;D项中,CaCl2为生成物,故应用其浓度的增加表示反应速率答案:A3.解析:v(NH3)=v(H2)=0.30 mol·L-1·s-1,氨气浓度的变化量为0.6 mol/2 L=0.30 mol·L-1,因此反应所需时间为t===1 s答案:B4.解析:当反应物v(N2)=0.2 mol·L-1·min-1时,v(H2)=0.6 mol·L-1·min-1、v(NH3)=0.4 mol·L-1·min-1答案:C5.解析:先求Z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值Δn(Z)=Δc(Z)·V=v(Z)·t·V=0.01 mol·L-1·min-1×5 min×2 L=0.1 mol,再根据=,得n===1答案:A6.解析:浓度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答案:D7.解析:Δc(N2O5)=0.040 8 mol/L-0.030 mol/L,故v(N2O5)===1.8×10-4 mol/(L·s),由2N2O5===4NO2+O2可得,v(O2)=v(N2O5)=0.9×10-4 mol/(L·s),v(NO2)=2(N2O5)=3.6×10-4 mol/(L·s),故A项正确。

      答案:A8.解析:反应物A是固体,浓度为常数,通常不用其表示反应的速率,A不正确;v(B)=0.6 mol·L-1/2 min=0.3 mol·L-1·min-1是2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2 min末时的反应速率,C错;反应中B和C的计量数不同,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不同,D不对只有B选项正确答案:B9.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由v=得Δc=v·Δt,由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得:v(H2O)=v(NH3)=×0.3 mol/L·s,所以n(H2O)=×0.3 mol/(L·s)×2 s×2 L=1.8 mol,选C答案:C10.解析:解答本题可先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A和B的浓度的减少,然后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进行计算2 s后C的浓度为0.6 mol·L-1,则生成C为0.6 mol·L-1×2 L=1.2 mol,消耗A 1.2 mol,消耗B 0.6 mol,则Δc(A)==0.6 mol·L-1,Δc(B)==0.3 mol·L-1故v(A)===0.3 mol·L-1·s-1v(B)==0.15 mol·L-1·s-12 s时B的浓度为=0.7 mol·L-1v(C)=v(A)=0.3 mol·L-1·s-1在该条件下,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所以后2 s内反应速率小于0.3 mol·L-1·s-1,经2 s后C的浓度小于1.2 mol·L-1。

      答案:B11.答案 3Y+Z 2X  0.025 mol·L-1·min-1解析 找出2 min内X、Y、Z三种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为Δc(X)==0.1 mol·L-1,Δc(Y)==0.15 mol·L-1,Δc(Z)==0.05 mol·L-1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以确定X、Y、Z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1根据图像可以确定X是生成物,Y、Z是反应物,即可以确定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Y+Z2X再根据反应速率的概念,可求出从反应开始至2 min时,Z的反应速率为v(Z)=Δc(Z)/Δt==0.025 mol·L-1·min-112.解析:(1) 一般不用固体和纯液体来表示反应速率,所以可用O2和SO2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2)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和方程式中对应化学计量数成正比,所以氧气减少的速率为0.64 mol·L-1·s-1×=0.88 mol·L-1·s-13)此时间内SO2的速率为0.4 mol·L-1·s-1,则氧气表示的速率为0.4 mol·L-1·s-1×=0.55 mol·(L·s)-1,所以氧气变化浓度为0.55 mol·L-1·s-1×4 s=2.2 mol·L-1,则开始时氧气的浓度为2.8 mol·L-1+2.2 mol·L-1=5 mol·L-1。

      答案:(1)SO2或O2 (2)0.88 mol·L-1·s-1 (3)5 mol·L-113.解析:由C的反应速率可求C的生成浓度,然后根据方程式可计算A、B的反应浓度,用起始浓度减去生成浓度即为要求的浓度答案:c(A)=1.8 mol/L c(B)=0.6 mol/L c(C)=0.8 mol/L14.解析:4 min末时c(NH3)为0.2 mol·L-1,根据参加反应各物质的浓度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反应掉的N2、H2的浓度:Δc(N2)=c(NH3)=0.1 mol·L-1、Δc(H2)=c(NH3)=0.3 mol·L-1,剩余的N2的浓度为0.3 mol·L-1;剩余的H2的浓度为0.9 mol·L-1用NH3表示速率:v(NH3)==0.05 mol·L-1·min-1,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N2)∶v(H2)∶v(NH3)=1∶3∶2,则v(N2)=v(NH3)=0.025 mol·L-1·min-1;v(H2)=v(NH3)=0.075 mol·L-1·min-1答案:0.30.90.0250.0750.051∶3∶215.解析:v(D)=0.1 mol·L-1·min-1=v(C),则x=2。

      答案:0.75 mol·L-1 0.05 mol·L-1·min-1 0.1 mol·L-1·min-1 2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答案)1. 解析: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故A错误;B、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时间内、同一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故B正确;C、化学反应速率单位由时间单位和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决定,故C错误;D、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逐渐变小,用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均为正值,故D错误;答案:B.2.答案:A3.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N2+3H22NH3得:NH3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 mol,H2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6 mol×32=0.9 mol,根据速率公式v=Δct 得 t=Δcv=Δc(H2)v(H2=0.9 mol 2 L×0.45 mol·L-1·s-1=1 s 答案: B 4.解析:将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换算成用同一物质(如NH3)表示的反应速率,再比较速率数值的大小.若以物质NH3为标准,则选项A为v(NH3)=0.067 mol/(L·min),选项B为v(NH3)=0.2 mol/(L·min),选项C为v(NH3)=0.4 mol/(L·min),故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C.答案:C 5.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固体和液体之间反应,增大液体的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加大盐酸用量,如果浓度不增加速率并不加快;将块状碳酸钙粉碎可以增大接触面积,速率加快;由于反应物中无气体,所以增大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答案:B6.解析:压强对无气体物质参加的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故选C项答案:C7.解析:选项B、D为酸的浓度不同所致;选项C为反应条件不同所致;唯有选项A是因浓硝酸与浓盐酸本身性质不同所致答案:A8.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其他条件相同,只有A、B的浓度不同根据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将题目给出的A、B不同的量转化为物质的量浓度进行比较①中A、B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5 mol/L;②中A、B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③中A、B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2 5 mol/L;④中A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B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即浓度的大小顺序为②>④>①>③,其速率顺序与之相同,C选项符合题意答案:C9.解析:考查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和控制变量,分析外界因素对速率的影响答案:D10.解析:由镁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两者反应时镁均过量,因此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排除了选项C和D。

      根据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事实可知实验X产生氢气的速率快,体现在图象上即曲线的斜率大,结合以上两点可知选项A符合题意答案:A11.解析:本题需先把每种情况下混合溶液中A、B的起始浓度求出来,然后根据其浓度大小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混合后各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为:abcdA0.100.250.200.25B0.100.250.200.9混合后浓度最大的是d,其次是b,最小的是a,所以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d>b>c>a答案:d>b>c>a12. 解析:(1)①改变纯固体的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则增加Fe的量,其正反应速率不变,故答案为:不变;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气体的浓度变大,反应速率加快,则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答案为:不变;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的体积增大,反应体系中气体的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答案为:减小;⑤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水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体系中水物质的浓度变大,则反应速率变大,故答案为:变大;答案:不变;增大;不变;减小;变大13.解析:H2SO4和Z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Zn===Zn2++H2↑,H+的浓度的变化影响着反应速率,产生H2的物质的量受参与反应的H+的物质的量影响。

      加入Na2CO3固体时 ,消耗部分H2SO4,减小H+的物质的量和浓度;加入K2SO4溶液时,相当于加水稀释,H+的物质的量不变,但浓度减少;加入NaNO3固体时,引入NO,NO在H+的存在下与Zn反应,不生成H2;通入HCl时,HCl===H++Cl-,增大H+的物质的量和浓度答案:加入物质对v(H2)影响对n(H2)影响Na2CO3固体减小减小K2SO4溶液减小不变NaNO3固体减小减小通入一定量HCl气体增大增大14. 解析:(1)将表中的三组数据代入公式v=k[c(I-)]m•[c(Fe3+)]n,可得:0.20m×0.80n=0.032K,0.60m×0.40n=0.144K,0.80m×0.20n=0.128K,解之得:m=2,n=1,(2)已知m=2,n=1,故碘离子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铁离子浓度对反应的影响答案:C;大于15. 解析: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变化的是反应物的浓度,而反应需要的时间也是变化的,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应物I-、S2O82-的浓度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S2O82-的浓度不变,碘离子浓度每增大一倍,反应需要的时间就减少一半,所以当碘离子从0.08mol/L增大到0.16mol/L时,反应需要的时间就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